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育援疆对新疆巴州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2017-04-11 11:41尼加提安尼瓦尔
实事求是 2017年3期
关键词:巴州援疆对口

尼加提·安尼瓦尔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浅论教育援疆对新疆巴州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尼加提·安尼瓦尔

(新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其中,教育援疆是重中之重。在新一轮教育援疆的背景下,教育援助对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为例,自2010年河北省实施对口援助新疆以来,巴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师资力量有了显著提升,新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得到了有效传播。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地域文化的差异,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无法得到有效延续,以及援助教师的任务多、人数少,难以开展很好的教学科研活动等。为此,一方面援助教师要解决理念差异问题,了解当地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科研的“传、帮、带”;另一方面受援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要自发配合,积极探索,变“输血”为“造血”,共同促进巴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对口援疆教育援助

2010年3月29日~30日,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作了重要的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是中央新时期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体现,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1]到目前为止,对口援疆工作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干部对边疆进行支援,向科技、教育、人才、经济等全方面援疆进行拓展。随着新一轮对口支援,参与援疆的省市,由过去的8个扩展到19个,原来支援的是新疆的56个县市、10个州以及3个师的建设兵团,现在已经拓展到82个县市、12个地州以及兵团的12个师。[2]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一带。东经82°38′~93° 45′,北纬35°38′~43°36′之间。东与甘肃、青海为邻;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与和田、阿克苏地区相连接;北以天山山脉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全州共有482665km2国土面积,占新疆国土总面积的1/4,是我国最大的自治州。辖八县一市: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轮台县、尉犁县、若羌县、且末县、博湖县和库尔勒市。

河北省自2010年实施对口援助新疆巴州和兵团二师以来,截至到2015年,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7.51亿元,不但以民生为本,加大产业援助,更是以智力援助为巴州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促进巴州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人于2015年7~9月在巴州调研,期间通过查阅文献、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实地调研和与当地人进行访谈等方式和方法,广泛收集河北省对口援助巴州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教育援助巴州的成功经验,分析目前巴州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巴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教育援助成效显著

河北省认真履职尽责,全力推动巴州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共投入援助资金17.51亿元,[3]为巴州和兵团二师援建急需项目78项。仅2014~2015年,就落实援助项目资金2.44亿元,用于“双语”小学、医院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人才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修改完善了《河北省对口支援新疆巴州、兵团二师“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投入援助项目146项(巴州68项,兵团二师78项),资金24.8亿元(巴州17.36亿元,兵团二师7.44亿元)。其中,教育类项目32项,投资3.42亿元;培养人才类项目6项,投资1.042亿元。①相关数据来源于人民网《数说援疆:稳中求进河北援疆实现“十三五”有序推进》,http://xj.people.com.cn/n2/2017/0124/ c186332-29640641.html。借助河北省对教育援疆工作的不断推进,巴州教育事业得到了明显发展。

1.加大投入,明显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创设教育援助项目,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如:若羌县河北“双语”幼儿园、博湖县河北高级中学、库尔勒市河北梨香小学等,通过教育援助项目改扩建基础教育设施面积达到5.5万m2,扩招了5000人。

2.突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选派工作。为了使教育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必须提升当地教师的能力和素质。19个对口援疆省市非常重视提升被援助地区的教师水平。河北省也不例外,几年来先后选派了700名干部到巴州、兵团二师参加教育援疆工作,其选派干部数量在19个对口援疆省市中居第二位,援助的专业技术干部占总数的62%。同时,根据巴州的现实需求,加大对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派力度。

3.注重培训当地师资力量。2010~2015年间,河北省为了给巴州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并培养人才队伍力量,在选派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对当地师资力量的培训。期间,共接受1594名来自巴州的普通高校少数民族未就业毕业生,将其安置在河北省十一所高校进修深造,对其进行定向培训,为巴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培训师资力量。

二、教育援助的成功经验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是推进巴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有力保障。一是高度重视,高位推动。7年来,河北省对教育援助工作非常重视,专门到巴州考察,专题调研教学一线,认真听取当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统一部署,优先安排。河北省依照巴州和兵团二师的需求进行统一部署,在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大力推进教育援疆工作,优先对其进行安排,在资金方面给予保障。三是完善机制,明确责任。河北省一方面创设了省级援助机制,另一方面设立了援疆办公室,专人负责,协调沟通,从而保证各项援助项目的顺利实施。

2.提高投入力度是推进巴州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抓手。一是立足巴州实际需求。河北省一直秉承着既抓硬件,又抓软件的思想,注意将“造血”和“输血”联系起来,根据巴州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当地师资力量的培训力度,先后为巴州和兵团二师创设了99个培训班,对3900人进行了培养;[4]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河北省一直重视加大对新疆“双语”教育事业的援助力度,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时给予倾斜,解决了“双语”教师人员短缺、水平不高等问题。

3.因地制宜、提高效率是推进巴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真正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河北省从巴州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出发,突出教育援助的战略地位,既因地制宜,又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教育援助的途径和方式。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并优化管理过程,确保责任到位,有针对性地提高工作实效性,推动巴州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三、目前巴州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新的教育理念较难融入。新疆是一个多种民族、多种宗教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不少援助教师对新疆当地的具体教育情况缺少充分了解,致使适合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无法得到有效传播。同时,当地的部分教师囿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偏向固守传统。

2.当地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在调研过程中,很多援助教师反映,在授课过程中当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内地学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对自主学习课堂时,适应性较差。同时,由于当地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的时间比较晚,许多学生不能适应多媒体教学,等等。

3.援助教师教育援助的时间比较短,致使好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无法有效传授。一方面,援助教师援助的时间比较短,造成当地学生在新旧教育方式之间频繁更换,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当地学校的教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吸收,由于没有援助教师的实践指导,往往无法保证新的教育理念得到有效传播并推广。

4.援助教师任务多、人数少,难以开展大规模的教学科研活动。援助教师在受援学校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还兼职部分行政工作,使其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无法有效地传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四、强化援助巴州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针对地域文化及教育理念的差异问题,援助教师在援疆前,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民族风俗、教育理念等。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将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传授给当地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援助教师还应该借助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带动当地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科研能力等,共同搞好教学科研工作。

2.针对当地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可以在巴州的各受援学校建立完善的家校联系网,将学生在校的信息、作业、学习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家长,保证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顺畅,让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监督好学生,确保学生在家和在校期间都会受到同等的关注,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3.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率先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教师授课”的传统课堂逐渐向“学生合作”的自学课堂转变。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巴州受援学校的学生逐步摆脱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从而形成对学习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如,库尔勒市四中的“151”生动课堂、马兰小学的“三段式教学”、库尔勒市三中的“121”和谐增效课堂和且末县中学的“712”教学模式,都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主阵地。这些成功经验,都是对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积极探索,值得在全州范围内加以推广。

4.实现“输血”到“造血”方式的转变,提升巴州自身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打铁还得自身硬,受援学校教师队伍自身没有较高的素质,就无法实现巴州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充分发挥援助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尽量减少其在受援学校的行政兼职任务,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中。

总之,教育援助是大计,需要的是巴州受援学校的本土教师及学生自发的配合、努力,不是按部就班,更应该开发具有自身地域特色、适合自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借鉴与探索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是推进巴州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力量源泉。

[1]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EB/OL].http:// 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1261679.html,2010-03-20.

[2]程广斌,程楠.新一轮19省市对口援疆:进展、问题与推进措施[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3]高彬彬,侯果宏,王贝佳,方丽,张馨元.教育援疆对新疆的影响:成效、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金田,2015(05).

责任编辑:洪美云

G527.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3.15

猜你喜欢
巴州援疆对口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新疆巴州: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巴州观赏石协会召开年会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援疆动态
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援疆动态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