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角度指导本科导师制实施

2017-04-12 12:57谢四元周阳熊珍明李国强邵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辩证人本主义指导

谢四元+周阳+熊珍明+李国强+邵海

摘 要:本科导师制在高校的实施如火如荼,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困境。单从人的“主动”“创造”的人性角度认识出发指导高校学子,容易陷入理想主义桎梏。本文从人性观的角度探讨本科导师制实施的困境,并尝试从辩证角度人性认识指导下,走出相应困境。

关键词:本科导师 人性观 人本主义 辩证 指导

【分类号】G637

视人性为何物,即视教育对象为何物。人本主义 “人性观”,将大众视野引向“主动、创造”的无限憧憬。各高校着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如火如荼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然,在实践过程中,却因“理想主义的桎梏”突显“水土不服”。

一、人性观 “理想化”认识桎梏

1.1人性观的理想化误读

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个体的发展受到各种价值的驱动。在不能确保“唯一价值”指导下,这种主动化的要求本就是“理想化”。康德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 “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1]。“我”既有动物性、社会性,也具有人的独特性。只看到其独特性,寄过多希望于个体主动性的发现,寄希望于个体能实现自己的潜能,而非思考实践诸多方法、探索不同路径、曲折中挖掘其独特性,这种思维显然就过于理想化。导师制实施下的学生画面似乎闪现着璀璨的光芒。自我实现的人,在实践运用中容易歪曲成这样的假设:每一位学生均对专业抱有强烈热忱,对任何一门功课都有极大的兴趣,都能因此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因而都能极力主动解决问题。学生全体主动性、努力性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学生的个体化、价值化被掩盖。“导师”制的美好期翼是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均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教师“蜡烛成灰泪始干”亦成为了理想化模式下的唯一价值观。

1.2唯一价值观指导下的本科导师制实施困境

在国外,主讲教师多是优秀学者, 同时有博士研究生协助,采用小班教学。且,导师人均指导的学生一般为5~10人,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修改学生论文的时间较多,师生之间相对容易建立紧密联系[2]。研究者对某校3870名学生调研,收回有效问卷3727份;对32名学生、22名教师进行访谈显示:83%的学生希望导师能给予学业、生活、心理等的多重指导,教师能言传身教。导师与学生会面的次数平均为2.5次,92.5%为团体晤面。访谈学生表示:导师制实施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的学习、生活适应,更希望导师能采取多种形式的晤面形式,包括一对一指导。导师调研显示:导师与学生会面次数平均为3.5次,对于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活、心理的指导压力很大,不知如何进行全面指导,也不认为自身有能力、精力等进行全面指导。研究者亦发现,觉得的主动性是本科导师制实施有效的有力保障。问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巨大:学生主动学习,似乎并不能成为普遍规律,整体的主动之“势”并未形成。素质教育的实现尚有距离,本科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并没有被培养出来 。

二、人性观辩证角度下导师指导施启示

个体既具有动物性、人性,也兼俱社会性;个体既是自在的个体,亦是“系统“中的个体;个体既是当前存在的个体,亦是发展中的个体。个体的发展受到各种价值的驱动,不单单是创造性的能量,同时还受到性需要、成就动机等各种心理的影响。

2.1指导的前提:关系的存在

人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既是关系的产物,又是关系的建构者。人是不断发展着的,关系也是不断建构着的。人性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采用小班实验:每位学生的评语采用“巴纳姆效应”评定方式。要求每组学生均给予最喜欢的老师、导师评定分数,并评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与自身的相符度。结果显示:导师对学生的反馈、关注影响着学生对导师的喜爱程度。喜欢老师的理由集中在:品德高尚;对待学生一致同仁;对自己帮助大;要求严格;课堂风趣;学广识渊等。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教师的评定与自己相符度与对教师的评价成呈正相关。研究亦证实:与导师见面次数达到5次以上的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导师给予的学业指导与情感支持,尤其是有个人的单独指导。实践者们亦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国内教育背景下,从高中时的紧密接触“手把手指导”到大学阶段的“完全的自我管理”,其本身亦存在问题。没有过渡阶段,没有章法,没有引导,主动、自为显然难以实施。正如7岁前,你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自己洗衣服,到12岁时突然要其洗衣服,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师生关系是建构性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如何不断的让学生成长,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2.2指导的深入:人格的魅力的显现

到底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如何?调查与访谈均显示:学生希望自己的导师给予自己学业、发展、生活上的多重指导。“自己崇拜或喜欢的老师,能充分了解自己,观察到自己的问题,点精式的指点生活、发展,这样的指导大有裨益。即获得专业发展,亦解答个人问题 ,品德与学问俱进。”可见偏重于学业而并非完全只有学业。只有学业而不注重情感沟通、生活交流,显然是远离而不生动的。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模式是学生均需要的范畴。在访谈中,所有受访者均提到导师的责任意识是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导师的人格特点、自身修养不知不觉影响着学生。导师或许更应思考在育人的同时如何从不同的方面提升自我。

2.3指导的持续:共同体实施

有观点强调:导师与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是有相对严格的区分的,导师应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辅导员在某种意义上更倾向于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其本身的表述“严格区分”容易形成误解:导师只负责科研能力,辅导员只关注思想政治辅导。刘男(2012)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一文中指出, 牛津大学导师制实践中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是塑造一个"人",这个"人"要俱备道德素养、科学精神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专业的精细化分类,导师科研、教学双重压力,辅导员工作繁杂,如何真正实现塑造“人”,还需要将人还原为社会系统中的人。 辅导员、导师、学长、朋辈辅导团体、企业与其他专家,优势加以整合,并建立成长档案,使学生的成长能得到系统、持续的指导。成员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相互协作、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建立一个合作与信息化系统[4]。

2.4指导的持续:发展性反馈与评价

人才的评价体现在人才的变异性,个性、能力、绩效等存在巨大差异;个体在智力、职业生涯、知识、素质等诸多方面都有差异。“挑战杯”等项目激发了部分学生、老师的动力,显然还不够全面调动更多老师、学生和积极性。结果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并未并重。关注评价对象发展的全面性;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对象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更多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5]。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亦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尤其是发展性的评价。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频繁的学业评价,升入大学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和频度都缺失。如何有效的利用发展性反馈与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工作。

人,是实践性的个体,也是价值论下的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也具有生物属性;是自由的个体,也是受限定的个体;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处于系统中的个体;导师和学生皆为具有人性的人,其指导亦应基于辩证的人性观。

参考文献:

[1]肖前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53-56

[3]韩安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 [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李更生,刘力.走进教育现场: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8:76-80。

[5] 陆骅,“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实施科学教育的课程理念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猜你喜欢
辩证人本主义指导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在某互联网公司的运用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浅析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