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各人理解不一,无论学或是教,最根本的仍然是要用好教材,吃透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价值是每个学习者或教育者务必面对的重要课题。相信教材又不迷信教材,研读教材,敢于质疑,努力创新,不断完善又是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关键词:教材 质疑 创新 思维
1.问题由来
常听学生说起生物知识学习与掌握有时吃不准,做题时答不好或选不出正确选项,老师们也不时埋怨有些点有些题反复考与练,可最终还是达不到理想效果。这里,除了生物本身具有统一性、多样性、特异性、多无绝对性等特点外,恐怕与我们使用教材教学或编选习题练习时过分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很大关系。依据教材教与学无可厚非,因为教材始终是教与学的根本。脱离教材又泛泛而谈的教与学是微效的,同样,死啃教材而不能创新发展的教与学也是徒劳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对教材、习题等敢于质疑,对相关知识陈述、技能操作、概念形成、原理阐述、原则要求等进行比较、剖析,寻求共性或异点,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内驱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目的。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让学生活跃于发现问题的探索征途和成长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是当下教与学更应追求并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2.(浙科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相关内容的思索与建议
2.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相关内容思索与建议
2.1.1 P10-11.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其方法步骤中的1.制片:2.染色:3.制片:4.观察:这里的1与3是两个操作过程与内容完全不同的步骤,用同一名字标题,可能不利于学生记忆与掌握该部分实验技能,并容易使学生在解答实验题相关问题时出现混淆。因此,建议将1.制片:改为制切片(或切片),3.制片:改为制装片(或装片)。
2.1.2 P16.第一自然段第三行:生物体可能是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和RNA。真的是每个细胞中都有DNA和RNA吗?有没有特殊细胞存在?其实教材就有相应例子,所以这时就不能过于绝对化了,因此在后一句前面加“通常”两字就更加准确,也易于与后面的相关内容相照映。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其内是不具有DNA和RNA的,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也是没有细胞核的(P40)。
2.1.3 P50.ATP—ADP循环时,使用的P,P76-79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反应式中、P9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示意图与P102光作作用过程图解中使用的Pi,二者表示同一物质,建议前后统一使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记忆与理解负担,有利于学生正确运用和书写。
2.1.4 P87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碳反应的关系图解中由类囊体到ATP和NADPH的横线改为单向箭头更能体现整个图解的含义,也有利于学生日后在进行知识整理与建构相关概念图时等相关学习活动时开展有序演替、灵活运用。
2.1.5 P108.后期 ……分别被纺锤丝拉向两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也加大了。此处的两极从细胞分裂过程看应该是指细胞的两极(端),但细胞两极之间的距离这时应该是比较恒定的,因此,宜将上述表述中后一个“ 两极”改为“两套染色体”更能够让学习者把文与图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相关内容思索与建议
2.2.1 P18.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其核心……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为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清楚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也更加全面深刻理解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非等位基因前加上“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个前提条件,此处应该是十分有效的。
2.2.2 P51烟草花叶病毒(a、b)及其对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c),图中A型、B型蛋白质外壳和RNA是一模一样的,学生不易对二者进行有效区分,建议采用简图的形式,使二者在视观上有明显不同,更能让学生轻松化解微观而深奥的复杂过程。
2.2.3 P65.倒数第一行,……DNA具有攜带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表达遗传信息改为使遗传信息表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2.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相关内容思索与建议
2.3.1 P17.体液调节又称内分泌调节或激素调节。这里的“又称”改为“主要指”更为准确与完善,内分泌调节或激素调节是最主要的体液调节,体液中的其它一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也能发挥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2.3.2 P21.在神经纤维膜上有两种离子通道,一种是钠离子通道,一种是钾离子通道。其实神经纤维膜上的离子通道不仅仅是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还有别的离子通道存在,只是与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产生起主导作用的分别是钾离子或钠离子变化而已。因此,在神经纤维膜上有两种离子通道的说法不准确,应在两字前加“主要”两字。
2.3.3 P22.一条神经中包含很多根神经纤维,一根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时不影响其他神经纤维,也就是说,各神经纤维元间具有绝缘性.这里的神经纤维元间的“元”是不是“之”更合理。在一般教材与书籍中没有神经纤维元这一名称,只有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纤维等名称。所以,这里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对我们阅读好象也没什么大影响,但对于学生学习掌握相关名词概念而言,不可小视。
3.研读感悟
经过一段时间与学生们一起寻找与发现所用教材中文字表述或图解过程中可以再加思考与讨论的地方,学生更加明确了教材的权威与重要但又不是不可修订完善的科学精神,有效激发出多数学生乐于课本、研究课本、发掘课本、完善课本的学习热情。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后,总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或途径,去努力解答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焕发学生无穷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直接体验到学习过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成功喜悦,更能促进要我学为我要学,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相钰,刘恩山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1
杨俊之(1963-),男,湖南武冈人,中学高级教师,省级生物特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教法研究,教材与教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