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7-04-12 14:44王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人文素养

王丽

(哈尔滨市第五十九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受到广泛重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除了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保证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必要性分析,提出几点教学措施,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 人文素养 培养措施

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保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人文素养分析

人文素养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较大作用,具体而言,人文素质就是在每个人发展的内在品质,是对世界认知的表现。每个人的行为都与其品质、精神相互联系,虽然内心的想法不可观,但是,个性表现可以进行评判。尤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都可以被教师评价,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认知“真善美”,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较为必要的教学任务,主要因为高中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流工具,与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联系。首先,高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与思维力,使得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使得学生受到一定启发,学生在日后生活中,就可以借助这些能力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与生活中,进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在积极引导之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同时,高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水平[1]。

三、高中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培养措施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保证可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基于此,下文根据高中语文人文素养中核心素养培养提出几点教学措施,使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教学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建构与运用

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必须要引导学生构建语言并且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实践经验,主动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并且自主梳理与整合语言知识,逐步掌握我国各类语言文化,进而形成自身特有的语言体系,进而增强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人教版《谈中国诗》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探讨中国诗中的语言,在高中学生自主探讨之后,要求高中学生将其中较为优美的语言应用在实际探讨中,进而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与表达能力,使其在语言建构之后,学会应用语言[2]。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主要因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直接决定高中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期间,是否能够得到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此期间,高中语文教师就要利用语言与文学形象的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鉴赏文章中充分的联想,使学生可以将文章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时候,可以先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想象,在学生想象之后,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利用准确的语言阐述文章中心思想。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与反思自身的文章理解情况,逐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思维更加灵活、敏捷,形成良好的学习体系[3]。

3.审美鉴赏与创新

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与欣赏,对文章做出评价,全面发挥创造美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祝福》一课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文章语言应用特点,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欣赏,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语言的形象美,在学生欣赏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其进行鉴赏,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得学生在创造形式下提出更多的观点[4]。

4.文化传承与理解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言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得学生能够集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更好的对其进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学习能力,提高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效率[5]。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将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核心因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掌握足够的学习能力,使其借助语言与文字的理解,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名著导读》一课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搜索一些古代名著,然后自主阅读与探究,在逐渐理解中国古代名著之后,总结中华民资传统文化优秀语句,然后将其应用在作文写作中,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期间,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中华民族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在高中語文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制定完善的人文素养培养方案,逐渐创新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应用、理解能力,利用现代化语言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胡轩彧.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7):118.

[2]覃华丽.浅析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917-917.

[3]蒋娟.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J].新课程·下旬,2016(5):6-7.

[4]魏明.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中外国作品与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贺亮中.情感教育推进人文性滋长[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6):12-12.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人文素养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