□唐昆
纪录片的故事化手法探析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唐昆
纪录片的受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娱乐性较强的电视节目,其收视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可看性,而营造可看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强化其故事性。纪录片通过故事化的手法可以增加其趣味性,拉回更多的纪录片受众。同时,如果纪录片过于故事化,也会过犹不及,产生不利于纪录片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以产生较大影响力的美食类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播出的两季为范例,研究如何在电视纪录片中适当使用“故事化”手法。
纪录片;故事化;《舌尖上的中国》
近年来,由于受众的审美变化、制作者的理念转变等原因,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手法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中,使得纪录片得以保持其生命力。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故事化手法的运用使得枯燥、深奥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变得平易近人,如《楚国800年》《激变玄武门》《玄奘之路》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关注历史人文学科。在自然类纪录片中,故事化的艺术手法使那些枯燥、晦涩的自然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给那些对自然科学好奇却又因其曲高和寡而敬而远之的受众打开了一扇窗,如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社会类纪录片则通过对真人真事的故事化手法的运用,对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艺术化处理,使其变得趣味十足,却又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如《丝路,重新开始旅程》《记住乡愁》《辛普森:美国制造》等。
所以,故事化手法对纪录片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故事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通过具体的故事讲述人生的命运、生活经历和社会事件,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普遍思路”①。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定义,笔者认为是在创作纪录片的时候,创作者依托真实的事件、人物,选取其中具有较多情节点的素材,而后采用戏剧化的表达手法,使得全片叙事小到每场戏,大到段落设置都包含起承转合的起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表达创作者对人性、对文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既然故事化手法对纪录片的意义表达和发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纪录片中合理地使用“讲故事”的表达方式呢?以下将结合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来具体阐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纪录片故事化的把握,应该从选题就开始,找到有价值的选题,才能将观众的注意力一击即中,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是有价值的选题?笔者认为,记录的是正在发生着的,具有时代性与真实性的特点的;能引发人共鸣的,从而可以产生思考的;具有较强的叙事可塑性,有丰富、曲折的故事或者戏剧性元素的人物和事件,都属此列。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从2012年首播以来,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这一主题,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赢得了众多观众的追捧。在评价严苛的豆瓣网站上,其得分高达9.3,还是基于参与评分的97720人次,其中五星好评的用户占69.7%,是在豆瓣纪录片评分片单中获得最高分数且参与评分人数最多的国产纪录片,被誉为“吃货圣经”。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同于只简单介绍菜品的制作方法的一般美食类节目。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一方面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广泛的观众基础。中国人对吃尤其热爱,由吃又可以牵扯出其他的相关主题和情绪,例如乡愁、珍惜生活、尊重自然、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传统与现代文化在价值观上的碰撞等等,是一个很好的由浅入深地传达创作者对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观察与思考的选题。
另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的选题在叙事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放眼整个中国,与美食相关的有趣的人和事太多了,制作者有许多选题可以选择。不过选题可选范围过大是优势也是挑战,制作方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并斟酌如何在海量的题材里,在有限的时间内捕捉到有价值的选题。最终制作方通过BBC“田野调查”的选题调查模式进行甄选,最终给观众呈现的选题中的人和事都有很强故事性和典型性,并且都是来自于我们身边的平凡人,让人很有亲切感,比如为奶奶庆生制作山东煎饼的小孙女,靠卖黄馍馍为生的陕西老汉,为女儿做高考营养餐的妈妈,靠捡松茸为生的云南姑娘等等。
(一)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同样一个选题,不同的编导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然后配以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包括矛盾、悬念、细节等因素,将相关的人和事娓娓道来。《舌尖上的中国》每集40到50分钟,采用的是交叉剪辑,8分钟一个小故事,打破了事件发生的线性顺序,每集围绕一个主题,按照美食和制作美食相关的人来叙事。通常一集中会同时引入多个人物,多个事件,故事齐头并进地叙述,结尾的时候再同时给出结局。这种跨区域、跨时间的叙事方法使多个故事合并为一个,不仅营造了一种特殊的电影时空,也使得主题表达更为明确。
第一季的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围绕食物的转化,展现了以制作腐乳、豆豉、黄酒、泡菜为生的几个家庭。他们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就需要把握机缘、逾越障碍、经历挫败,使人明白美食的来之不易。
(二)突出情感,打破线性叙事藩篱
《舌尖上的中国》每集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的叙事方式也是交叉式的,这种碎片化的剪辑看似形散,但神不散。碎片化的叙事节奏因为有了情感的加入,可以打破线性叙事的局限,更好地表达了主题。纪录片选取能够浓缩人情味的事件进行记录,以此来彰显人性的力量,从而让观众产生共鸣,作品中除了明显的情节线之外,还有一条隐性的“情感线”。②
在第一季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讲到春节常年在各地摄制组工作的摄影师回到家里包饺子,陪家人过年,由除夕夜合家团圆吃的“饺子”联系到中国人注重家庭的观念。在该集中,中国人的思乡、念旧、顾家的民族特质被外化为馍馍、手擀面、粽子、年糕、饺子等主食,这条隐形的情感线一直贯穿全集始终。
(一)精美的画面
要让故事精彩,除了好“听”之外,一定还要有精美的画面,好“看”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美食类的纪录片,只有精美的画面才更能凸显“美食”的“美”。在实地拍摄中,《舌尖上的中国》制作方除了使用常规的高清摄像机外,还使用了索尼F3拍摄设备,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和特写镜头,以微观的视角更好地展示中华美食,让人食指大动。
(二)优美的声音
纪录片声画结合,适当的音效和配乐的出现,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配合画面的叙事,另一方面可以烘托主题、渲染情绪。《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美食类的纪录片,其中有大量关于制作美食的过程介绍,食物在烹饪时发出的独特声音对于吃货们来说是难以抵挡的诱惑。该片背景音乐以非常大气的交响乐为主,其中也不乏活泼、灵动的音符,成为经典的纪录片配乐。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大获好评后,第二季在2014年播出,主题仍然延续第一季,访遍全国,探讨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故事化手法的使用仍然贯穿始终。但是比起第一季,第二季对人物故事的处理更加抒情化,刻意煽情过多,对食物本身的纪录较少,导致观众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质疑片中涉及的人和事的真实性。目前豆瓣网对其评分为8.3分,分数并不算低,但比起第一季的9.3分还是下降了不少,好评率也仅有45.3%。
被诟病最多的是第四集《家常》中小提琴母女的故事,母亲是河南人,陪着女儿来上海求学,为给她补充营养学做红烧肉。暂且不谈母亲辞职陪读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就看人物和食物的联系来说就比较微弱,对主题的表达也没有助益,究其原因还是对纪录片故事化的度没有把握好。纪录片故事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制作者把握其使用的尺度,否则就会显得不真实。纪录片故事化最根本的“度”是搬演、虚构的尺度,真实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也是纪录片的力量、权威和优势所在,不可舍本逐末。③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正在紧锣密鼓的摄制中,总导演陈晓卿表示,会对人文、故事的比重做出相应的调整,会少一些故事,多一些美食,希望我们未来可以看到一个好“听”好“看”也好“吃”的美食类纪录片。
注释:
①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1.
②陈一雷.纪录片故事化演变状况探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11(1).
③张斌,裴玉婷.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尺度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1).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