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山探梅

2017-04-11 02:31:48李逸
上海房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赏梅疏影吴昌硕

文/李逸

超山探梅

文/李逸

在中国风雅人士的心目中,梅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的地位居于一等,是因为梅花的神采、气韵、风骨非同寻常。历史上与梅花有情分的风雅人士不少,第一个自然要算宋朝的林逋,其诗云“疏影斜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毛泽东也写过咏梅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些诗词都引发了我赏梅的兴趣,使我每逢寒冬便想起梅花的风采而盼望探梅。

自古赏梅分为三个阶段:探梅、赏梅和邂梅,古人以为“花开将开未开好”,一直将梅花含苞待放之时作为最佳赏花时,因为梅花“贵含不贵开”之美,代表着新的生机,更显迷人的魅力。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驱车来到向往已久的余杭超山风景区。超山风景区为江南著名的探梅胜地,面积大,品种多。每年初春二月,花蕾爆发,白花平铺散玉,如飞雪漫空,十余里遥天映白,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誉。在初春和煦的阳光下,我们漫步园区,闻香寻源,那漫山遍野的梅花如翻腾的彤云,红的红,黄的黄,紫的紫,白的白,一丛丛、一簇簇,有的花枝招展,热情奔放,有的故作柔美,含羞闭月。萼红瓣白的江梅、灿若云霞的朱砂梅、明艳的黄腊梅以及绿萼、宫粉、玉蝶等精品梅花争相斗艳,色彩绚丽,热烈奔放,宛如花海云霞。园内的鸟儿也不甘寂寞,时而在林中飞跃,时而停在枝头轻唱,似是在报春,又似对花儿在倾吐心声。

超山风景区以大明堂为中心,前有仿造京杭大运河上广济桥的大门楼和仿造塘栖古街原貌的长廊,周围有宋梅亭、浮香阁、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之墓及纪念馆等建筑。宋梅亭是一座飞檐翘角的石亭,亭内有石桌和石凳,匾额“宋梅亭”三字为知名书法家余任天所写。石柱上还刻有七副楹联,墨韵留香,古意斑斓。宋梅在大明堂外,形容枯槁,树根拧成了麻花,约两三人才可合抱,有部分树皮已被剥去,就像裸露的脊梁,粗干上斜逸出的几条旁枝,缀着花蕾,似乎很快便要绽放。据介绍,最初的宋梅早已枯死,是园丁们利用基因技术嫁接出新梅,还以宋梅相称。浮香阁朱红梁柱、雕花窗户,阁前有一株盆栽梅花便是唐梅,较宋梅瘦,枝干横斜,苍老萧疏,好像是半截烧焦了的木头,已经失去了观赏性,但其老态龙钟的古朴形象,使人不怀疑这是唐人所种的梅花。

沿大明堂上面的山坡往北走,便是吴昌硕先生之墓及纪念馆。吴昌硕为晚清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其篆刻雄浑苍劲,创为一派,其书法朴茂雄健,精气盘旋,其画作色酣墨饱,浑厚苍辣,曾被同道推为“西泠印社社长”,1927年在上海病逝,六年后迁葬于此。超山自古以来为道、禅圣地,又以观赏“古、广、奇”三绝梅花而著称,七十多年来近代著名艺术家吴昌硕先生长眠于此,超山由此成为大自然景致与人文精神契合紧密并相得益彰的地方,更加显示了超山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超山海拔260米,从山脚至山巅有石阶1200余级,山道弯曲,俗称“十八只香蕉湾”,我们经翠筠亭、疏影亭、云岩奇泉、虎言等多处名胜,达到顶峰。山顶上有石林,如猛虎,如翠屏,如春笋,令人遐想万千。站在山顶处远眺,山色雾岚,尽览钱塘、余杭之远景;俯瞰山麓,满园梅花汇成一面红、绿、粉、黄、白的多彩织锦,与蓝天绿野一起构成气势恢弘的巨幅画卷。

猜你喜欢
赏梅疏影吴昌硕
感而有怀
赏梅时节品咏梅诗联
疏影横斜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42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童话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26
赏梅寄忧伤 跌宕生多姿
一代绘画大师吴昌硕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02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皓玥CP 靳东 江疏影
用劲刻
读者(2016年10期)2016-04-28 21:35:10
江疏影 美好的爱情,两人都该是完整的圆
金色年华(2016年11期)2016-02-28 0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