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李雪琴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投资规模与日俱增。因此,基建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上述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工作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的综合型经济活动,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贯穿整个基建项目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是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公共管理的客观需要,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必然要求。因此,基建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基建项目工程质量,让基建项目建设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成为摆在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建设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在上述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基建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
1.基建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落后,不符合当前基建投资发展需要,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导致实际工作中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财务核算工作出现诸多纰漏。有些单位只重视项目申请,而忽略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形同虚设,违法违规现象频发。因此,基建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得到执行,影响基建财务管理效果。
2.基建会计核算基础薄弱,帐套建立不规范。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业务不是经常发生,基建财务管理没能引起单位领导的重视,所在单位的财务人员对这方面会计核算业务也不熟悉,致使单位基建会计核算基础薄弱。另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将基建会计核算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混淆,没有独立的基建财务核算,而用整个单位的财务核算代替基建财务核算,这样的核算方式使得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不明晰、不规范[1]。有的单位虽建有独立的基建帐套,但过于简单,基建账务处理不严谨,严重影响了项目投资核算工作。
(二)基建概预算审核不严,基建帐务处理不规范
1.基建项目投资领域内普遍存在“三超”现象,即概算超计划、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原因如下:一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并没有严格的依照所批准的可行性报告来规范的展开设计工作,个别的设计部门还出现了为了提高设计预算以达到多收取设计费的目的,这直接导致了预算在前期就已经严重失真和超标。二是人为压缩项目概预算。有些基建项目为了能够使项目申报成功,故意人为的压缩概预算,这样不仅较为容易通过审核,还能够减轻税务压力,等项目被批复后,又追加投资;还有的项目甚至先支出后报批,造成项目无预算、无审批、超标准。三是预算审核不严格,由于管理上存在问题,有的单位审而不调,对于一些项目的概算没有及时做出有效调整,导致实际施工使用金额远远超出原计划的资金标准[2]。
2.会计科目设置不全面。如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投资和管理费没有进行明晰核算,支出不规范[3];基建帐务处理不规范。如自筹部分基建资金、结余资金的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不能进行规范的财务处理;基建报表中投资完成额不真实。如有些单位为了完成当年基建项目额度,也为便于年终决算报表的顺利通过,将本年实际支出完成数据与批复的预算计划投资之间的数据做相关账务调整,使得基建报表失去真实性[4]。
3.基建竣工财务决算滞后。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在建工程项目在完工后的三个月内应编制竣工决算报表。事实上很多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存在重执行、轻决算的情况,有些基建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办理竣工手续,不及时办理完工固定资产结转和移交手续,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浪费。还有些基建项目长期挂账。如有的项目已完工验收,形成的资产已投入使用,但项目的账务处理状态还停留在“在建工程”上。
(三)基建财务管理监督系统不严格,缺乏对基建项目管理的审计和监督
1.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基建财务工作未能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由于基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部分财务信息得不到有效审核。加之,基建项目有多样性的特点,一旦财务管理不规范,将会对基础建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隐患。
2.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资金下拨之后,不能进行及时到位的监督和管理,导致资金在入账时的记入方式存在很大问题,拨付资金记入应付账款,收到资金记入应收账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标准来规范。而且,不同的记入方式导致成本的核算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成本的核算方式混乱必然导致成本核算不清晰,难以评估项目的价值和效益。
(四)基建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缺少专业的基建财务管理人员
1.事业单位基建的财务管理受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束缚,偏重以记账、报账为主的会计核算,没有充分发挥基建财务的管理职能。当前,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中,有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不熟悉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了解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建设程序,更不注重和加强基本的基建知识和基建财务法规的系统全面学习。
2.好的制度需要人去执行,需要执行人强有力的推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对于基建项目全面的财务审核、监督能力不强,财务管理能力不强,导致大部分基建资金被改变用途,不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做到专款专用。
(一)完善基建财务管理机制,推进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进程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基建财务工作标准,规范会计核算程序。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基建项目概算、预算、决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健全财务管理机制,规范财务核算要解决基建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必须从管理机制和核算人手。事业单位基建财务部门要将资金的使用率逐渐提高,基建项目概预算、决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需要得到保障。加强制度创新,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与财务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二)严格执行基建项目概预算制,重视基建项目预算绩效评价
1.加强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概预算的约束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编制财务概预算时,基建投资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坚决杜绝基建项目超概预算现象发生,实行概算控制,预算管理,统筹安排项目资金使用。财务部门应加强同其它部门的协调,共同做好投资计划的制订,防止以计划代预算、重计划轻预算等情况的发生,切实建立计划和预算相配合和制约的机制。
2.设置会计科目时应与基建工程概算明细项目相衔接。要按照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执行,将基本建设投资纳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同时在财务规范上,严格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区分开来,分别进行管理。保持基建项目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实行双轨制,使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会计核算更加真实、完整。
3.及时进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事业单位应定期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在建设过程中对预算进行控制,为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做好日常准备。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在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及时、规范地进行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避免加大工程成本。建设项目竣工后,应按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要求,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工作,办理资产的移交手续,及时入账固定资产,保障基建账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强化基建财务管理的审计和监督,建立严格的基建财务管理联动系统
1.强化基建财务管理的审计和监督。基建项目是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最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领域,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基建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的审计和监督。一方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监控管理作用,严格掌控和使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另一方面,有力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基建拨款是否按照批复的概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会计凭证合法真实,结算手续完备审批规范。定期或不定期地跟踪监督检查基建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工程实施的建设情况,遇到问题及早预防、发现和处理,确保基建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2.建立三个严格的基建财务管理联动系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的过程监管和审计,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对基建项目的财务核算、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的监督和管控。因此,应该建立三个严格的基建财务管理联动系统。一是建立财务与前期招标及合同订立的事前审核系统。从立项、招标、签约、评价各个环节进行预审,强化资金流管理,确保工程价款支付、管理费支付等各项开支手续完备合规,杜绝不符合要求的票据和白条现象。二是建立财务与费用、工程进度款项支付的事中控制系统。根据基建项目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一套实用的标准体系,使得财务管理的监督和反馈能够发挥相应的功能。注重各个基建项目的差异和实际操作的不同之处,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对基建项目全方位的进行财务管理。三是建立财务与竣工决算及竣工清理的事后监督系统。工程完建后,要抓紧进行竣工财务清理,对工程决算实行“初审”“终审”二审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成本。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反映工程建设成果,并及时按审计结论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的调整和上报[5]。
(四)强化基建项目财务部门管理职能,提高基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1.强化基建项目财务部门管理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要全过程参与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竣工决算等工作,在各个阶段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渗透。通过加强基建财务的管理与核算来规范基建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制度控制,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并严格执行。
2.进行高素质的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人才交流。全面提升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增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熟悉基建项目的实施全过程,编制、审核及应用工程概算、预算,把控项目资金使用,做好项目竣工决算[6]。除此之外,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参与招投标和合同签订工作,从财务角度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进行审查;对招标文件和合同中约定不清的条款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工程风险,达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谢晶,2016.浅谈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J].财经界(学术版)(19).
[2]郭文娟,2014.谈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分析[J].企业家天地(7):205-206.
[3]杜世昌,2011.浅议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15).
[4]陶存峰,2009.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对策初探[J].金融经济(20):149-150.
[5]赵波,2014.浅谈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8):278-280.
[6]闫彦,2015.浅谈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4):113-114.
(责任编辑:D 校对:R)
F810.6
A
1004-2768(2017)01-0100-03
2016-12-27
李雪琴(1969-),女,山西运城人,太原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