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萍
摘 要 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下,人们对消费支付的要求越来越高,支付方式也层出不穷。为契合人们快捷高效支付的要求,银联“闪付”以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将就“闪付”的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银行”闪付”应用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银联闪付 概念 应用 优势 使用方法
1“闪付”的含義
作为新型的支付方式,“闪付”属于银联产业品牌的一员,也是其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之一。它代表的是非接触式的支付行为,有着小额支付快捷的特点。在单笔金额在一千人民币以内的支付行为,持卡人支付无需签字和进行密码输入。这需要使用者再确定金额后,对有“闪付”功能的IC卡或者银联移动支付产品进行操作,在非接触式支付终端上方挥动,便可以快速高效的完成支付行为。
2应用范围
“闪付”被利用的目的在于便捷支付,所以其运用范围也较为便民。基础缴费、信用卡还款、在线购物等服务都可以由“闪付”产品提供, “即挥即付”的方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银联支付服务商圈在各个城市的完工更使得银联“闪付”被广泛使用。
可以说,目前城市的部分大型超市、部分电影院和一些大型门店已经具备使用“闪付”功能的资质和硬件配套设施。各大银行的IC银行卡和部分移动用户端都支持“闪付”功能。这也是“闪付”被人们所接受并使用的表现。
3“闪付”的使用方法
“闪付”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其使用方法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在使用银联“闪付”功能时,首先要确认使用的银行卡具有“闪付”功能,其“闪付”标志一般出现在芯片银行卡上。卡片的右上角或背面带有“闪付”标志,这样的银行卡便可以进行“闪付”。其次,要对电子货币进行“圈存”。要使用“闪付”方式免密码完成小额支付,则需要先进行“圈存”。也就是把银行卡内账户的部分金额存入到虚拟的电子钱包以备免密码支付使用。圈存的渠道有很多,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有银行柜台办理、ATM自助圈存等方式。在完成“圈存”操作,将钱存入电子钱包后,持卡人就可以持卡在支持“闪付”功能的商家通过“闪付”方式进行小额支付,即挥即付,而不需要输入密码和签名,直接通过商家输入消费金额,扣除电子钱包中的余额,从而完成支付。这很好的让使用者出门购物免去了纸币繁多以及钱包冗杂的问题,商家销售也不需要为假币分辨而担心。
但是其不记名遗失不补以及部分银行圈存后不可圈提和金融IC卡“闪付”功能使用范围的比较狭窄的不足也是不可忽略的。其次,“闪付”功能的使用现状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中部分收银员对“闪付”功能的了解度不够也是导致银联“闪付”推广较缓的一大原因。也由于“闪付”功能的高灵敏度,导致其支付容易失败且出现问题后查询较为繁杂,很多收银员拒绝使用“闪付”功能。
4保证“闪付”安全
小额快速支付的特征是“闪付”的最大特点,但同时也是人们所担心的。通过“挥卡”方式快速支付的优势使得人们对卡内存额的安全性有所担心。这就要求“闪付”功能使用者有充分的资金安全保护意识。
额度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最高使用额度在一千元以内。使用者也可以自行设置与自身消费情况相符的额度。额度设置过低会使得“闪付”功能失去其意义,过高则不利于资金的安全保障。
支付安全也是使用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与人们普遍观念相反的是,“闪付”较普通磁条卡更为安全。其特有的金融IC卡属性使得它更为安全。而普通磁条卡技术简单,易被复制盗用,安全性远不如“闪付”银联卡。
同时,在银行默认持卡人申报的盗刷情况下,如果属于持卡人正常用卡却被盗刷和失卡损失,此时银行应全额赔偿。其次,银行卡不设密码又有安全保证的前提是银行提供完善的失卡保障和个人信用体系的健全。
而且,“闪付”支付时虽然没有密码确认环节,但银联和银行共同为持卡人提供失卡保障。且其单笔限额也让失卡风险可控。为避免卡片丢失风险,银联也将建立商户交易监测体系,对于一些失卡未及时挂失,因“免密免签”而导致的资金损失,银联将联合发卡银行根据相关条款提供赔付。 但是,银联卡丢失,则意味着电子钱包里的钱随之丢失。拥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可以进行挂失,但是存进“电子钱包”里的钱无法挂失。同时由于机、卡短距内即可完成感应,有时持卡人甚至卡不离身仍被人盗刷。这种特点有时甚至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在一些普遍使用芯片银行卡的国家,就曾发生过犯罪分子携带POS机挤地铁从而贴身盗刷银行卡的情况。这些安全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
5结语
银联“闪付”方便快捷是现下人们追求高效生活的产物,这也使得“闪付”功能在生活中被广泛接受,也使得消费更加简单便捷,但其使用和发展仍处于尝试阶段,仍然需要不断完善,从而在快捷支付的同时有着高保障的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 姜奇平.拆分银联如何[J].互联网周刊,2013(18).
[2] 廖玉婷.携手银联 走进中国——访“马可·波罗奖”获得者、美国发现金融服务公司董事长聂大威[J].国际人才交流,2012(08).
[3] 银联与北欧最大银行卡服务商签署合作协议[J].金融科技时代,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