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凤麟
花开不败
文/徐凤麟
很多年过去了,每次看到卫生纸卷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到那株红艳的小花和那张温暖笑脸……
换完了一圈输液药品,抬头看看钟快四点了,推着治疗车疲惫地走到了护理站。一位身材微曲的老奶奶,提着一个鼓鼓的袋子颤颤巍巍地走到我面前,笑着说:“姑娘,帮我办一下住院吧!”顺手将住院单递到我手上。
“嗯,好的。”我接过奶奶的住院通知单,把她扶到椅子上。
老师拿着入院记录单,走到奶奶身边问:“阿娘,您是一个人来的吗?”
奶奶微笑着说:“是呀,老伴儿两年前不在了,有一个儿子,在成都上班。刚刚从县里来你们医院,说是慢性胃炎,需要住院。”
填完入院记录单,把奶奶送到病房,我推着满满一治疗车的药液又来回穿梭在病房。突然,23床呼叫器响了,推着车大步地跑到病房。打开门,发现是刚才入院的奶奶,奶奶看见我进来,嘟着嘴,笑着不好意思地说道:“哎呀,我的血管不好,太细了,刚刚换了你们好几个老师才给我扎上呢,你看这不又肿了,又要麻烦你们了。”
看着奶奶的手臂鼓起了红红的一个大包,我赶忙关掉了输液器,拔下了针头,按下床头呼叫铃求助老师。老师一进来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阿娘,您是不是又动了输液的手了呀?”
“没有呢,我刚拿着遥控器调了个台,手就肿了。”奶奶脸红地笑了笑。
看着老师仔细地找着血管,奶奶撇着嘴,害羞地说道:“哎呀,姑娘真是不好意思呀,我血管不好,老是麻烦你们呢。”
老师无奈地看着奶奶说道:“阿娘,再扎上可不敢乱动了呀。想看电视,可以让旁边的阿娘或者叔叔们帮一下忙。”
隔壁床的奶奶笑着说,“是呢,刚刚光顾着和老伴儿聊天,李阿娘下次有啥事儿叫我们一声就行。”
在大家的聊天声中,老师有条不紊地给李奶奶扎上了针。回到护理站整理好了治疗室,和接班同学完成了交接。伸了伸懒腰,准备换衣下班,突然脑子里浮现出李奶奶的脸庞。来到病房,推开门,此时病房只剩李奶奶一个人在输液。正看着电视的李奶奶转过头来,笑着说道:“小姑娘,你来看我了呀?”
“嗯,我要下班了。”我点头应到。
“李奶奶,赵奶奶他们都去吃饭了吧?要不要我帮您带晚饭呀?”我问道。
“呵呵,谢谢你呀,小姑娘。不用了,我姐一会儿就给我送饭来。刚给打了电话,说在路上了。你下班吧,快去吃饭了,去晚了食堂该没有好菜了。”奶奶笑着说。
“嗯嗯,奶奶您要是有啥事记得按铃叫我们呀。”和李奶奶道别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但想起奶奶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温暖。
第二天早上,跟着老师们一起交班,走到李奶奶的床边。床头柜上卫生纸卷上的两朵娇艳的小花吸引住了我们。
“阿娘这里鲜花盛开呀!”老师打趣地说道。
“嘿嘿,还不是拿你们的。昨晚吃了饭,我在医院的花园里逛了逛,顺手就摘了两朵,好看呢。这个不罚款吧?”李奶奶笑着应到。
“呵呵,阿娘说笑了。这个不罚款,您喜欢就好!您插的好瞧呢!”老师笑着解释道。
“您今天感觉怎么样了?胃舒服点了没?”查房老师问道。
“好多了呢,就是我的血管不好,今天又得麻烦你们了呢!”李奶奶微笑着说道。
“人好就好,反倒是我们技术不好让您受罪了。”老师答道。
“哪里的话,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李奶奶应道。
消化科的一天是繁忙而充实的,疾病的治疗、病人的护理,各种与医药相关的事件构成了护理实习生的一天。从穿上白大衣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我的双腿永不停歇。但每次路过李奶奶的病床前,总是情不自禁地想多看一眼那两朵小花和李奶奶的笑脸。在李奶奶住院的两周半中,每天清晨查房总能看见那一株伴着绿叶的小花和她天使般阳光灿烂的笑容。
一年的临床实习生活是疲惫和劳累的,离开昆明也已经三年多了,自己也从实习护生变成了护理研究生。
每每想起李奶奶灿烂的笑容和那一株插在卫生纸卷上的小花,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护士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提灯女神”,给身处疾病深渊的患者带去光明和温暖。而生活中,护士们常自嘲,护士是天使,天生让人使唤。工作强度大,上班时间长,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同事间的摩擦,世俗轻视的眼光……护理之路注定是艰辛的。但请保持一颗宠辱不惊和乐观的心去对待我们繁重的工作和疲惫的生活;也请相信,那些迷途的惆怅,艰辛的过往,那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劳累一定会被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在我们的心田上插一株美丽的花吧,花开不败,生生不息!
/山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