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清华
(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广西柳州 545006)
刘一明《道书十二种》农学思想考述
谭清华
(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广西柳州 545006)
刘一明是清乾嘉年间长期活动于西北地区陕甘宁三省的道教龙门派著名学者、内丹家、医学家,其所著《道书十二种》包含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需尊物道而行、因时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观和一系列农业生产技术三个方面。
《道书十二种》 农学思想 考述
刘一明是清乾嘉时期长期活动于西北地区陕甘宁三省的龙门派第十一代徒裔,据清《金县志》中介绍,他是山西曲沃人,自号悟元子、素朴子、被褐散人。于乾隆年间开始访龛谷老人于兴隆山,随之定居于此四十余年,期间购置田亩为香火之资,真正过着农道合修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山右鄙夫,新田懒汉,不喜荣华,只求恬澹”[1](P698)后于汉南遇仙留丈人,由此“邃玄教,精易理,擅养生,长医术,是当时著名的内丹家、医学家”[2](P158)。在定居兴隆山期间,撰著了大量关于易学、内丹和医学的道书,后来于嘉庆年间将自己所撰道书集结成《道书十二种》,除此之外,还撰有未曾收录于此的《道德经会义》《周易注略》《三易读法》,以及医书《经验杂方》《经验奇方》《眼科启蒙》《杂疫证治》等。刘一明所著《道书十二种》是《藏外道书》中农学思想最丰富的道书集。
《敦煌道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太上妙法本相经》记录了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许多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历史翻到清朝中叶,西北地区道教发展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该高潮的推动人是清乾嘉时期道教龙门派的著名学者刘一明,他在道教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贡献在于撰写了《道书十二种》,主要阐述内丹理论,他在阐述内丹理论时,继承了道教以农喻道的优良传统,通过农业生活细节来表述丹道修炼理论,所以,《道书十二种》存在不少农学理论。这可以从其《悟道录》序中所说得知,他说:“道之在天地间,无物不具,无处不有,上而日月星辰云电雷雨。下而山川草木鸟兽人物,以及蠢动含灵、有情无情等物,无非道气运用……学者若能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以有象穷无象,以有形辨无形,极深研几,志念不退,功力日久,必自有得”[3](P11)。由此可见,《道书十二种》中的农学思想是其个人农道合修的结果,是其农道合修经验的总结,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经典集论证了农业生产需尊物道而行,否则徒劳无功。自从《庄子》提出“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屎溺,在梯稗,在瓦劈”之后,人们求道正道体道悟道的过程由语言以及言传身教转到向自然外界索求。从此,道徒关注草木鸟兽以及自然活动、人类本身的活动成为其修道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因而,以后的很多道书均有形而下的趋势,《道书十二种》就是通过对物、物性的描述来表达道性的特点和修持的方法,它认为世间万物各有其道,道不同,物性亦不同,例如它说:“莲干空,故出淤泥而分外净;菊花迟,故遇秋霜而分外鲜。盖中空则外物不能染,花迟则气足而耐寒。吾之观此,因悟得修内御外之道矣”[3](P14)。这里对比莲花和菊花的品性,重在突出造成两者这种差别的根本内因在于其道性不同,因而要求农民在种植莲花和菊花时不可颠倒时节,也不可颠倒水陆位置,后来又归结到修道这一根本宗旨,指出观莲菊之差别意在于“悟修内御外之道”,这里是明显的农道合修思想。它又说:“作酒必用曲,无曲不成酒;造粥必用米,无米难成粥。盖曲本有酒气,故能成酒;米原是谷精,故能成粥,以其各从其类也。吾之观此,因悟得性命同类相从之道矣”[3](P8)。这里以作酒必须用本身含有酒气的曲和能成粥的米作原料为例阐述简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关系道理,说明不同道是产生不同物质的基础,离开了该道所产生的就是彼物,而不是生产者所需求的此物了。又如:“种黍即得黍,种麻即得麻,麻不成黍,黍不成麻,种异也。吾之观此,因悟得造作因果之道矣”[3](P12)。这里就比上文更直接说明世间万物各有其道的差别性,更加直接说明农业生产“种黍即得黍,种麻即得麻,麻不成黍,黍不成麻”的道理。不仅农作物种植如此,家禽家畜的饲养也是如此,它也应该顺动物之道而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它说:“鹦鹉舌利,孔雀尾文,獐兽脐香,狐狸皮贵。龟灵蚌珠蚧尾”[1](P700)。这里就点明了为何要饲养这些动物,我们饲养这些动物的目的是什么,甚至怎样去饲养这些动物,这对我们农业生产不能不说是有指导意义的。后来,该经典又对这种农道合修思想进行了一次大总结,它说:“竹破须将竹补宜,抱鸡当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竹破竹补,抱鸡用卵,以类求也。三相类曰:同类易施工兮,非种难为巧。若非其类,不是真种,万般作用,徒劳力耳”[3](P352)。这里义正词严地指出“万般非类徒劳力”,其原因是“同类易施工兮,非种难为巧”。只有找到事物的道,以道而行,则农事成矣。
其次,该经典集论证因时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观。“草木初而开花,既而结实,各随其时,故得长生。若失其时,乃死之兆,特以反常故也。吾之观此,因悟得与时偕行之道矣”[3](P7)。这里指出草木顺应时序开花结实,这是农业生产须尊时而动的自然基础,一年四季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变化,农作物生长也有明显的季节性,例如,春生夏长,秋熟冬眠。同时也给人的生产提出不同的要求,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这是历年农业生产亘古不变的规律,谁破坏这规律乃“死之兆也”,因为顺时而动对农业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该经典从实践层面上分析了为何要依时而动的原因,它说:“风雨正春深,耕锄不费力,大地皆黄金”[1](P568)。这句话就是农谚“春雨贵如油”的翻版,话中有两层含义,首先说明春天的气候情况,春天气温逐日升高,雨水充沛,所以大地充分接受了春风春雨的滋润,土地松软,所以句中说“耕锄不费力”。田间地头积累了丰腴的水资源,如果这个时候能及时下种春播,农作物就会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农作物健康成长、获得丰收打下基础,所以说“大地皆黄金”。因而,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求我们把握好春天这种“风雨正春深,耕锄不费力”的耕作时刻,即恪守农时,依时而动,具有明显的农时观。该经典中因地观的“地”并没有过多强调,只是文中说:“三田乃先天精气神三品大药所生之处,无形无象,亦无方所,以其是精气神所生之处,故谓田。以其精气神三者分言,故谓三田”[1](P368)。此处的农道合修意义非常明显,它是从内丹修炼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它把“田”看成“先天精气神三品大药所生之处”。这句话说明了,并非所有地方均可称为“田”的,只有符合以上条件才能称为“田”。“三田”分三处,即“精所生之处”、“气所生之处”和“神所生之处”,因而其位置也不同,就人体来说有高下之分,精田在下,气田在中间,神田在上。就自然环境中的土地来说,也有高下之分,也有水田、旱田之分。这种论述方法在道教经典中乃属常事。
最后,该经典集还具体论证了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技术。它总括了一年中整个农业生产的循环过程,同时也提及耕作工具“铁牛”,它说:“铁牛耕地苦多般,趁时下种待收完,勿忘勿助常浇灌,除去茅草现良田,自然结成延寿丸”[1](P645)。以诗歌形式加以总结是该经典论农的主要特色,这里提到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耕地、下种、浇灌、除去茅草、收割”,特别有意思的是还提到“铁牛”,大概现在用来指“拖拉机”的“铁牛”也来源于道教这一经典,不过这两个“铁牛”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后一个“铁牛”含义已论,前一个“铁牛”的意思就复杂得多,它既包含“铁”,即用铁做的犁耙等耕地工具,其力量类似牛。文中论及最多的生产活动当属“中耕”,不仅以上论及,而且在“农夫务田除草,渐生渐锄,宿根锄尽不容异日复生”中论述得更加详细,这句话不仅说明中耕的持久性和艰难性,而且说明了中耕的目的与要求,中耕要求“渐生渐锄,宿根锄尽”,其目的在于“不容异日复生”。只有这样的中耕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除此之外的技术体系中,还从修道的角度论及嫁接原理,它说:“桃树老,接以嫩枝,则又接桃;杏树老,接以嫩枝,则又接杏。盖以树虽老,而根本之气未绝也。”[3](P6)中国关于嫁接的早期记载见于《氾胜之书》,里面记载十株抓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瓤的方法。北魏《齐民要术》对果树嫁接中砧木、接穗的选择、嫁接的时期以及如何保证嫁接成活和嫁接的影响等有细致描述。道教经典对嫁接理论的转借目的,一方面用以说明修道过程中可以借助他法来修行,这样使繁杂的修道理论更为易于接受。另一方面也间接介绍了这一农业生产技术,以便于农道合修。张三丰《无根树》其二中也记载道:“无根树,花正危,树老将新接嫩枝。梅寄榔,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3](P13)。
综上所述,道教发展到明清时期,虽然组织发展式微,但其内丹修炼理论依然兴盛,并呈现出明显伦理化特征,所以此时期的道教经典依然发挥农道合修的传统,更加注重以通俗易懂的农业知识来说明修道把持的理论和方法,正是这种以农喻道的论述方法,才使很多农业知识和农学思想相应地得以保存和传播,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农业生产具有不可代替的指导作用。
[1]胡道静,李一氓.藏外道书(第8册)[Z].成都:巴蜀书社,1992.
[2]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B95
A
1007-9106(2017)02-0138-03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项目号:10XZJ0007)的系列成果之一。
谭清华(1969—),哲学硕士,中共柳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道教科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