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释疑·再疑

2017-04-12 00:01田之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小学生能力课堂

田之柳

经过新课改的洗礼,许多教师已充分认识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所以学贵有疑,教贵用疑,课堂质疑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但我们看到一些流于形式的质疑。主要有一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教师无视学生质疑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不少不懂的问题,但教师不对疑问进行梳理,你提你的,我教我的,没有真正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致使学生质疑与后续教学缺乏内在联系,有时则因调控能力或课堂时间问题不能巧妙解决而敷衍过去,使得质疑只是一个形式。

第二种:教师依赖学生质疑

课堂上,教师更多地将质疑能力的培养、实施转化了对教学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特别在遇到有人来听课时,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在学生茫然不知的情况下,不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比比谁提的问题多”逼迫学生提很多不着边际的无价值的问题,学生提一个,教师解答一个,教师放弃了主导作用,质疑成了“记者招待会”,教材也被肢解了。

第三种:教师否定学生质疑

由于质疑的随机性,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加之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单一考试评价方式等影响,有不少教师不喜欢学生质疑问难,甚至以批评的态度来否定学生的质疑,以满堂灌式教学确保“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的行为依然存在。

以上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成为小学生质疑能力发展的障碍。那么如何摆脱以上的问题,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呢?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让他们从有疑到无疑,到再疑,这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体会。

第一阶段:“从无疑处生疑”

(一)更新观念 营造气氛 为让学生敢于生疑

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但中國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因此,面对新课改的滚滚浪潮,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培养。

其次,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质疑教学的前提。为学生营造一种能接纳和容忍不同意见的氛围,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是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环境中,学生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压力越小,获得越多”。因此,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姿态,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上“自由呼吸”,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意识的保护和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长此以往,敢于质疑的同学一定会越来越多。

(二)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 让学生乐于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发思维、提出问题的催化剂。而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创设情景来激趣质疑。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善于创设饶有趣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有疑想问。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比赛游戏等形式,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有价值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探究新知,另外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也会乐于质疑。

(三)指导方法 培养能力 让学生善于寻疑

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持有浓厚的质疑兴趣,已经点燃的思维火花便会激烈碰撞,但如果只是提出一些流于形式的无价值问题,那也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敢问到会问是质的飞跃,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质疑,使学生明确在哪找疑点,教给他们会主动寻疑的途径:

1、在预习时寻疑

为提高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新课教学前,让学生预习课本,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想不出的原因,激发学生形成渴求新知识的欲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在课题外寻疑

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在学生围绕课题时提出自己心中想知道的问题,不仅能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还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看课题说说自己想弄清楚的问题。即“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明确了本节课学习目标。

3、在知识形成的结论处寻疑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论往往是知识的重难点、关键点,抓住这些内容质疑,可以牵一发而动其全身,对学生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概念的关键词“分数”质疑。如“圆的面积可以转化成其他图形来推导公式吗?”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化成整数,而不把被除数化成整数来计算?”这些关键处的设疑,一下就能揭示知识的本质。

第二阶段,“从有疑到释疑”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的表现,“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果说质疑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那么释疑便是让学生体会到质疑的成功与价值的重要部分。只至不释或草草敷衍应答,都会削弱学生质疑的热情。在释疑这环节中注意方法要恰当,不能教师包办或者含糊其词,不了了之。

1、问题归纳梳理

由于学生的认知差异、思维角度、思维深度的不同,势必会出现一些肤浅甚至无价值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对学生所提的大量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归类。与学生学习内容无关、缺乏科学性、没讨论必要的,可坦诚地向学生解释说明;不是重难点,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简单问题,可以让知道的同学帮助解答;有学习有密切联系的有价值的重难点问题,可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来完成,要组织学生共同解决。

2、自主探究释疑

现代认知学派认为,发现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教师不把学习的主要内容主动地呈现给学生,而必须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内化。

三,介入又等事宜,在解惑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的思想在共同讨论中迸出火花,允许各抒己见,提倡能者为师‘教学相长,有时教师不妨作中心发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钻研,启迪他们的思路,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疑难,只要教师启而得法,学生的智力、能力等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质疑”。将质疑贯穿于数学学习始终,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是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贵中,《保护和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06年7期

猜你喜欢
小学生能力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写字大课堂
我是小学生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