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菁+曲爽笑+张喆+周月芳+罗春燕+冯晓刚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初中生睡眠时间与自伤相关危险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版)对上海初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和自我伤害相关行为进行调查。在上海全市每个区县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21所初中。采取简单随机方法,在每个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覆盖上海市17个区县的21个初中,最终合计取得有效样本9414人(男生占49.1%,女生占50.9%),问卷合格率99.55%。被调查者平均年龄13.28±1.84岁。(1)睡眠时间:睡眠时间<7小时的有1355人(21.1%);睡眠时间在7-8小时之间的有2590人(40.4%);睡眠时间在8-9小时之间的有1873人(29.2%);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有596人(9.3%)。(2)自我伤害相关心理和行为:在过去的12个月内,47.2%的被调查学生常常感到孤独,71.3%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9.3%的学生曾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而在自我伤害行为方面,11.7%的学生实施了自伤行为,11.9%的学生考虑过自杀,6.9%的学生有过自杀的计划。(3)初中学生睡眠时间长度与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及行为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上海初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而睡眠时间不足与自我伤害心理及行为明显相关,提示对初中生进行睡眠健康促进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学生; 睡眠时间; 自伤;相关危险行为
睡眠时间不足是目前社会的普遍问题,已经引起医学、精神行为学等各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1]。睡眠时间不足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均有发生[2],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尤以学生群体为甚[3]。目前我国中学生的睡眠不足率日渐升高[4],这可能是多种影响生理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中存在许多健康危险行为,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就是中学生的自我伤害行为。本研究以6414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及自我伤害行为两方面,探讨初中生睡眠时间与自伤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开展初中生睡眠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12~15岁初中在校学生。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上海全市17个区(县)根据上海市教委提供的各区(县)在读学生数按比例随机选取21所初中学校。采取简单随机方法,在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个班,班级一旦确定,该班所有同学参加调查,不能使用志愿班级。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主要依靠问卷。针对初中生的年龄、身心发育特点、健康危险行为的主要表现特征和影响因素,使用问卷: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初中版)。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饮食相关行为;运动锻炼相关行为;非故意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等物质成瘾行为;电子游戏、网络成瘾、赌博等精神成瘾行为;性行为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本文利用其中睡眠时间以及自伤相关健康危险行为部分的数据进行分析。
1.2.2 质量控制 组织专家论证调查问卷,修改调查方案,验证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对于监测方案和问卷进行进一步修订。调查前进行逐级培训并且建立复查制度,复查比例为3%以保证问卷质量。收回问卷统一审查编号剔除无效问卷,数据采用Epidate3.0软件双录入。使用一致性检验功能对录入数据进行核查。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Epidate 3.0软件录入数据, 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相关分析用卡方检验方法。
2 结果
2.1 被调查初中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于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间进行,覆盖上海市17个区县的21个初中学校,最终合计取得有效样本9414人(男生占49.1%,女生占50.9%),问卷合格率99.55%。被调查者年龄范围是10-17岁,平均年龄是(13.28±1.84岁)。
2.2 初中学生睡眠时间分布情况
在调查的6414名初中学生中,睡眠时间<7小时的有1355人(21.1%);睡眠时间在7-8小时之间的有2590人(40.4%);睡眠时间在8-9小时之间的有1873人(29.2%);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有596人(9.3%)。分性别分析后发现女生的睡眠時间小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9,P<0.05)。
2.3 初中学生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及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
在过去的12个月内,47.2%的被调查学生常常感到孤独,71.3%的学生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9.3%的学生曾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而在自我伤害行为方面,11.7%的学生实施了自伤行为,11.9%的学生考虑过自杀,6.9%的学生有过自杀的计划。其中考虑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女生(14.3%)明显高于男生(9.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6.04,P<0.05)。
2.4 初中学生睡眠时间与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的相关性
初中学生睡眠时间长度与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睡眠时间越短的学生具有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的比例越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尤其是睡眠时间最少的一组学生中(睡眠时间<7h),常常感到孤独的学生比例高达60.7%,因为学习压力或成绩问题感到心情不愉快的比例高达82.6%,曾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的比例达到了13.5%。
2.5 初中学生睡眠时间与自我伤害行为的相关性
初中学生睡眠时间长度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同样呈负相关关系,睡眠时间越短的学生发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比例越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尤其是睡眠时间最少的一组学生中(睡眠时间<7h),18.6%的学生曾实施过伤害自己的行为,20.2%的学生考虑过自杀,12.4%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
3 讨论
2015年,美国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发布了最新的睡眠量建议,6~13岁儿童青少年的推荐睡眠量为9~11 h/d,14~17岁儿童青少年的推荐睡眠量为8~10 h/d[5]。按照我国上学年龄划分的话,初中学生年龄约在13~16周岁左右,根据该指南建议,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小于8小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1.5%的学生睡眠时间小于8小时,其中小于7小时的有1355人(21.1%);睡眠时间在7-8小时之间的有2590人(40.4%),也就是说有61.5%的初中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时间不足对儿童青少年各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生理方面的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皮质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都会因睡眠不足产生失调[6],而心理行为方面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佳、心理压力增大等都与睡眠不足有关[7]。改善目前上海初中生睡眠时间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初中学生睡眠时间长度与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关系,睡眠时间越短的学生具有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的比例越高,特别是睡眠时间<7h的学生中有60.7%常常感到孤独,甚至有13.5%的学生曾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因为伤心绝望而停止平常的活动。睡眠时间与抑郁心理的关系也一直是医学界和精神行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冯飞等[8]的研究指出,随着睡眠时间的下降,产生抑郁、暴躁情绪的发生率越高。Tsuno N等也发现,抑郁心理的患者睡眠时间较正常同龄人明显下降[9]。由此可见,睡眠时间不足与抑郁心理的产生是两个互相影响的变量,如若发生了其中任一一种,都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環。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易引发其产生抑郁心理,而产生抑郁心理后则更容易产生睡眠问题,如此循环往复,最终会对学生的身心都造成较大的损害。
在研究中我们同时发现,初中学生睡眠时间长度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同样呈反比,睡眠时间越短的学生发生自我伤害行为的比例越高。尤其是睡眠时间最少的一组学生中,18.6%的学生曾实施过伤害自己的行为,20.2%的学生考虑过自杀,12.4%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重庆的类似研究也发现,学生的睡眠不足等亚健康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明显相关[10]。睡眠不足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会干扰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而引发心理压力爆发,导致某些自我伤害的危险行为的发生。
上海初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不足,而睡眠时间不足与自我伤害相关抑郁心理及自我伤害危险行为明显相关,提示对初中生进行睡眠健康促进教育有非常大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Bruni O, Novelli L. Sleep disorders in children[J]. Neuropsychiatrie De L Enfance Et De L Adolescence, 2017, 37(4):693-706.
[2] Biase S D, Milioli G, Grassi A, et al. Sleep Hygiene[M]// Sleepiness and Human Impact Assessment. Springer Milan, 2014.
[3] Chaput J P, Gray C E, Poitras V J,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 duration and health indicator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youth.[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 Metabolism, 2016, 41(6 (Suppl3)):S266-S282.
[4] 严虎, 陈晋东, 赵丽萍,等. 中学生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及社交焦虑[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2):250-252.
[5] Hirshkowitz M, Whiton K, Albert S M, et al.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s sleep time duration recommendations: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summary[J]. Sleep Health, 2015, 1(1):40–43.
[6] Spiegel K, Leproult R, LHermitebalériaux M, et al. Leptin Levels Are Dependent on Sleep Duration: Relationships with Sympathovagal Balance, Carbohydrate Regulation, Cortisol, and Thyrotropin[J].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3, 89(11):5762-71.
[7] Gomes-Tiago A P, Costa D D S, Alvim-Soares Jr A M, et al. Sleep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ADHD symptoms[J]. Rev.bras.psiquiatr, 2016, 38(4):348-349.
[8] 冯飞, 许崇涛, 徐国建,等. 快眼动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5-HT和腺苷的影响[J]. 精神医学杂志, 2013, 26(5):330-333.
[9] Tsuno N, Besset A, Ritchie K. Sleep and Depress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05, 66(66):1254-1269.
[10] 张良, 邵际晓, 陈敏,等. 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症状与健康危险行为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29(2):145-148.
(收稿日期: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