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05~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7-04-12 12:46秦倩庞红
上海预防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

秦倩+庞红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2005~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腮提供参考。 方法 在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发病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上海市长宁区、传染病报告卡审核状态为“已终审卡”、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腮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腮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 结果 2005~2015年长宁流腮报告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从2005年37.11/10万(280/754612)下降至2015年的12.6/10万(92/728296)。2005-2008年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有一个发病高峰在5~7月。2009年以后发病的季节高峰不再明显。外来人口最多的新泾镇2013年之前年均发病率居长宁区10个街道(镇)首位,且2015年与2005年相比,发病率下降最明显,下降了81.63%。 2005~2015年<15岁流腮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9.46%。4~8岁是每年流腮的发病高峰,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75.39/10万、380.58/10万、336.43/10万、308.27/10万和289.40/10万。结论 上海市2剂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 MMR)的免疫策略对流腮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建议继续维持高水平2剂MMR接种率,进一步规范流腮监测系统,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为进一步评价MMR的免疫策略及控制流腮病例打下基础。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免疫规划

中图分类号:R51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in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2005 to 2015,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mump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thods Data of mump cases occurring between 2005 and 2015 were gathered from the 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 in China. Cases with current address in changning district, classified as “final card”, laboratory confirmed, or clinical diagnosis were included.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features of sex, age, trends over time, and geography. Results There was a decreasing trend in mumps incidence in Changning District from 2005 to 2015. The incidence declined from 37.11/100000(280/754612)in 2005 to 12.6/100000(92/728296)in 2015. One seasonal peak from May to July occurred between 2005 and 2008, but no significant seasonal peak occurred after 2008. Xinjing Town in Changning District with the?largest amount?of?population from other places?reported the highest incidence before 2013.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79.46% cases occurred in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old, and the peak age was 4-8 years, with incidence were 375.39/100000, 380.58/100000, 336.43/100000, 308.27/100000 and 289.40/10000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2-doses of MMR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 MMR) in Shanghai have shown positive effect in controlling mumps. A high level of vaccination coverage of the children should be maintained. As a monitoring strategy, the inclusion of biological testing in the case definition of mumps seem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immunization strategies of mumps and for further control of the mumps.

Key words: Mumps; Epidemiology; 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簡称流腮)是由流腮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其疾病谱从隐性感染至无菌性脑膜炎、睾丸炎、耳聋等,且疾病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流腮于1990年被纳入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2004~2006年流腮报告发病率每年居我国法定传染病的前6位,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0%以上,4~15岁流腮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0%左右[2]。

上海市从1996年起引入进口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 MMR),≥12月龄的儿童可自愿自费接种1剂,推荐4岁儿童加强接种1剂。2008年MMR纳入上海市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实施2剂MMR的免费接种,第1剂18月龄接种,第2剂4岁接种。本研究对上海市长宁区2005~2015年报告的流腮病例进行分析,了解MMR纳入免疫规划前后流腮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流腮疫情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lble Disease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NNDRS)。数据纳入标准为:发病日期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上海市长宁区,传染病报告卡审核状态为“已终审卡”,疾病名称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下载日期为2016年10月18日)。

1.2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软件和SPSS17.0软件分析流腮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统计年度、街道、年龄、户籍、性别发病率、发病数、构成比指标。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5~2015年长宁区共报告1456例流腮病例,年报告病例数从2005年的280例逐渐下降至2015年的92例,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7.11/10万下降至2015年的12.6/10万(图1)。报告发病率居当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前8位,丙类传染病的前4位。

2.2 季节分布

2005~2015年,各月均有流腮病例报告。2005~2008年发病尚有明显的季节性,有一个发病高峰在5~7月。此后发病虽然仍以5~7月多见,但高峰不再明显(图2)。

2.3 地区分布

长宁区10个街道(镇)均有流腮病例报告,2005-2008年、2009-2012年、2013-2015年新泾镇年均发病率均居发病率的前3位。其中新泾镇的发病率下降最明显,从2005-2008年的70.49/10万下降到2013-2015年的12.95/10万,下降了81.63%(图3)。

2.4 人群分布

2005~2015年报告的流腮病例中,男性90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2.01/10万;女性55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3.37/10万;男、女性别发病率比为1.65:1。

2009年之前,非本市户籍人口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2.96/10万,本市户籍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7.70/10万。2009~2015年非本市户籍和本市户籍人口流腮报告发病率差异不再明显,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1.76/10万和13.48/10万(图4)。

2005~2015年<15岁流腮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9.46%。<5岁病例构成比自2005年的15.71%上升至2015年的23.91%;5~9岁病例构成比自2005年的39.64%上升至2015年的58.70%;10~14岁病例构成比自2005年的28.93%下降至2015年的9.78%(图5)。4~8岁是每年流腮的发病高峰,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75.39/10万、380.58/10万、336.43/10万、308.27/10万和289.40/10万(图6)。

流腮学生病例数共报告667例,占总病例数的45.81%,其次为幼托儿童,占总病例数的24.52%,散居儿童占总病例数的11.74%。

3 讨论

据WHO统计,截至2015年194个成员国中已有121个成员国将腮腺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绝大部分使用MMR[3]。在开展腮腺炎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国家和地区,流腮发病率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芬兰于1982年将2剂MMR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第1剂14-18月龄接种,第2剂6岁接种,于1997年成功实现消除流腮的目标[4]。美国于1989年引入2剂MMR,随着MMR的高接种率,美国每年报告的流腮病例数逐步下降,2001~2005年美国流腮报告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左右,与疫苗前时代相比下降超过99%[5]。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腮腺炎单价疫苗,2008年MMR被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18-24月龄儿童免费接种1剂。但是从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中国流腮报告发病率来看,未见下降趋势,2011和2012年的流行趋势甚至进一步增高[6]。上海市使用2剂MMR的接种策略,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流腮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2剂MMR的接种对流腮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上市后研究也表明1剂腮腺炎或MMR的保护效果为78%(49%~92%),而2剂腮腺炎或MMR的保护效果为88%(66%~95%)[7-9]。因此目前引入MMR的国家大部分使用2剂次的接种程序[3]。MMR接种后,流腮不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而且流行高峰间隔延长、季节发病高峰不再明显,这与疫苗接种后大多数易感人群得到保护,流腮的传播得到抑制有关。

上海市1996~2008年推荐适龄儿童自愿自费接种MMR,2004年全市1-3岁儿童接种率调查表明,本市儿童MMR接种率(93.4%)高于本市出生的外来儿童(83.3%)和非本市出生的外来儿童(68.0%)[10],因此本研究发现2009年之前非本市户籍人口流腮发病率一直高于本市户籍人口。2008年之后,2劑MMR纳入本市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均可免费接种,本市户籍和非本市户籍人口流腮发病率趋于一致,均保持在近年来最低水平。2008年之前外来儿童的较低接种率也使本区外来人口最多的新泾镇(外来人口占全区外来人口的30%左右)流腮发病率居全区首位。2008年之后随着MMR接种率的提高,新泾镇也成为流腮发病率下降幅度最大的镇。

本研究中流腮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5~7岁是流腮发病的高峰,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是发病易感人群,这些特征与国内报导的流行特征一致[6,11-13]。2010年9月,全国统一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8月龄至14岁儿童均为强化免疫对象,上海市对小学一年级~初三年级学生(6~14岁儿童)使用的是1剂MMR进行强化免疫,长宁区MMR强化免疫接种率超过85%。因此2010年以后,10~14岁及15~19岁的流腮病例构成比下降明显,而<5岁及5~9岁流腮病例的构成比会相应增加。

本研究尚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的流腮病例是从监测系统中获得的,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和报告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例数和病例特征分布。因此2005年至2015年流腮报告病例数呈下降趋势的同时,2008年和2015年发病率的小高峰既可能是监测系统敏感性提高造成的,也可能是真实的流腮流行高峰,其发生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其次本研究中的流腮病例绝大部分是临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而做的临床诊断病例,可能会发生误诊和对病例数的低估,但是从群体水平上分析流行特征,监测数据是目前最好的数据来源了。

我国MMR纳入免疫规划起步较晚,虽然目前上海市2剂MMR的免疫策略对流腮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流腮发病率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仍以5~7岁儿童为主。全球经验表明,腮腺炎的预防控制要求持续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和>1剂的免疫程序。因此为控制流腮疫情,现阶段本区仍然要以维持高水平2剂MMR接种率为目标,当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学生发生流腮病例时,对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开展2剂MMR的查漏补种。与麻疹疫苗应用后麻疹发病向大年龄组移动的趋势类似,建议进一步规范流腮监测系统,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为以后评价MMR的免疫策略,及进一步控制流腮病例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Galazka AM,Robertson SE,Kraigher A.Mumps and mumps vaccine: a global review [J].Bull World Health Organne,1999,77:3-14.

[2] 殷大鹏,樊春祥,曹玲生,等. 2004-2006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简析[J]. 疾病监测,2007,22(5):310-311.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mmunization surveillanc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EB/OL].[2016-11-12].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monitoring_surveillance/en/.

[4] Heikki Peltola,Irja Davidkin,Mikko Paunio,et al.Mumps and Rubella Eliminated From Finland[J].JAMA,2000,284(20):2643-2647.

[5] Barskey AE,Glasser JW,LeBaron CW.Mumps resurg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unexpected events[J].Vaccine,2009,27:6186-6195.

[6] 苏琪茹,刘隽,马超,等. 2004-2013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7):611-614.

[7] Cohen C, White JM, Savage EJ, et al. Vaccine effectiveness estimates, 2004-2005 mumps outbreak, England[J]. Emerging Infect Dis,2007,13:12–17.

[8] Deeks SL, Lim GH, Simpson MA, et al. An assessment of mumps vaccine effectiveness by dose during an outbreak in Canada[J]. CMAJ,2011,183:1014-1020.

[9] Snijders BE, van Lier A, van de Kassteele J, et al. Mumps vaccine effectivenes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households, the Netherlands, 2008[J]. Vaccine,2012,30:2999-3002.

[10] 胡家瑜,陶黎納,沈洁,等.上海市1990-2006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7):645-647.

[11] 梁剑,李建基,吴承刚.广东省1997-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2):47-48.

[12] 鲁琴宝,王臻,徐旭卿,等. 浙江省2006-2011年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2002,33(10):1271-1272.

[13] 华瑞珏,徐敏钢,黄瑾,等. 上海市闸北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4):195-197.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2021-2022年广西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1—2020年广州市海珠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东兴市活禽市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
我国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跟踪导练(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