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葛兰西结合意大利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提出了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把实践当作基础,将实践作为本体看成是研究的对象,这与以往哲学家有所不同。哲学不再是形而上的纯理论问题,而是将其融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并解决现世问题。本文拟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形成,理论内涵以及评价三部分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葛兰西;实践哲学;历史主义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不仅摆脱了二元论的限制,而且也给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一种思考自身学说的全新方式。而且葛兰西结合当时一战后意大利的社会历史状况,将哲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提出了自己的实践哲学的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
一、实践哲学的形成
(一)实践哲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深刻的社会危机。
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以往的模式无法继续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出现了股份制的集资方式,股份制使得更多大型企业筹集到来自多方面的投资,但是规模小的便无法与其竞争,导致许多企业不断倒闭,还有许多被兼并合并,这样使资金不断集中。资本家为了扩大资产,不断的剥削劳动者,使得劳动者与资本家的矛盾不断加大,阶级差距不断增加,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发达的国家为了继续促使本国经济不断发展,开始了向外掠夺之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亚非拉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被列强瓜分完后,新一轮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就会开始。随着战争的结束,虽然意大利是战胜国,但是他政治、经济却受到极大破坏,由于战争的结束,生产军工的企业不断缩减,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出现了一战后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不断转化成政治危机,为了镇压这场危机,意大利政府走向了法西斯道路,他们不断镇压社会主义,实行专制,使得民不聊生。所以诸多国家与共产国际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法西斯主义作斗争。
2.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尝试。
虽然一战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一战使得人们不断认识到资产阶级是产生苦难的根源,所以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其中包括俄国与法国,1917年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就是由列宁领导的,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这是对当时许多国家无产阶级的鼓励,如:芬兰、德国、匈牙利等国家,他们也开始了暴力革命的诸多尝试,但是由于很多原因,他们的尝试惨遭失败。同时,有的国家却没有把握十月革命引发的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趋势,打着“为保卫祖国而战”的旗号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在俄国的影响下,意大利无产阶级开始对资产阶级进行反抗,1920年都灵发生了工人罢工的大事,这场罢工对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至深,虽然这场反抗以资本主义的成功为结局,但是这场革命使诸多哲学家开始思考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怎样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其中就包括葛兰西,他的实践哲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二)实践哲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1.德国古典哲学。
西方近代哲学家仅仅把实践看做道德上的概念,善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康德以来实践的概念被加以延伸,但是他仍强调从道德的角度加以研究,同时,他认为实践是一种理性精神,而不是感觉。同时,他指出实践根源于主观能动性,康德认为我们心中有理性管束着自身多种行为。德国古典哲学不断发展,黑格尔将其发展到顶峰,黑格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间万物时刻处于辩证中,黑格尔强调“实体即主体”,这也是强调一种动态过程,一种能动的特征,即向自己对立面转化。黑格尔认为历史也是这样,时刻处于变动之中,变是核心,而历史就是这一变动的外在现象,这一观点对葛兰西有深刻影响。他指出:“实践哲学是摆脱掉思想体系的片面性的哲学的充分认识。[1]”黑格尔使得人们更好的理解历史,将现实理解为一个不断辩证发展的过程,将人的内在理性作为实践的标准。
2.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思想家,他推崇人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历史也是由人的能动作用推动的。在社会历史领域,他指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2]他认为我们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挥我们的能动性,历史就将这种现实发生过的事件记录下来,所以历史就是现实。同时,克罗齐指出过去与现在存在某种必然联系,这就使得过去作为历史得以永存。克罗齐的思想影响了早期的葛兰西,为他的实践哲学思想奠定基础,但是,葛兰西逐渐的发现,克罗齐的历史观是又人的能动性作为推动力,忽视了外在客观物质世界,没有处理好物质世界与人的精神的关系,所以,克罗齊的思想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意大利革命的持续,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克罗齐的思想的局限更清晰地暴露出来。葛兰西深刻的意识到,要想真正实现民族解放,不能仅仅关注思想上的问题,而是要将关注点转移到现实生活中,要将哲学和政治统一起来,切实的改变现存生活状况。虽然克罗齐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还是要肯定他的积极意义。
3.拉布利奥拉、马克思实践观的影响。
拉布利奥拉思想的形成深受恩格斯的引导,他创造性地提出实践哲学这一新的哲学形式,他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出发来研究,这种探索方式对葛兰西深有启发。拉布利奥拉强调“实践哲学是从通过现实掌握的工作到掌握形而上的学说。”[3]葛兰西肯定了拉布利奥拉对实践哲学的理解,并对他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认为实践哲学并不仅仅是阐述历史,而在于改造、创造历史。从意大利的国情出发,找到符合本国革命的方法,先转变思维,再从理论到实践。
葛兰西深受马克思的影响。我们生存在社会之中,最初的形式就是劳动,而劳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劳动的意义十分重要,劳动使人进入了社会,开始创造属于我们自身的历史,如果没有劳动,人们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舒适,活动形式也没有如此丰富。通过劳动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产品,产品的极大丰富才能推动现存世界不断向前进步。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葛兰西仔细地进行探讨,并提出“实践一元论”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阐释以往的哲学观点,探究现代社会生活。
二、实践哲学的主要内涵
(一)实践哲学对二元论的超越。
葛兰西阐述道:“只有当着把实践哲学看作是一种完整而独创的哲学时,才能领会辩证法的意义。”[4]。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显现了两种方式解释马克思主义学说:一种是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用庸俗唯物主义进行阐述,其间布哈林最具代表意义,他经典作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很好的证明。布哈林遵循正统派的解释,认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于是他是从政治和社会现实是能够被验证的,并从形而上学等方面来考察实践哲学。葛兰西认为他的这种思维方式没有从正确的领域理解马克思学说,他将其等同于旧唯物主义,而且他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熠熠发光的地方——辩证法思想,同时,布哈林认为历史与自然现象类似可以被验证的,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即使存在偶然,这种偶然也有其内在必然规律制约,这种思想又回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怀抱中。第二种方式是对正统的解释的反驳,主要代表人物是鲍威尔,阿德勒等,他们将实践哲学与唯心主义相联系,但是葛兰西主要反驳对象是克罗齐。他从来没有对唯物主义下明确的定义,但是他在反驳布哈林时却将新旧唯物主义混为一谈。实践哲学也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结果的历史,实践哲学所要探讨得也是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发现,葛兰西所理解的实践哲学扬弃了唯物主义,使得辩证法融入到了唯物主义之中,并且是探索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哲学。
(二)实践一元论。
在《狱中札记》中阐述道:“一元论就是具体现实中与对立面的同一,以及人的活动中的对立的同一性。”[5]其核心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外在的现实世界是我们思维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要从我们自身出发,以我们自己的实践为基础去探索现实事物,在考察现存社会时要与人相联系。葛兰西始终认同,在两者的统一性当中,我们应把实践放在首位,现存世界只是为我们的实践进行服务的工具。同时,他并没有在本体论层面来探讨实践,而是将实践归结到认识论中,通过实践使哲学更加社会化,来适应社会生活出现的文化批判现象。我们都清楚,马克思对实践的探讨是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但是葛兰西看到,这种“实践=生产劳动”的思维模式促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机械对应,必然导致经济决定论,所以,他强调不仅要从物质生产剖析实践,我们要把实践看成“具体地、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的人的活动”。这是葛兰西超越马克思之处,他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始转向文化批判。葛兰西强调实践哲学有两种对象,一种是提出诸多思想的哲学家、思想家,一种是文化程度不够高的人民大众,实践哲的学主要任务是对大众进行教育,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从而夺取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多种学科联系起来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使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去思考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三)实践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
马克思于《提纲》里提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葛兰西思考这句话是在强调过去的事实是人造就的,这种事实随着实践活动连续产生。就是因为他始终认为历史是因人的存在才不断完善的,没有人的产生历史绝对不会存在,所以他认为实践哲学也可以称为“绝对的历史主义”。但是当我们想要检验思想时,首先要考察历史价值的批判性,葛兰西通过对克罗齐历史观的批判来实现这种探讨。克罗齐认为其学说也是“绝对的历史主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所理解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不是现存世界,而是仅仅存在人思想中的抽象的概念,通过批判克罗齐,葛兰西认识到历史主义可以动员群众,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分析无产阶级。我们都知道葛兰西早期受到这种思想的制约,雖然他进行了摒弃,但并没有彻底切断联系,而是进行了扬弃。同时,葛兰西也否定旧唯物主义将生产力看成是唯一要素的思想。虽然机械决定论会给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景,只要生产力够发达,最终就能实现社会主义,但是恰恰这种思想阻碍了我们向前不断追求,所以要坚决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历史主义使葛兰西的批判更有力量,虽然他对历史的阐述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主观性,历史才能影响至今。我们要坚持“历史事实”,使实践不断自我批评,不断对历史重新认识,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葛兰西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也有其历史性,从而防止庸俗唯物主义将其单纯的变为抽象的意识形态,他认为人的诸多思想和情感都是历史性的,有了实践,便使得历史变得不再抽象。
三、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评价
(一)实践哲学思想的优越性。
葛兰西结合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对马克思学说进行变革,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他的学说有诸多积极的理论意义,我总结出大致两点:(1)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对以往哲学的继承与超越,通过觉察旧哲学的诸多缺陷,他一边吸收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一边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框架,从而创立自己的新学说,指出了现如今学术应当前进之方向;(2)他尤其看重实践,他认为这就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他与以往旧学说的争论关键也是如何看待实践问题。马克思对自己学说的定义就是实践哲学,然而,诸多学者却仅仅将实践放在我们的思维里去探讨,这样使得马克思学说的优越性被掩藏,所以他这种强调很重要。
(二)实践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葛兰西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诸多思想的超越,为我们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拓展了新领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所有伟大的思想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体,面临的问题也就不同,我简要论述一下他这一学说的三个局限性:(1)在反思布哈林的思想时,他强调其理论产生于感觉,有时还混淆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学说,这就对新唯物主义产生了误解。(2)葛兰西片面的强调主观性,这与马克思主义有出入。我们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在论述实践活动过程中又忽视了社会的客观性,认为外在世界无法脱离人而存在,所以导致了人主体性的片面夸大。马克思承认主观性,但同时他强调人从存在开始就就有客观意义。(3)马克思指出人的实践受人的意志的影响,但是实践具有其客观性。葛兰西有时却会将意志放在比实践高的位置,忽视了客观规律对实践的制约,过分强调了意志的作用。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使我们更清晰准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虽然其实践哲学有局限性,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为其有缺陷就完全忽视,我们要抓住他实践哲学的优越之处,钻研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入的探讨他对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意]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M].杨启游、朱中龙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M].黄华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张晓云.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及评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5).
[8]陈文庆.《1844年经济学哲学书稿》中的实践观[J].科学·经济·社会,2000(1).
[9]李楠.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审视[J].前沿,2010(7).
注釋:
[1]葛兰西,《葛兰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1页.
[3][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游、朱中龙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5页.
[4][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
[5][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作者简介:陆思雨(1992—),女,黑龙江五大连池人,黑龙江大学2011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本科,黑龙江大学2015级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