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剧作《红罗镜》方俗词语拾零

2017-04-11 23:56王天佑
史志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傅山大词典山西

王天佑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傅山(1607—1684),太原阳曲人,初名鼎臣,改名山,原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号啬庐、随厉、六持、公他、侨黄真山、朱衣道人、闻道下士等,一生之中有四十多个称号。傅山是明清山西颇有影响的一位大学者和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诗、文、书、画、医、金石篆刻及经、史、子、集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造诣,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傅山一生著述颇丰,但在杂剧方面着力不多,流传下来的仅有三部:《红罗镜》《齐人乞食》和《八仙庆寿》。《齐人乞食》《八仙庆寿》均为一折的小短剧,且都取材于历史。而《红罗镜》一共六折,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弱娟的风尘女子与一个名叫陆龙的王公子弟追求爱情的故事。该剧人物和情节更加丰满,更能体现傅山在戏曲创作方面的成就。《红罗镜》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自不必说,单就语言运用上的特色也是值得研究的。该剧在语言方面大量使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方俗词语,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活灵活现。本文在参照《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基础上,拟对《红罗镜》中的部分方俗词语进行考释,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红罗镜》中有而《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方俗词语

傅山剧作《红罗镜》中使用了不少方言俗语词语,这些词语有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其使用范围不广,具有明显的山西地域风格,因而在《汉语大词典》中未加收录。这类方俗词语有“定董”“夸子”“撕跟”“厮拉”“冒忽天”“抬掇”“爬不跌”“白故故”“屋忽”“打骨都”“臧臧倯人”“跋蹿”“扢董”“扢悠”“害(嫌)”“单眉细眼”“闪得”“衬头”等。

“定董”是定神思虑的意思。如《红罗镜》:“[岫急下][和定董介]怎么一霎就没人了?[丑]敢是鬼魂?[净]不是,我见他跳出墙去,多是见咱逼的急了,捨命哩!”[1]刘贯文等主编.傅山著.傅山全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此句为剧本中的说明文字,“和”是“和尚”的简略说法,“介”在戏剧说明文字中指动作,“和定董介”的意思是和尚做出了定神思虑的动作。现在山西话仍然在使用“定董”,如“这个事太突然,让我再定董定董”。“夸子”即垮子,指说不同方言的外地人。现在山西话中“夸子”单指河南人,有贬义。如《红罗镜》:“已与北京城贩人的夸子,说了个话儿,卖只个奴才,不在话下。”“撕跟”是相跟、在一起的意思。如《红罗镜》:“我见那些好秀才,只和好秀才撕跟,说怕低了架子。”现在山西话仍在普遍使用“撕跟”一词,如“你去哪了?要是回家咱们撕跟上哇么。”“厮拉”是两人手拉手的意思,如《红罗镜》:“[牧羊关]看他脉脉星前语,亲亲手厮拉,却怎生小机锋,偏说着俺那一答。”现在山西话仍在普遍使用“厮拉”一词,如“他和自己的女朋友厮拉着手。”“冒忽天”是突如而来,便启口动手的意思。如《红罗镜》:“既不合冒忽天问等甚人,只得呆答孩往前迳就”。“抬掇”是抬举、对某人偏好的意思。如《红罗镜》:“我只口茶饭的人,因此怕我只禄位不稳,被那有势力的夺将去,只得加心在意,服事妈妈,只唤做衣食父母,妈妈抬掇我,不减幼子娇儿,天长地久,做人家过活。”现在山西话中还在用“抬掇”一词,如“他是奶奶抬掇大的,从小就跟奶奶亲。”“爬不跌”是恨不得如此的意思。如《红罗镜》:“[么]见他们,几人初学拿堂调,爱穿些绿袄红袍,若教那红儿见,燕子睄,多因唬倒,爬不跌作鲁连逃。”“白故故”是无故而失败的意思。如《红罗镜》:“[丑]他们中了的,就要做官,便学起瞒心昧己。若白故故对人说了,又惹的恁发寡酸,便不知趣了。[娟]”“屋忽”是屋里闷热不爽快的意思。如《红罗镜》:“戴烟耳,似大官,嫌跋蹿,去展足,卷珠帘,疑美人,害屋忽,掀帷簿,更有腰软和把饮食挼,胸堂高藏宝贝多,声巧妙,嫩鹦哥,步悠亚,骑骆驼,享荣华,犹子多,学神仙,道士呵。”“打骨都”是不择好歹就干的意思。如《红罗镜》:“[得胜令]待郎君打劓呼,饮酒醉模糊,或人家赴席归迟暮,恁乱扯人打骨都。”“臧臧倯人”是说人不成才的意思。如《红罗镜》:“[愚]才有个妇人骑着驴扢悠扢悠,一个臧臧倯人跟著出去,打扮的老老实实,像个良家媳妇子,不好问他。”“跋蹿”是说某物对人有所妨碍的意思。如《红罗镜》:“戴烟耳,似大官,嫌跋蹿,去展足,卷珠帘,疑美人,害屋忽,掀帷薄……”“扢董”是不分好歹就收留的意思。如《红罗镜》:“[庆东原]有几个真豪杰,契合上风流女,也有些俗商贾,扢董下老大妪,就是那无赖子,也霸个歪剌古。”“扢悠”是走路从容不急、来回晃悠的意思。如《红罗镜》:“[愚]才有个妇人骑着驴扢悠扢悠……”“害”相当于现在的“嫌”的意思,如《红罗镜》:“[寄生草]雪样白同心镜,[挂生害冷介]霜样寒透骨凉。”现在山西话仍有此用法,如“他害冷,不想出门。”“单眉细眼”是形容女子貌美。如《红罗镜》:“正有几个初中的举人,都来接他,教他发付了小陆儿,打扮的单眉细眼,去幌那些乍得意的傻瓜,必有汤头钱也。”“闪得”相当于现在山西话中的“害得”,如“他一直干扰我,害得我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如《红罗镜》:“闪得我没处寻搜没得挝揪。”“衬头”是陪衬的意思。如《红罗镜》:“[赵]道是他故意里拉那些来作衬头,要显自家。”

二、《红罗镜》和《汉语大词典》均有的方俗词语

《红罗镜》中有些方俗词语在其他文献中也有使用,具体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属于此类的方俗词语主要有“呆答孩”“歪剌古”“差迟”“早起”“敢是”“夜来”“媳妇子”“支应”“时常”“问(向)”等。

三、《红罗镜》中现代山西话仍普遍使用的方俗词语

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作为语言三大要素之一的词汇自然也不例外。《红罗镜》中出现的方俗词语反映的是明清之际山西方言的实际情况,这些方言词语有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淡出交际的舞台,而有的则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作为现代语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考察发现,《红罗镜》中,像“定董”“撕跟”“厮拉”“屋忽”“扢悠”“害(嫌)”“单眉细眼”“闪得”“差迟”“早起”“敢是”“夜来”“媳妇子”“支应”“时常”“问(向)”等方俗词语至今仍在山西各地普遍使用。当然,像“冒忽天”“爬不跌”“白故故”“打骨都”“臧臧倯人”“扢董”“衬头”“呆答孩”“歪剌古”等则很少使用,有的甚至已退出语言交际的舞台。

总之,傅山作为山西明清之际一代宗师,其对山西乃至全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对傅山在语言学上的贡献关注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其实,从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傅山全书》(1991)[1]刘贯文等主编.傅山著.傅山全书(全七册)[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和《傅山全书补编》(2004)[2]方德祯等编.傅山著.傅山全书补编[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中可以看出,傅山在语言学上的贡献是很大的,研究傅山文献语言对进一步研究明清之际山西方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只就《红罗镜》中的一些方俗词语作了些梳理的工作,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真心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关注傅山文献语言的价值。

猜你喜欢
傅山大词典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傅山的“四宁四毋”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清·傅山论书句
傅山
清·傅山论书句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