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瑶
河南省流出人口现状分析
◇李梦瑶
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的人口由中西部流动到东部,由农村流向城市,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论文以河南省流出人口作为样本,采用了频率描述、统计描述、相关性分析和交叉列表分析,对流出人口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对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户口性质等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出人口中中青年人口占有很大比例;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流动人口中低学历占绝对比重;流出人口中未婚和初婚人群所占比例较大。
流出人口;劳动力迁移;推拉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水平地区差异和体制改革的影响,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河南省统计局根据人口普查和201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0年外出人口占全省户籍人口的比重为8.4%,2010年这一比重增加到18.5%,2013年更是超过20%。对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十分必要,可以对流动人口进行更好的管理,并制定更加有利于流动人口生存的相关政策。
劳动力流动是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工业化、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农民工内部出现代际更替,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大量涌现,逐渐登上城镇化建设的舞台,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老一代”农民工因年龄的增长、体力的高强度透支而逐渐回归家乡,继续务农(邓璐,2012)。新旧两代农民工之间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区别;既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又因身份地位成为社会的受害者;既与农村渐行渐远,又与城市不相融合,处于城镇生活的“显歧视”和“潜歧视”之中。流动人口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的简单概念,而是更具有现代意义的“流动”概念。
为了解流动人口变动情况,2015年在全国开展流入地监测调查工作,按照随机原则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流入地抽取样本点开展调查,使调查对全国和各省均有代表性,本文主要研究河南省流出人口基本情况。因此,选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中的河南省流出人口为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1.流动人口概念的界定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特有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流动人口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口的空间位置是否在一定的地区界限发生了改变;二是人口移动是否满足一定的时间;三是流动人口的户籍是否发生改变。综合以上三点,流动人口概念可概括为跨区域流动但无当地常住户口,滞留一天以上并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
2.流动人口相关理论
西方古典推拉理论的先行者19世纪末经济学家E·G·雷文斯坦(Ernest-GeorgeRavenstein)(1885)从人口学的角度全面研究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认为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是移民的最重要诱因。现代推拉理论首先是由巴格内(D.J.Bagne)(1935)提出的。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
上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口流动的现象,但中国的流动人口现象有其独有的特点,西方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流动人口的现象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而中国的人口研究起步较晚,理论不够成熟,因此只有将中西方各种优秀的理论有机地综合起来,才能全面解释流动人口迁移过程中的所有现象,进一步解释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其问题。
河南省流出人口样本数为16336人,约占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有效百分比为0.79,数据中男性人数为8729人,女性人数为7607人,男女比例适中,数据无缺失情况。以河南省流出人口为例,主要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流出原因这六个方面,了解流动人口的现状。
1.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研究流动人口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的年龄结构显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逐渐年轻化,流动人口之间的年龄鸿沟越来越大,第一代与第二代流动人口并存。
对2015年的河南省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年龄组在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与45~49岁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13.2%、21.1%、16.5%、14.2%、13.4%与10.0%,也就是说青年人与中年人占有很大比例。同时,我们会很清楚地看到流动人口的代际结构关系(邓璐,2012),那么,政府在解决流出人口的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重点人群的同时要兼顾老年群体和青年群体,不能“一刀切”。
2.性别结构
性别选择是流动人口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性别因素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受封闭思想观念、家庭因素等影响,男性流动人口要明显大于女性流动人口,但是从21世纪初开始女性流动人口开始增多,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流动人口性别均衡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基于这种现象,本文结合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发现近些年在河南省的流出人口中,女性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多,合计16336份数据中,男性占53.4%,女性占46.6%。
3.受教育程度
对2015年河南省流出人口受教育程度与性别做分析,从中可看出小学学历、初中学历、高中学历、大学专科学历所占比例较大,合计为95.7%,其中初中学历约占56.3%,比重最大。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较低,流动人口中低学历占绝对比重,素质层次不齐,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情况。
4.婚姻状况
就婚姻状况而言,未婚和初婚所占比例较大,累计比例97.6%,就初婚来说所占比例高达77.0%。而再婚、离婚与丧偶者所占比例极低,分性别看,男性人口未婚和初婚人口都要高于女性,总体已婚男性人口也比女性高。
5.户口性质
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流动现象是原居住地和新迁入地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而推力、拉力作用是受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农村对于劳动力存在“推力”,农民流动到城市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经济的驱动;而城镇或城市对于农业户口性质的人员来说是具有“拉力”的。在推拉理论的指导下,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意向比非农业人口的流动意向高,基于此种结论,我们结合2015年河南省流出人口户口性质的数据来探讨这种结论的正确性。数据分析显示,农业人口在河南省流出人口的户口性质分析中所占比例高达92.1%,按照推拉理论所得的结论是正确的。
6.流出原因
在流出人口流出原因分析中,务工经商占有很大比例,高达88.9%,由此可见,务工经商因素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这与推拉理论的结论相一致,人口流动大多都受经济利益因素刺激,迁出地与迁入地的推拉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性别来看,务工经商男性人口明显要多于女性,而家属随迁中女性人口明显多于男性人口。
本文以河南省流出人口为例,运用2015年的河南省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这五方面,详细了解了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文的分析也得到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结论:①流出人口中青年人口占有很大比例;②女性流动人口在流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③流动人口中低学历占绝对比重;④流出人口中未婚和初婚人群所占比例较大。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方法,样本数据可能与整体数据有偏差,在提出的对策建议上,调查的对象、范围有限,所得到的材料有限,了解到的问题可能不够全面,对全面了解流出人口的问题有一定的影响。
[1]杜鹏,张文.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J].人口学刊,2010(03).
[2]邓璐.四川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分析[J],2012(01).
[3]王芳.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研究[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
[4]杨春,陈国斌.推进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08).
[5]王军平.中国人口发展指数[J].人口学刊,2010(02).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院)
10.13999/j.cnki.scyj.2017.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