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贤东 朱源
中小企业融资难解析
◇罗贤东 朱源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大多数实力弱小,生存发展困难,特别是资金短缺,且融资不易。融资难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应该从企业自身和政府支持鼓励等方面,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体系
10.13999/j.cnki.scyj.2017.04.021
中小企业是指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营单位,通常由单个人或少数人出资设立,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由股东直接管理的企业。我国现今的中小企业几乎均是私营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0%以上,但是实力相对弱小,生存不易。特别是中小企业受资金困扰,发展缓慢,融资难是个普遍难题。多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措施或者献言献策,如国务院七部委共同出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其他规定,融资难虽有缓解,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缺陷,这个难题一直是中小企业的心头之痛。
中小企业特别是工业等实业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普遍性的问题,也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银行融资的数额和占比均偏低。以笔者所在的上饶市为例,2014年工业贷款余额为160亿元左右,占整个贷款的比例为11.45%,而房地产贷款的额度和占比均是工业贷款的两倍[1]。就整个江西省而言,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是占同期社会贷款总规模的比例不足20%。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条件难以匹敌大型企业,故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融资的综合成本较高,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实行上浮,故融资综合成本几乎达10%,造成中小企业不仅融资较难,负担也较重。
1.中小企业大多数由家族成员设立,股权结构单一,资金实力不强。中小企业股东大多数是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或者其他亲戚朋友,资金来源是家族的多年积累,经营由家庭成员负责,由于家庭财力有限,故企业先天不足。特别是股东认为的好项目,不愿意吸收其他人入股,往往自己调动最大可能的资金(甚至部分入股资金也是融来的),造成经营困难,如果后续需要再投入资金时,就面临无能力的窘境,所以不得不再进行融资,但是由于本身实力小,故融资困难。
2.扩张过快,导致资金短缺。企业普遍希望快速做大做强,信奉规模效应,以扩大生产经营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润,特别是认为出现了发展机遇,唯恐失去有利时机,于是在未充分考虑风险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经营,导致资金短缺。扩张投资超出企业股东能力范围后,融资难的问题就出现了。
3.银行融资要求高,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中小企业特别是从事实体生产经营的企业,涉及采购、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比较长,资金需求大。银行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审贷已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具体要求项目好、现金流量大,有相应的抵押担保,且贷款金额为资产的一半左右。中小企业发展前期固定资产少,财务不规范,难以满足贷款要求,故出现贷款难。即使部分企业获得了银行支持,贷款资金也比较有限,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
4.民间资金使用成本较高,不能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常态资金。老百姓手中的闲钱较多,又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投入企业作股东,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多数企业不愿意吸收更多人入股,老百姓由于对企业不了解,轻易也不敢入股,所以主要以借贷方式放给企业。这种借贷通常无抵押,放贷人之间又互不知情,风险较大,故利息较高。由于实业企业利润率较低,企业的压力也较大,如果企业还本付息出现困难,则往往导致强力讨债或者诉讼,不得已借新债还旧债本息,不断增大成本,陷入恶性循环,故民间资金不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常态资金,只能用于救急。
5.担保机构业务开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鉴于中小企业资产少,银行融资难,近些年社会上强烈呼吁成立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解决融资难问题。各级政府也为此作了很多努力,成立了政府出资的公营担保公司,鼓励成立私营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担保,但是这种融资担保将风险集中到担保公司身上,往往导致担保公司承受不了而停业。在国务院七部委《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后,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担保公司,经过几年的经营,由于风险太大,几乎全部私营担保公司退出经营,公营担保公司则勉强维持或者停业。所以,寄希望于通过担保公司的担保解决融资难问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6.资本市场难以筹集到资金。资本市场通过发行债券、股票融资,或者获取风险投资资金的投资,这些融资方式均要求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成熟,达不到准入条件。因此,这些融资方式覆盖面小,少数发展较好的企业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大多数企业则无缘参与。
中小企业融资难,归根结底还是信用体系缺失。体现为信用评价体系发育不健全,没有建立具有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体系;信用信息系统不完善,现在虽有银行征信系统,但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信息共享程度低;信用工具、服务体系缺乏适应性,基本上没有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信用工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未成熟,影响了企业融资能力。因此,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于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自身做好功课是基础,但是也需要政府和银行的共同努力。
1.企业应该扩大股权,多吸收志同道合者入股,增大企业的股本金。家族企业的实力弱小,小打小闹可以,做大做强很困难,一有大的风险就难以承受。企业主应该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发挥资本的力量,多吸收股东入股,增大资本金,有效减缓后续的资金压力。可以在企业设立时扩大股东规模和资本金,也可以在中途实施债转股,或者采用并购的方式,壮大企业自身的实力,减缓资金的需求。
2.规范健全财务制度,取信于人,获得银行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一大弊端就是财务制度不规范,为了图方便,或者为了逃避税,往往企业账户和股东账户混用,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和盈亏情况,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不信任,民间资金对企业慎入或者不敢入股,提高了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3.应该稳健经营,不宜盲目扩张。为了扩大产量,获取更多利润,一些企业超出能力范围做大做强,没有资金就借债,结果一遇到市场动荡,顿时陷入困境。因此,脚踏实地,良性发展,避免出现融资过大,也可以解决融资难。近些年部分中小房地产公司就是典型例子,在市场情况好时误判形势,在楼盘开发初期土地款或者工程款未付清时,就将销售款的大部分挪用购买另外的土地,结果遇到市场调控,借入资金成本大且难以后续融资,导致全部崩盘。
4.民间高利贷应慎借。现在各行业的利润率均已下降至低水平,普遍不足10%,如果借入高利贷资金发展,必难以为继。因为10%以上的高利贷会将企业的毛利润吸干,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如果又以后续高利贷偿还前债,成本会出现几何级数增长,最终不堪重负。资本金是企业的运营之本,银行资金是灌溉之水,民间资金是救火用水,因此企业应立足于自我滚动发展,不可负债经营过度,否则易被压垮。
5.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作为选项。发展前景较好或者生产经营较好的企业可以尝试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票、债券市场或者引入风险投资的方式,获得更多更好的资金支持。
6.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解决部分企业的资金问题。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提供担保是一种非常好的金融支持制度,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网络,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贷担保。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包括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制度供给不足[2]。但是如何化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需要经济和法律手段配套完善。
7.完善政府财税支持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在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配套法规支持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支持鼓励下,各级政府均设有不同形式优惠政策和发展基金。对这些资金的充分利用,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和条件,中小企业也应该积极争取这些资金的支持,以缓解资金压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论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1]朱决胜.对上饶市工业贷款增长缓慢情况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5(01).
[2]巫文勇,姜三明.江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政策支持[J].求实,2013(02).
(作者单位:江西上饶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