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切实转化“学困生”

2017-04-12 22:49杨平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学习成绩成因

杨平海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木桶装水量的大少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一个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高低同样取决于这个班级中学习水平最低的那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学困生”。“学困生”的话题是個老话题,这方面的工作每个老师都在做,但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学困生”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反而有漫延趋势。小学“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已严重影响了整个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形成 “学困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是唯一的,就是学习成绩低下,可以说 “学困生“的成因是一果多因。往往一名“学困生”的形成都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在他身上能找到形成学困的多种因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成因一: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应该是整个“学困生”成因中最普遍的一个因素,绝大部分“学困生”的智力都不是很好,当然并不是弱智。必须承认智力因素是在“学困生”形成中客观存在的,一名聪明的小学生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不会存在多大困难的,他的智力水平是完全可以应付小学学习的。

成因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可以表现为习惯、兴趣、态度、性格、意志品质等。个人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成因中的最根本因素。除了极个别低智商的学生以外,其他的“学困生”形成都有非智力因素起着作用,一个性格开朗善于交流、对学习有着深厚兴趣、态度认真、习惯良好的学生怎么可能变成“学困生”?一名“学困生”不一定在非智力因素中每个方面都表现不好,但肯定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表现差。

成因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学困生”形成中表现越来越明显,部分“学困生“的形成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差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不断重视的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化的现象,重视的非常重视,不重视的干脆不管或者托管,这从社会上蓬勃发展的托管大军就可见一斑。很多的学生进入托管后学习成绩不升反降,原因很简单,托管机构的几名工作人员是无法完成那么多学生的学习辅导工作,他们所做的是标准的“填鸭”,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又谈何提高学习成绩!还有一些家长只注重了孩子生活质量的提高,却忽视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成因四:教师因素。

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对“学困生”的形成也有影响。一名工作认真的老师,一名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老师,在他所教学的班级里是不会增加“学困生”的,而且通过他的努力工作还会转化掉一部分“学困生”。反之,一名不负责任的老师,他不但不转化“学困生”,而且还会人为地造成“学困生”。所以,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刻不容缓。

充分了解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不难发现,所谓“学困生”不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学习成长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虽然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先天性的,但后天非智力因素、家庭因素和教师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只要教师把握住关键因素,对症下药,“学困生”是可以预防和转化的。就小学“学困生”的预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的“学困生”意识,充分重视“学困生”预防工作。学校在安排培训和检查工作时,要渗透“学困生”预防工作,促使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旦有学生产生学困苗头,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如果有学生产生了学困的苗头而没被教师及时发现,久而久之,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一名“学困生”就自然形成了。为了预防“学困生”的产生,每一名教师都要沉下心来关注学生了解学情,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2.加强低年级的教学管理,从低年级就开始打响“学困生”预防的保卫战。低年级学生产生“学困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绝不是没有。低年级往往学习内容的难度小,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之间的差距没有中高年级明显,教师容易忽视“学困生”的预防,而那几个学习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基本上就慢慢变成了后来“学困生”。因此,低年级教师平时就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出现学习上开始掉队的学生就要引起重视,趁差距还不大的时候帮他们赶上来,不能让他陷进学困的深渊。

3.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要真正直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心理的研究,课堂教学要深深吸引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以后,他就有了认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认真了,努力了,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由于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学困生”的形成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扎实的预防工作只能尽量减少“学困生”的形成,不可能完全阻止“学困生”的形成。当“学困生”形成后,教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转化“学困生”,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它的成因展开,基于“学困生”的成因分析,结合个人实践,提出以下“学困生”转化策略:

1.根据“学困生”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转化工作,杜绝转化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不但要对“学困生”的成因加强研究,更要对“学困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研究,找准转化的突破口,提高转化工作的效率。转化计划要细要实要有针对性,要充分结合“学困生”的薄弱环节,明确转化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

2.立足课堂,课外补充,科学合理地安排转化时间。为了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我们的老师耗费了很多的时间,非常辛苦,但这些时间大都在课外,而课堂上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却忽视了转化工作。课堂对任何学生来说都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经,课堂上不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完全依托于课外转化,犹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3.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看到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低其他同学一等,所以心理上都表现的很自卑,学习自信心不足,缺乏学习动力。教师在对待“学困生”时一定要注意态度和方式,要从关心和鼓励学生出发,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地毫不吝啬地加以表扬,让他们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重拾学习的信心。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学习成绩成因
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究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兄弟让举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名落孙山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