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地区由“富庶无如陇右”到“苦甲天下”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2017-04-11 09:55张宁连振波崔敏
社科纵横 2017年2期
关键词:陇中生态

张宁连振波崔敏

(1.定西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陇中文化研究所;3.中共定西市委党校 甘肃定西 743000)

·甘肃发展论坛·

陇中地区由“富庶无如陇右”到“苦甲天下”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张宁1连振波2崔敏3

(1.定西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陇中文化研究所;3.中共定西市委党校 甘肃定西 743000)

编者按:2016年5月5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定西调研时对定西市提出专项课题:陇中地区从“富庶者无如陇右”到“苦瘠甲于天下”,前后变化这么大,究竟是什么原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该课题由定西市委宣传部总负责,定西市社科联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课题组来具体承担实施。研究报告从陇中地区自然与社会历史变迁的基本因素与演变脉络的把握出发,客观地分析了陇中地区曾经富庶后来瘠贫的变化原因,旨在对于当前陇中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借鉴历史经验教训获得一些启发。本刊特刊发此文,以期社会与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陇中地区自秦汉以后逐步走向繁荣,其促成因素为:关陇地缘优势的存在,适合本区域生产方式的创立,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得以普遍推广使用,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的带动,耕读传家文化的繁荣发展等。陇中地区自明清以来“苦瘠”的成因为:国家都城东迁南移使陇中丧失地缘优势,生产关系逐步落后于东部地区,海上丝路取代陆路丝路,过度垦荒致使陇中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陇中地区的历史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体制机制变革是陇中复兴的根本所在,“一带一路”建设是陇中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通道建设是陇中复兴的先决条件,“生态立市”实践为陇中复兴奠定自然基础。

陇中地区 繁荣 苦瘠 启示

陇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秦汉有“畜牧为天下饶”(《史记·货殖列传》)之记载,唐代有“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资治通鉴》216卷)之称。然而明清以来,竟以“凋耗殊常,陇中尤甚。弥望黄蒿孤城,人间阒寂……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左宗棠,1876年)而闻名。历史上的陇中地区前后变化这么大,究竟是什么原因?2016年5月5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定西调研时就此发问,并对定西市提出这一专项课题:陇中从“富庶者无如陇右”到“苦瘠甲于天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根据我们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如何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各方面创造新的成绩?

王三运书记的这一发问,对于陇中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来说,是很值得深思与研究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要深入挖掘社会变迁的历史原因,全方位梳理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从而使我们能够从历史的启发中获得对自身发展的深刻认识;要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敢于理论创新、勇于实践突破,从而为未来陇中的发展,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陇中地区曾经“富庶”的历史见证

(一)关于“陇西”“陇右”与“陇中”地域概念的厘清

“陇西”最早源自陇西郡的设立。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始设陇西郡。《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灭义渠国,于其地置陇西郡、北地郡二郡。”陇西郡,因在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为渭河平原和陇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郡治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仍置陇西郡,治所未变。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一部分置天水郡。东汉为汉阳郡。北魏时(公元530年),设渭州,州治襄武(今陇西),北宋哲宗时(公元1090年)设陇西县。

“陇右”是唐宋时期的习惯称谓。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结合部。“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六盘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过乌鞘岭的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今甘肃全境),再加西域都护府(今新疆大部)。唐太宗贞观元年(687年),分全国为10道,以东起陇山,西达沙洲(甘肃酒泉)的地域始设陇右道,下辖十八个州。其地域包括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和青海湖以东地区。

“陇中”是一个区域概念,地处陇山以西,秦岭以北,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中央,域内主要有渭河、洮河。行政区划上,涵盖定西市6县1区和周边的榆中、会宁、靖远、静宁、甘谷、武山和秦安等县域。“陇中”因“陇西”、“陇右”而来,相对于陇东、陇南,陇中是“陇山以西”的中心区域。“陇中”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左宗棠1876年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有所谓“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称。定西市是“陇中”的核心区域。

(二)秦汉以前的陇中地区

早在八千年前,大地湾文化开始在陇中大地繁衍。远古时期,陇中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域,以此为支点向西北延伸至河湟谷地,向西南沿桓水汉江传入川贵,向东与中原文化交汇发展。在以彩陶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鼎盛时期,陇中地区是无可争议的华夏文明核心地带,这个时段大约持续了近五千年的历史。

陇中在西周以前是古羌戎的居地。秦霸诸戎之后,一条秦长城从甘肃岷县起进入临洮,再经东峪沟长城坡进入渭源,又经樊家湾、秦王寺从野狐湾进入陇西,途经通渭、会宁、静宁,直抵固原、海原,把西北大地横向分为塞内和塞外,但域内诸县,如陇西、通渭、甘谷、临洮、秦安、会宁、静宁等,仍为古羌戎之地。秦始皇嬴政置郡县,最早设立陇西郡,强化了对西戎和陇右的控制。

到了汉朝时,自汉武帝大军打通西域诸国,中国始与西域相通。随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畅通,作为长安门户的陇中地区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元狩四年,设天水郡,郡治平襄(今通渭)。“丝绸之路”的畅通,使欧州和中亚、西亚商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药物、奇禽异兽、香料、竹布等商品来中国在沿途出售;他们在中国内地所购买的商品主要是缎匹、绣彩、金锦、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这些商品途径陇中,远销海外。

(三)秦汉以后陇中地区逐步走向繁荣的原因分析

1.陇中地区在关陇地缘上处于重要位置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中国古代的关中地区与陇中地区是不可分割的。古代国家选择建都地点,除了要考虑目标地的地理位置、环境、经济、文化、交通等条件外,也与最高统治者的发祥地密切相关,因此大都把都城确定在所谓的龙兴之地。西北的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十多个王朝建都,各朝的最高统治者大都起自西北,夺得天下;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周、秦、汉、唐都是如此,如周、秦王室起自西北,经过几十代人的惨淡经营,终于利用关陇蜀地区优异的农牧业经济资源和尚武勇健的民风,统一了东方,并选择在关中建都,领袖全国,创造了辉煌的政治业绩与文化。西汉最高统治者的发祥地不在西北,然而西北却是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他和他的谋臣们利用关陇蜀地区的“险塞”和“沃野”“以成帝业”的。因此,西汉建立后,就以同样的理由选择在关中建都。唐王室自认为出于陇西李氏,将“弘农府君”李重耳奉为始祖,李唐将陇西作为其地望。秦汉以来的关中地区,较全国其它地区而言本身是发达的。与关中毗连的陇中地区,因在地域上是汉唐帝国的西北屏障与门户,故历代统治者要保证国家安全,就首先要稳定和繁荣陇中。

2.创立了适合本区域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

历史上的陇中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农牧交错的地带,因此,陇中人民因地制宜,形成了亦农亦牧、农牧结合、相互依存的农业生产方式。秦汉有“畜牧为天下饶”(《史记·货殖列传》)之记载,《隋书·地理志》中说:“安定、北地、上郡、陇西、天水、金城,于古为六郡之地”,其人“勤于稼穑,多畜牧”。唐代则有“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资治通鉴》216卷)之称。秦的兼并六国、汉的统一富强,都与甘肃地区农牧业经济及其商业、手工业相对发达分不开,与农牧兼营的良好经济模式分不开。史载,西汉时期“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汉书》卷28下)。即使在魏晋十六国中原社会大动乱的年代,西北开发仍然出现过喜人的局面。唐代西北地区的总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西北的农牧业及商业发展很迅速,从而创造了“天下称富庶”的汉唐盛世辉煌。值得说明的是,我国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自汉朝始,完全走上了单一种植粮食的生产道路,这在当时小生产条件下自然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看到由此导致的畜牧生产的不被重视与落后,使得西北地区农牧结合生产方式的优势得以显现。

甘肃自秦汉起,除了普遍实行农牧结合的地主经营、小农经营之外,还最早创办了屯田等国有制的农业经营形式和牧业经营模式。在我国边疆开发历史中,陇中地区和甘肃其它地区一样,先后经历过秦汉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三个主要时段的大规模屯田开发。屯田制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的一种戍边制度;屯田有军屯和民屯,甘肃的屯田以军屯为主。屯垦戍边早在秦代时便是秦王朝治边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后历代封建政府相沿袭。以屯田为重要手段的开发和建设,对于边疆地区来说,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国家边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东汉尚书仆射虞诩于顺帝永建四年(129年)给汉顺帝的上疏中称:渭河、洮河两岸“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军粮饶足”。很明显,秦汉时期的屯田开发促进了陇中地区经济发展。

除军队屯田之外,官苑屯牧也是甘肃以及陇中地区经济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的官苑屯牧始终是国家成功组织国营牧业的典型,如汉代赵充国屯军榆中,汉代的六牧师苑36所(主要基地在陇中地区)等。隋朝同样重视牧放马匹,并设置专官管理监牧事。隋时置有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总监和陇右牧总监,其下更有苑川(在当今甘肃榆中)十二马牧,每牧置有大都督。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渭河谷地渭水融融,河清鱼跃,两岸阡陌纵横,水草丰茂,山谷深处绿树成荫,獐鹿成阵,熊豹成群,陇西是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牧区(《隋书·百官志》)。唐代甘肃畜牧业发展中,政府兴办的官牧更为发达。唐太宗贞观以后,设置8坊、48监,由关中西部逐步向西发展,“由京渡陇,跨陇西、金城、平凉、天水数郡……员广数千里,其间善水草腴田皆隶之,故其马繁盛”(明·杨一清《为修举马政事(二)》)。唐朝的历代皇帝都重视官牧;从唐初贞观到中唐天宝年间,唐代牧监的地域在逐步扩大,而且都偏重在西北地区。欧阳修在《论监牧》一文中,曾对这种地域分布描述说:“唐世牧地,皆马牲所宜。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邠、宁、泾,东接银、夏,又东至於楼烦,皆唐养马之地也”。欧阳修的这一概括,基本上勾画出了唐代监牧的地域分布。这一带水草丰盛,田土肥腴,气候高爽,特别适宜于畜群孳生繁衍,故秦汉以来就是丰茂的畜牧场地,到了唐代,也很自然地成为了官府畜牧业勃兴的优良载体。可见,唐代甘肃作为其官牧的主要区域,无论数量或质量均居全国之冠。官牧经营成就突出;源源不断提供的优质战马,满足了唐王朝的战略需要。在官牧兴盛的影响下,唐代的各级官吏养马成风,民间畜牧业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唐初在陇中地区设置陇西牧监,陇中地区为当时全国的四大牧业基地之一,有马45万匹、牛8万头、羊28.6万只。唐睿宗年间(710—712年),太平公主在陇西就有马匹逾万,庶民也家有十马。

除养马之外,西北地区的养羊业也较其他地方兴盛。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羊骨和陶羊说明,我国北方养羊的历史有可能早到六七千年以前。商周时期,羊已成为主要的肉食用畜之一,也经常用于祭祀和殉葬。《卜辞》记载祭祀时用羊多达数百,甚至上千。《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每群羊数量达到三百,可见商周养羊业甚为发达。春秋战国时期,养羊业更为发达。“四海之内,粒食人民,莫不犓牛羊。”(《墨子·天志篇》)“今之人生也……又畜牛羊。”(《荀子·荣辱篇》)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水草丰美,土宜产牧”,出现“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后汉书·西羌传》)的兴旺景象。从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壁画墓中的一些畜牧图,可见当时放牧羊群的具体情形。唐代的官办养羊业亦取得相当成就,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河西羊、河东羊、濮固羊、沙苑羊、康居大尾羊、蛮羊等。唐贞观年间,陇右监的马牛羊数量达100万头,其中羊67万头;羊的地位仅次于马。

3.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得以普遍推广使用

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甘肃是在全国率先冶炼金属和制造铜铁农具的区域,冶铸业发达。在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中,就有铜刀、镰、斧和其它铜制品出现,说明当时金属采冶加工业已有一定水平的发展。汉代,陇中是全国铁器生产基地之一,青铜冶铸的技术和生产规模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汉在陇西郡设置的铁官主要生产弩机、刀、剑等兵器和犁骅、耙、锄、铲等农具。陇西博物馆收藏的海兽葡萄图纹铜墙铁壁镜表明当时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铜镜艺术的巅峰。临洮县出土的汉代铁犁铧,证明汉代的陇中地区不同形制的铁犁铧等其他铁制农具,以及二牛抬杠的牛耕技术已在普遍使用。宋时,陇中冶铸技术相当先进,朝廷在岷州设滔山监,在通远军置威远监,不仅铸造青铜兵器和生产工具,而且专门铸造铜铁钱。陇西保存的宋代铜钟及各县区出土的铜戈、弩机、铜釜、铜钟及铜、陶制铸钱模范、铁钱币等都是有力的证据。

在生产技术进步方面,甘肃还有这样四个独特的方面:一是甘肃自秦汉以来就有大量的内地移民迁入;来自内地军屯的士兵和民屯的农户,自然将内地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带到甘肃得以推广。二是自秦汉以来的丝路商贸中,西亚、中亚、以及欧洲的一些先进技术、作物籽种也被带到了甘肃。三是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古代社会,牲畜对农业的作用非常重要,而甘肃发达的畜牧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裕的畜力,这方面甘肃显著胜于内地。四是养羊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载:“一种矞艻羊,唐末始自西域传来,外毛不甚蓑长,内毳细软,取织绒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别于绵羊。此种先自西域传入临洮,今兰州独盛,故褐之细者皆出兰州,一曰兰绒,番语谓之孤古绒,从其初号也。”可见,西域优良山羊传入临洮,不仅促进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了当地及周边后来的羊毛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以后的兰州、临洮等地成为西北的毛褐生产基地,享誉全国。

4.丝绸之路穿境而过带动了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经济的突出特点,但是,地处丝路之路上的陇中地区,其商贸在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商业在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却大为不同。汉唐以来,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在西北,丝绸之路两侧很远的地方,都有道路与丝路相连,此外,还有数条南北走向的道路,横穿过河西走廊和今甘肃中部地区,将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连结起来;在这幅网状交通图上,既有各民族地区的贸易、也有中原内地与西北乃至西亚、南亚、中亚、欧洲的贸易,还有为这一贸易服务的驿站、饭馆、旅店、货栈等,因此整个西北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区。陇中地区作为这条网状经贸带的中枢地区,自然与西北地区和中原内地,以及西方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是联通的。汉唐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各国、中原地区及西北周边民族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走廊交融于一起。从贸易的对象看,有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也有中原王朝控制地区与周边民族割据政权控制地区之间的国内民族贸易。从贸易方式看,前者主要采取商队长途转运,而后者则多采取进贡———赏赐和边关互市等形式。从贸易交换的产品看,前者多为奢侈品、特产品贸易,而后者则多为中原地区的农桑手工业产品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产品的交换,如绢马互市、茶马互市等。这种贸易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相互联系、相依共存的关系。可以看出,在东部只有地方和国内市场的时候,西北已经与国外市场联通了,因而市场与贸易的格局就比东部地区高出了一个层次。

丝路贸易的繁荣,给甘肃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它一方面使丝路沿线的节点城镇因此而发达,同时政府和居民收入丰厚,当地农牧业生产生机勃勃。从两汉起,丝路商贸的发展带来了陇中商业的繁荣。因国防加强、物资丰厚,大批中亚商队驻足中原,兴贩货物。安定巉口出土的新莽权衡和“小泉直一”铜钱,作为商业贸易的标准计量器和交换媒介,反映了当时商业发达的盛况。隋唐年代(589年—896年)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京师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代渭州(今陇西)为陇中与周边商品交换的市场,西域各国商贾在此进行丝绸、陶瓷、文具、铜镜、纸张交易等。这些丝路重镇的商品贸易给陇中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与商机。

5.浓郁的耕读传家文化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首先,耕读传家是中国农业社会中最深入人心的民间教育传统。在西北地区,许多古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耕读第”的字样。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中,“耕”居于首位,“读”居于第二位,“读”以“耕”为前提和基础,“读”得好则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而进入仕途。耕读传家一般在生活殷实的家庭和家族中传承,私塾是普遍的教育方式。陇中作为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浓郁的耕读传家文化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历朝历代中,陇中地区的官绅普遍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支持教育为荣,因而成为耕读传家盛行的主要社会力量。其次是乡绅对地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乡绅阶层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具文化的一个阶层,他们在文化上的领袖作用包括弘扬儒学社会中所有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物质表现,诸如维护寺院、学校、贡院等。长期以来,陇中乡绅重视地方教育蔚然成风。民国初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頡刚考察临洮时感叹道:“临洮耋老对教育极重视,捐资兴学者多,略有资产之教员又肯义务授课,遂使全县男子无不受国民教育”。因此,乡绅对地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是陇中地区崇尚教育,尊崇耕读传家传统的直接动力。除此之外,大批以耕读起家的士绅经历数十年的宦海沉浮之后,回乡以耕读生活安度晚年的过程中,举办私塾,训教家族子弟,因而成为耕读传家传统薪火相传的传承人和后来者学习的榜样。

文化、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军事而言,是软实力,但这一软实力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几千年农耕文明为底蕴的陇中地区,其传统的文化教育是相对发达的,氛围是比较浓厚的,无疑,这对陇中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陇中地区自明清以来“苦瘠”的成因分析

(一)陇中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陇中地区的生态变迁,无疑有着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的作用因素。从自然方面看,陇中地区自明清以来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黄土高原长期以来自然环境演变的一个结果。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中心区域很早以前是一片海洋。在距今6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喜马拉雅山脉隆起。250万年前,黄土高原为红土盆地。28万年前,随着此区域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的砾岩和粘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后来的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距今1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后,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于是黄土高原地区原来温暖湿润的气候至距今3000年前结束,气候进一步变得干燥、冷凉;干旱化趋势形成。有研究资料表明黄土高原及甘、宁半干旱、干旱地区,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在不断加大:公元9世纪隋唐及以前,干旱年份出现的几率不超过17%;10世纪至14世纪增大到27%;15世纪至17世纪上升至43%;18世纪再上升为46%;19世纪30年代以来已超过51%。干旱最大的影响结果是直接导致了当地的植被退化,土壤裸露。与气候干旱化趋势相伴随的是现代季风的作用与影响。现代季风也因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而形成。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秦岭的阻隔,一方面冬季风把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带到秦岭以北地区形成沉积,不断堆厚黄土层;另一方面,夏季风由于喜马拉雅山脉与秦岭的阻隔,海洋水汽越过秦岭在黄土高原形成的降雨少而集中,且高度集中于6—8月间,而越向北集中程度越高,降水日数约占年降水日数的50%~60%,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65%,甚至更多,强降水也发生在这一季节。于是,夏秋之际的暴雨对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冲刷因此而形成。可见,降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之一。有关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在距今一万年至5000年前,是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的转折期。之前的黄土高原因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故不存在强烈的土壤侵蚀问题。之后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特征于3000年前就已存在。有关学者对黄河下游冲积扇发育的研究表明,这一侵蚀截至1949年,不断呈加剧态势。当然,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也是重要因素;更有学者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不断加剧,直接源于人类活动的扩张;明清以来人为因素造成的侵蚀比重远大于自然侵蚀。

(二)陇中地区自明清以来“苦瘠”的社会原因分析

经过秦汉上升时期的发展后,唐朝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盛唐之后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封建社会从此进入中后期;同时它也是整个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一个拐点。“安史之乱”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西北地区的区域优势丧失,西北与中原地区的发展出现差距并不断拉大,直到清朝末期,甚至出现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现象。

1.都城东迁南移,西北丧失地缘优势

继唐而起的五代两宋各以开封、洛阳、杭州等东部、南部城市为都城,元明清则最终定鼎于北京。隋唐之后,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中央王朝在西北地区建都。究其原因,既与开国皇帝的活动中心区不在西北有关,更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东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赶上并超越了西北地区。中国古代的都城和政治中心从关中转移到了三河(河南、河北、河东)等地区,致使西北地区地缘上的政治优势由此不再存在。

2.生产关系落后于东部地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唐以后,反映劳动者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的文书契约租佃制在中原内地普遍实行,并成为地主所有制经营的主要形式。而在广大西北地区,仍实行以屯田制为代表的劳役制剥削方式。明清时期,在国家土地统计和官文书中,甚至将西北所有的耕地都叫作屯田,屯田成了西北耕地的代名词。在中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的屯田制,毕竟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很强的落后经营方式;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它与文书契约租佃制相比较,已经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制度上这一差距的出现,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逐步落后于内地。

甚至,“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陇右地区,还一度将“农奴制”生产方式带到了这里。唐中期以后,社会动乱致使劳动力大量流散,加之吐蕃占领期间,对于农业不予重视,甘肃遂出现了农业衰退的情况。由于西北粮食生产和税收减少,西北军粮一直成为困扰唐中期以后历代封建政府的一个问题,以至不得不利用“中盐”、“中茶”制度,即在盐茶专卖政策下,由政府招商,运粮到西北边境以供军需。西北的大都会长安曾经是数朝的京师,集中了各地区技艺最高的手工业工匠,在其影响下的河陇一带的手工业生产水平也相对较高。但五代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迁,长安由京师变为地方性城市,手工业水平自然衰落;受其影响,西北与东南的科技水平出现了明显差距。

3.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西北地区进一步被边缘化

“海上贸易”始于汉代,其重要港口是番禺(今广州)。“海上贸易”开始虽早,但在唐以前发展缓慢。“海上贸易”的逐渐兴起,缘于造船工业(沿海)的渐趋发达。中国的造船业在唐宋之际得到飞跃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战船车船的发明、运输船只“万石船”的出现、“出使”的“客舟”和御用的“神舟”等海船建造等方面。为了适应不同地理环境和用途,宋人还采用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创制了新型的江海两用船。宋代的“防沙平底船”能远达非洲海岸,性能最好的福船常行于南洋和远海,这些海船都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工具。同时,指南针也被应用于航海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了“司南”,最迟在魏晋时期人们就已经将其应用到交通定向上。宋时海上航行开始运用指南针。南宋时期,海船上已经有了针盘,将磁针与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指南工具,又称“地罗”或“子午盘”。唐宋之际,南亚、东南亚、阿拉伯等滨海国家和地区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中外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的提高,一起为海上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到了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率大批人员、船只、货物到东南亚各国经商,把“海上贸易”推向空前繁荣的阶段。当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起来并显示出比较优势后,陆路的丝路贸易就逐步被取代了。可以说是陆上丝路商贸的衰落直接导致了西北地区的封闭;由此,西北地区逐渐由一个开放型经济区变成了封闭型经济区,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便在这一趋势下逐渐累积形成。

4.过度垦荒致使陇中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中国历史上边疆地区大规模的移民和屯田开发,经过秦汉和唐宋之后到了明清时期,很明显,过度的屯田开发致使陇中地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自然环境发生整体性逆转。具体表现为明清两个时期的军民垦荒已从川区、河谷地带扩向边远山区。陇中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明、清两个时期的过度垦荒使陇中地区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农牧相间、相辅相成的农业生产格局最终被打破,于是,植被退化中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有资料显示,明清两代,甘肃各地都进入了人口大规模增长与土地大规模开发时期。而在当时,甘肃的农业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西北边防能否巩固,所以明中央和地方政府极力图谋整顿屯垦,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如洪武六年,明中央政府命令:“临洮、岷州、宁夏、洮州、西宁、甘州、庄浪、河州、甘肃、山丹、永昌、凉州等卫屯田,岁谷种外,余粮以十分之二上仓,给守城军士”。由于明代甘肃没有省的建置,而是属于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都指挥使司,据明代陕西都司统计屯田“计有十六万八千四百余顷(约折合112.3万公顷)”。这样多的土地得到开发,其结果是“不仅平原各处没有弃地,就是丘陵沟壑凡可以种植的地方都陆续加以利用,甚至山区的坡地也都在开垦之列,这就不能不使森林地区受到影响”。清王朝建立之后,除了继续实行军屯外,为了尽快地将失业民众与土地结合起来,实行了招民垦荒,从外地有计划、有组织地移民,会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屯兵丁进行垦荒种田。甘肃自明清以来的大规模垦荒运动,使甘肃屯田到雍乾之际,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由此,甘肃垦荒开发的速度、规模、效益也就在达到封建社会后期的高峰后,因人与自然的矛盾严重激化而最终走向衰败。

与屯田制的实施相伴随的是人口大迁移。尤其是明清两代,甘肃在人口迁移中,人口数量大规模增长。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我国人口已突破1亿大关。道光十五年(1835年)人口猛增到4亿。127年中,人口增长了3倍。甘肃也不例外,据《甘肃人口·历史人口状况》一书记载:清康熙24年(公元1685年),甘肃有人口273292人,到清乾隆四十一年时(1776年)猛增至12086497人。前后198年间,人口净增加了8倍,比同期全国增长速度高出许多。人口的激增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口数量与耕地的比例严重失调。以镇番县为例,“(今)民日众而土不广,以三倍之地养五倍之人,人与地两相比例超过之数已有二倍,此二倍之人垦田无田,垦地无地。……有可耕之人而无可耕之地,其病源已昭然可见”。陇中地区的过度开发,使得适宜牧业的草地、坡地都被开垦为农田,森林遭到砍伐,植被破坏严重。人口的暴增,更迫使当地居民又进一步开垦草场、林地、坡地,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经营,以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一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致使陇中百姓备受“苦瘠”的煎熬,而“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萝,煮了一锅”,则更是陇中百姓生产生活的典型写照。

由此可见陇中地区明清以来生态环境巨变的社会原因为:明清两代军民人口的激增致使陇中地区的生态承载不堪重负;人口激增又导致过度垦荒,粮食种植的比重远远超过畜牧业,农牧比例严重失调;粮食生产的收益低而不稳,军民迫于生计,便进行无度开垦与砍伐,于是生态环境愈来愈趋向恶化。

三、新时期的陇中辉煌——以定西的扶贫开发为例

(一)定西扶贫开发的实践历程

解放后,定西作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党和国家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怀;定西是一个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地区,每当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国家救济便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保障措施。一批批救灾款物,一方面使贫困群众从中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以及全国人民支持的温暖,另一方面也激励着定西人民战胜困难、改造瘠地、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1.“两西”建设拉开向贫困宣战的帷幕

1983年,中央实施“三西”农业建设。“三西”建设开始后,甘肃省按照“兴河西之利,济陇中之贫”的方针开始“两西”建设,进行区域性重点扶贫开发。从1982年到1994年,定西遵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引导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苦干实干改变贫困面貌;以种养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支柱产业;大规模治理流域、兴修小型水利和“三田”,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和移民。“两西”建设拉开了定西扶贫开发的序幕。从此,定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人民群众以“三苦”精神开始向贫困宣战,通过“三水”之路历史性地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实现了由饥贫向基本温饱的过渡,并探索出了“治山水,强基础,兴科技,调结构”的扶贫开发有效途径。

2.集中扶贫攻坚实现基本目标

1994年,中央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甘肃省实施“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这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定西在这一时期改变“就粮抓粮,以粮为主”的老路子,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提出“梯田+水窖+科技=稳定解决温饱,调整结构+龙头企业+开拓市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遵循“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经济发展规律,将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农户增收有机结合,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通过重点发展地膜粮作、马铃薯种植、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四大工程”和洋芋、中药材、畜草、果菜“四大产业”,实现了由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历史性转变;经过七年努力,于1999年底提前一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完成扶贫攻坚阶段性目标。

3.《纲要》指导综合扶贫攻坚

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开始了综合开发式扶贫;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掀起了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甘肃省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提出坚持开放开发的扶贫方针和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与增加农民收入两个重点。以《纲要》为指导,定西按照“一体两翼”的战略部署和“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与解决低收入人口增收问题相结合,把持续改善生态、生产基本条件与推进重点乡村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模式,统筹兼顾解决突出问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打造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攻坚试验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绩。

4.精准扶贫开启新的征程

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时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于是,精准扶贫成为新时期全党扶贫工作新的重大战略抉择。

在甘肃,扶贫攻坚历来是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新时期的精准扶贫如何开展,成为各级领导工作研究最为重大的议题。面对精准扶贫的实施,省委书记王三运指出,精准的具体要义在于“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考评精准”,并从甘肃的实际出发,提出了“1+17”精准扶贫方案。1+17”的精准扶贫方案,是甘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也是新时期甘肃扶贫开发的新路子、新模式。

定西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的谋划与实施工作。要求“必须把加快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着力打造定西精准扶贫新模式,确保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对接省上“1+17”精准扶贫方案提出了“1+16+5”工作方案。“1+16+5”工作方案明确了定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路线图和“3456”的工作思路,开启了定西新一轮的扶贫攻坚。

(二)定西扶贫开发的成就

扶贫开发是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扶贫开发30多年,定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总体上,全市着力调整优化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跨上新的台阶,扶贫开发实现重大突破,跨越追赶之势正在逐步形成。2015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4.92亿元,比1978年增长105.14倍,比2000年增长7.07倍,比2010年增长1.95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25:46,农业生产连续八年丰收;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5.83万人减少到44万人,农村贫困面下降到了16.7%。

分主要指标看,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投资与消费、居民收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1.生产总值方面,30多年的改革发展,使全市工农业增加值、对外贸易、招商引资都超前增长。定西在稳定解决农民温饱的基础上,开始了由传统经济向现代化转型的历程。2.大口径财政收支方面,2015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42.94亿元,比1978年的0.3亿元增长143倍,比2000年增长14.46倍;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98亿元,增长23.22倍。定西步入以人为本优先发展社会事业的阶段。3.投资与消费方面,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555.35和107.38亿元,分别比1978年的1.2亿元、1.8亿元增长463倍和59.66倍,比2000年增长36.37和7.42倍。定西围绕民生办实事,全力加强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平稳增长。4.居民收入方面,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23元,比1983年的157元增长37.09倍,比2000年增长4.59倍。定西从“两西”建设开始,大搞劳务输出,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把土豆、中药材、蓄草、高原夏菜做成了富民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严酷条件下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5.社会事业方面,全市集中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市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60%的行政村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参保率达到96.3%,90%的乡镇建成了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7%,市县区本级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0%。6.特色产业方面,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全力推动中医药、马铃薯、草牧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新路子。7.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新世纪以来全市深入实施“3341”“6873”“6363”等水、电、路、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改善贫困群众发展条件。2015年底,全市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新增灌溉面积16.1万亩,农网综合改造率达到90%以上,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6%以上,11.45万户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行政村、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100%、80.32%和19.85%。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分别达到12.6%和51.1%。8.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落实了岷县漳县受灾群众过渡期安置政策。到2015年底,实施“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项目293个,完成投资21.7亿元。实施“7.22”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项目1431个,完成投资116.6亿元。15个重灾村和48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及其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施“4.15”临洮地震灾后重建项目18个,完成投资5800万元。通过灾后重建,群众住房条件得到历史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幅跨越,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30多年的扶贫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定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不断创造历史奇迹的过程。1999年,定西提前一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完成了扶贫攻坚阶段目标,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进,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被誉为“历史性的跨越”。2004年,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定西市代表中国政府展示了干旱地区在扶贫开发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安定区联星村的“生态经济型反贫困”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得到了与会官员与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并作为全球70个、中国8个成功案例之一进行了广泛交流。2006年,定西实施扶贫互助社试点形成的陇西模式和渭源模式及互助资金使用和管理经验和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陇西县政府配股、农户入股、合作互助的做法作为典型,多次在全国互助资金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交流。2009年,定西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的经验,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两项制度”衔接的方针被写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同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定西因“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路子”被中央确定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成功的典型地区之一。2015年,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定西市奏响精准脱贫最强音,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51亿元,建成农村公路443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93%,实施了16.3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万户,易地扶贫搬迁8000户4万人,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96%,17.72万人口脱贫,引起了全国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

总之,30多年来的扶贫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现如今的定西,已甩掉了“苦瘠甲于天下“的帽子,并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新形象与全国人民一起正在向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迈进。

四、陇中地区的历史变迁对于新时期发展的启示

(一)体制机制变革是陇中复兴的根本所在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衰退,与其制度以及制度基础上的体制机制变化有根本性的因果关系。历史上陇中地区的衰退,从外部来看,固然与“丝绸之路”衰落,国家政治经济重心迁移有关,但更为本质的原因还在于封建制度自明清以后的腐朽、僵化致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只不过丝路衰落造成的封闭使西北地区加重了这一程度。具体来说,是近代以来落后的封建制度之下封闭、僵化的小农经济关系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新时期的陇中复兴,制度变革具有根本性意义。

1.努力构建适合本地特色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作社不仅是我们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改造的基本手段,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形式。目前,中国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迫切要求实现从小农经营向社会化规模经营的历史性变革,实现我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在国际上,通过农民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已在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取得了大面积成功经验。迄今为止,古今中外还没有哪个制度能够像农民合作社那样,能够普遍引导普通农户走向富裕,广泛实现农业产业化,进而引导整个农村走向农业现代化。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探索;从全国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探索既取得了重大成绩,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实际中,各地的专业合作社一般都是由“能人”来领办,由种养殖大户的经营来支撑运作,普通农户参与进来,以求依靠大户经营来获得收益。由此,我们一方面看到当地的能人和专业种养大户,在合作社领办上功不可没;没有他们,就没有农村专业合作社实践的展开。但我们也从另一方面看到,合作社在大户经营的主导下,在一股独大的格局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所确定的“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原则基本上得不到贯彻执行。合作社的管理事务、经营活动、利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基本上都由“能人”、“大股东”决策。普通农户由于需要依靠“能人”、“大股东”获利,因而地位低下,没有争取民主权利的基础;合作社的法定管理机构只是一个摆设。这是农村合作组织在实践中背离合作社宗旨,违反合作经济制度要求的一种现象,然而这种现象在当前却是普遍的和严重的。这一问题的存在,无疑与政府缺位有关。一是政府的组织实施不到位,二是政府的监管不到位。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农民合作社的普及推广都是通过政府机构有组织推进去实现的。各国政府通常的做法是,地方政府通过自己的相关机构(如基层政府的各类涉农机构),一方面开展合作社的教育培训工作,为农民合作社培训专门人才和农民骨干;另一方面,派出工作人员直接帮助和指导农民建立并管理合作社。如帮助农民组织会议,指导社员达成一致意见,决定业务活动种类,制定计划,进行产业分析等。通过政府的这些直接支持,可以明显提高农民的认同度与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依法完善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在我国,由于缺少基层政府的有组织推动,目前农民合作社既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又处于各行其是状态。目前,我们的基层干部(包括市区县和乡镇干部)农民合作社基本知识普遍缺乏,基层的相关机关单位对农村合作社的组织、监管,普遍缺少要求。农村合作社的建设事关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当前农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并积极加以解决。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的实践探索,陇中与全国其它地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此,陇中农村合作经济制度的实践探索及其创新的成功具有弯道超车的意义。

2.以现代思维和世界眼光,确立以草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

几千年来我国传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养殖只是一个副业。国外学者认为我国传统农业“重农轻牧”,与西方国家农牧兼营的模式相比是“跛足农业”。我国传统农业为什么会“重农轻牧”?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是自春秋以来在中原地区农业实践中形成的。我国中原地区的粮食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加之人多地少,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收成,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精耕细作式的劳动集约型生产方法;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种植业的劳动集约型生产,其效率与效益远高于散养的畜牧生产。因此,在精耕细作的劳动集约型生产方式之下,农民对散养式畜牧生产自然是排斥的。种植业的劳动集约式生产效率高、效益好,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一大优势和一大特点。然而如果不讲自然条件,将粮食种植这一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到处推广实施,则必然会导致脱离实际的错误发生。各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都是有其具体原因的,都是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选择。在种植条件并不优越的地区强行发展种植业生产,是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明、清两个朝代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山区实施的过度开发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因此,总结这一教训,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大力度来调整我们现有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纠正历史上曾经过度开垦的错误。今后,陇中地区的农业应以发展草牧生产为主导,草牧业应当成为陇中农业发展的主体——这应成为陇中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思想和基本发展战略。

首先,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我们陇中地区在山区需要进一步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使自明清以来在山区进行过度开垦造成的植被破坏得以修复,再塑一个山清水秀的陇中地区。

其次,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内在规律要求我们在农业生产中必然优先选择发展农区草牧业。唐宋时期陇中地区草牧业的发达,使得我们看到自身在发展牧业养殖方面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优势;今天,我们应当努力使这一优势重新焕发出来。紫花苜蓿是牧草生产的最主要品种,占各类牧草产品生产量的90%以上,因此,紫花苜蓿在美国被列为战略物资。然而,陇中地区种植紫花苜蓿的自然条件犹如中原地区种植小麦一样优越。目前,定西市拥有可利用草原903万亩,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300万亩,种植燕麦、甜高粱等一年生牧草20万亩,种植青饲玉米50万亩,年饲草总产量达700万吨。可以想象,陇中地区发展草牧业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最后,国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在农业生产中应当优先发展畜牧业。二战以来,在发达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结构中动物蛋白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高于种植业,畜牧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愈来愈大,畜牧业产值一般都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有的达90%;粮食生产以饲料粮为主,饲料粮与人的口粮的生产比例为70:30。

应当看到,彻底破除几千年来单一粮食种植的思维观念,确立以草牧养殖为主的农业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这应是陇中在发展中走向复兴的一个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以定西为代表的陇中地区,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十二五”以来,定西市坚持把草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产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畜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草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定西市草牧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定西市立足草产业的优势,抢抓国家实行粮改饲、发展草牧业的重大机遇,坚持“立草为业、以草促畜”的总体思路,将努力把草牧业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的首位产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一良好的开端使得我们看到,如若一代代持之以恒去努力,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局面是会得以根本性扭转的。

当然,草牧业的发展,必然是现代草牧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草牧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工业武装的草牧业,是运用现代管理制度来实施生产的草牧业,它要求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农民组织化;相对于传统草牧业,这是一个深刻的经济变革、社会变革过程;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发展现代草牧产业上来,将草牧产业置于战略的高度来重点布局。要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走合作化的种植、养殖道路,办好草牧合作社;要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的循环型生产模式,不断扩大优质饲草标准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与养殖总量。抓好种植、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这一基础环节,以种养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生态化来实现草牧业的转型升级。广泛开展种养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带头人等种植、养殖人才培训,吸引中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型草牧经营主体建设,培养一支草牧领域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要积极宣传、推介,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直接投资,加快培育草牧业龙头企业。要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管理技术,高端化地推进草牧产业的发展。

3.确立大工业思维意识,布局大工业发展战略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格局决定国民经济格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工业发展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定西市全面实施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通过大投入及发展,构筑了以中医药、马铃薯精深加工、铝冶炼及加工、矿产建材、电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为重点的门类齐全,初具规模,区域特色显著的地方工业体系。201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6.2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7.8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1.9%。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五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84.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8.1%。由此可见,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平台不断放大、产业支撑有力、企业快速成长、贡献不断加大的良好态势。

尽管纵向来看定西的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格局与要求来看,定西作为落后的农业地区,工业发展仍然明显落后于我国东部地区,工业仍然是制约定西经济发展的第一大短板。在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民经济总量与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工业;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工业;甚至社会就业、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都无不依赖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工业主导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当然,新时期的工业化必然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第一,在信息化带动下、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为支撑,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二,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从而大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时代发展到今天,陇中工业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一是,广大干部群众要高度认识工业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要从思想灵魂的深处以新型工业化的思维革除小农经济的观念意识,要将工业的思维理念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自觉。各级党政领导要认识到工业化不仅仅是工业部门的事情,不是多建几个工厂提升工业产值比例的问题,而是以工业为主导,对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这也就是说,工业化的过程本质上是国民经济因工业变革而发生的在其主导下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优化升级与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向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面转变的过程。总之,能否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确立大工业的思维意识,从全社会的角度谋划大工业的发展布局,从整个工作全局的角度主抓重抓工业发展,仍有一个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

二是,既要注重把握时代的脉搏,又要坚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谋划和构建好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工业体系。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代表陇中地区的定西市从自身农业地区的实际出发,坚持走围绕农业办工业的路子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由于定西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定西的饲草、马铃薯、中药材等具有独特的区域竞争优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全市上下干部群众持之以恒的努力,定西的饲草、马铃薯、中药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可谓成绩显著,成效巨大。

然而,更艰巨的任务是将定西的工业发展如何引向深入。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与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而科技创新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作用,使我们看到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来引领工业发展已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为此,我们要围绕我们的优势产业来推广运用高科技,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等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建立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积极拓展定西企业的创新体系建设。要支持和引导企业利用自身的区域竞争优势,不断实现技术积累、资本积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着力培育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形成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的集群集聚,要以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为重点,着力支持饲草、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企业的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参股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的配套服务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积极寻求与东部地区龙头企业的合作,实现我们的特色资源与对方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效结合,不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要下功夫实施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对接,多种形式推动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合作。一方面要引导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入股龙头企业,与企业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更要鼓励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组织、管理各方面帮助、扶持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以生产的专业化提升原料产品的品质,以生产的规模化提升原料产品的生产总量,努力把各类专业合作社打造成自己的生产基地,从而形成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相互抱团、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应当看到龙头企业有着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懂市场、会管理的资源优势,因而最有能力承担这一职责,同时,因为专业合作社是自己的原料提供者,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休戚与共,因此也最应该承担这一职责。一个奋发向上、有志于做大做强的龙头企业,要有这个胸怀与担当。政府对于能够积极有效地组织和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龙头企业,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

4.高度重视培育人才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最大的影响与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传统的经济发展思维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资金与市场,然而人在组织中的能动性、创造性与活力,决定了人是组织得以生存发展第一的和决定性的资源。为此,一地经济发展中,要制定自己的人才发展战略,要不断建立与完善人才培育、人才运用的制度,要确立稳定有效的制度激励机制,要为各行各业各岗位上的工作者创造能够充分发挥才干、施展才能的优越环境和充裕条件。

近年来,定西市大胆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敬业实干、开拓创新、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的领军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前,陇中正处于扶贫攻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和广泛智力支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确立人才工作优先发展的理念。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必须把人才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必须把人才优先发展切实体现到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重要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具体工作部署中,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

其次,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要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要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集聚机制,重点培养、集聚一批经济发展急需的创造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人才,加紧培养草牧业、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加紧培养具有敏锐市场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专门人才资源的密度。

最后,多层次激励人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配置、激励中的主体作用。要建立完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形成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才养老、医疗、保险等相配套的人才保障制度,不断强化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为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和发挥才能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

(二)“一带一路”建设是陇中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扼丝绸之路“咽喉”要道的甘肃,无疑成为实施这一重大战略的重要节点,也为陇中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陇中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枢地区,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将面临着以下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陇中地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支撑丝路走廊经济联动发展的战略枢纽和核心腹地。“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地促进陇中地区交通枢纽建设,深化陇中地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务实合作,促进陇中地区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进一步加大陇中地区向外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展新的领域和空间。

二是广泛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陇中地区和其它西部地区一样正面临着“国家宏观战略调整”和“第四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的大趋势,为陇中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并有机会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谋求未来发展、创造了机遇。

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陇中地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正成为发展的战略突破口。积极参与丝路走廊经济带的建设,使其成为内陆面向欧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陇中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交流与合作构建良好的通道和平台,并有利于陇中地区聚集发展新兴产业所需要素,推动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实践更高水平的集约发展,加快陇中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通道建设是陇中复兴的先决条件

国民经济的运行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通运输来支撑,发达的经济体要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与之相匹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大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快速交换是保障和维护社会生产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现代经济社会在多大规模上运用多少资源来实现人与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换,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无不表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交通运输变革的阶段;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需求的一种直接反映,更是交通运输以主角身份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既具有支撑意义,也具有引导作用。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地区和城市,无一例外都是现代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

1.甘肃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将使甘肃对外联通的条件得以改善

“6873”交通突破行动是甘肃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加快推进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实施的重要举措。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进甘肃省扶贫攻坚进程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交通互联互通建设,甘肃省政府于2015年4月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建设目标为: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建成公路、铁路7万公里以上,实现全省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三大突破。其中,在公路建设方面,到2020年,建成公路总里程6695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7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300公里)、普通国省道11287公里(普通国道4430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比重达到80%以上;普通省道6857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到14000公里、比重达到80%以上)、农村公路51596公里(建制村通畅工程30457公里、路网改造工程21139公里)。在铁路建设方面,到2020年,建成铁路34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2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000公里以上,市州铁路覆盖率达到100%,县区铁路覆盖率达到69%;高速铁路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市州高速铁路网覆盖率达到71.4%。在民航机场建设方面,到2020年,新建成机场4个,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2个。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努力打造连接国际、通达全国、覆盖全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空中通道。

王三运书记在动员大会上强调,从本质上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核心是要发展通道经济,“经济”是目的,“通道”是基础和手段,如果“通道”不通,就不可能“经济”。当前,要下功夫构筑骨干运输大动脉、下功夫疏浚城乡运输“毛细管”、下功夫打造国际运输大通道,要努力从这三个方面来推进“通道”建设;只有交通便捷,甘肃经济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6873”工程的实施,为甘肃省破除交通发展不足的矛盾提供了重大机遇;这一行动的实施无疑将有效地改善甘肃交通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

2.定西市“6873”交通突破行动的实施将使陇中区域交通落后面貌得以改观

近年来,陇中地区大力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交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财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交通仍然是制约陇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6873”交通突破行动的实施,也为陇中地区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带来了机遇。与甘肃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相配套,代表陇中地区的定西市从2015年起用6年的时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27亿元。其中公路建设260亿元,铁路建设257亿元,民航建设10亿元,建成公路6045公里,铁路302公里,民航机场2个,实现全市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从根本上解决全市交通发展不足的问题。

公路:到2020年,建成公路总里程60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1公里)、普通国道298公里、普通省道668公里、农村公路4864公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164公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701公里)。全市骨干公路网全部建成,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水泥)路。铁路:到2020年,建成铁路302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6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134公里以上,县区铁路覆盖率达到86%;高速铁路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定西段。同步建设铁路快运及快件分拨中心。贯穿丝绸之路经济带定西段的高速铁路基本建成,依托兰州作为国际化、现代化铁路综合交通中心,构建与兰州、白银、武威、天水等城市同城化格局,形成发达完善的铁路运输通道、公路运输通道、文化旅游通道。航空:到2020年,建成临洮军民合用机场,结束全市没有民用机场的历史,积极争取建设定西支线机场。同步建设航空快件分拨中心。争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天水、敦煌、西安等重要节点城市航线开通,与省会兰州和重要旅游、商贸城市航线直通。

努力使定西市到2020年将达到“三个全面”:

一是交通运输骨干网络全面形成。市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主骨架全面建成,各县区以高速公路连通,主要市级出口畅通,横跨东西、纵穿南北的交通走廊实现畅通,定西在国家高速公路网、铁路网中的通道功能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建成定西、临洮支线机场,直通省会、连接市州的空中交通网络趋于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顺畅,承东启西、互联互通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市内通达城乡,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立体化、开放式综合交通运输骨干网络全面形成。二是交通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在促进定西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州宽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服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定西市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的支撑能力全面提升。三是交通支撑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全面增强。交通对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商贸旅游交通水平及改善民生、扶贫攻坚等方面的保障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交通网络对促进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平台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全面增强,交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交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从根本上突破。

交通运输作为物质生产活动和商品流通的通道,其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地区分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分工与协作,并保证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要素畅通流动。因此,交通通行能力的增强,运行速度的提高,运行方式的多样化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甘肃及陇中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整体性改善,无疑将极大地促进甘肃以及陇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生态立市”实践为陇中复兴奠定自然基础

陇中地区走“生态立市”战略,应根据甘肃建设西北生态屏障的总体目标,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自身特殊的生态环境状况相结合,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基础上,调和贫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建立起贫困农村自身发展的机制,增强贫困农村的经济能力。

1.强化生态功能定位,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红线

陇中地区地域差异较为显著,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各不相同,需要在遵循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的情况下,分区控制,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一要落实主体功能定位。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和林地、森林、草原、湿地、沙区植被、物种等领域生态红线。

二要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重点开发的城镇化地区,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和影响;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要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加强面源污染治理,防止污染转移和扩散;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和环境生态功能。

三要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全面评价陇中全域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严格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完善生态监测网络,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目前,陇中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存在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开展生态状况监测、调查与评估。

一要全面优化监测点位。坚持长期固定点位与动态调整点位相结合,在保证监测数据连续、可比的基础上,保证点位布设与生态环境形势和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变化相同步,逐步建立覆盖陇中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

二要逐步提升统计核算能力。加快推进对陇中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积极构建准确、及时、可共享的大数据平台。

三要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全市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尽快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

3.培育生态文化,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形成广泛社会共识,构建起民众自觉遵循的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用生态文明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价值取向,树立生态环境是资源、资本的价值观,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弘扬生态文化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目前,代表陇中地区的定西市作为第一批入围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地区,正在加紧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立市的理念也已渐入人心,为此,需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一要重视生态文化研究。既要重视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总结,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建设规律,也要重视挖掘本地地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如农牧相依循环生产的理念等,逐步形成独具陇中风格与特色的生态文化,并注重把历史积淀和现代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生态认知提升为生态环境理论。

二要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管理区等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和展现陇中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三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尤其要加强对市县乡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生态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将生态文明融入政府管理文化与企业文化之中,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结合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加快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开辟生态文化研究和建设实践专栏,为生态文化的推广、交流、传播提供广阔的空间,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尊崇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4.加大政策法规实施力度

紧扣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和定西市《关于打造黄土高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和《定西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实施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为先导,树立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思想,全力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措施,并根据定西需要适时制定适宜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一方面优化农业用地。把80%以上的坡耕地和基础条件薄弱、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侵蚀严重、生态条件最差的山梁、沟壑地带,根据市场经济动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进行合理优化和配置。要因地制宜,将坡度大(大于250)、不适宜种植(150—250)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在适宜性较好的林、牧业土地上大力发展林、牧业经济,促进农、林、牧业综合发展,使农业用地发挥出更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强化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对土地承包、租赁、荒山、荒地治理等组织力量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制度将其规范化、法制化和可操作化,吸引区内外的社会各界力量对其进行治理、建设、开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环境资源,加强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5.依托有效载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依托引洮工程。引洮工程改写了定西长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历史,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定西要嵌入兰白和关天经济圈,首先要借水提升,适度调整。即利用洮河水资源优势,提升循环经济园区的规模、档次和特色,承接外部产业;在各级配水和输水渠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些过去受水资源制约想做而做不了的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强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二是依托城镇建设。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把不适合居住而又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区的农民分期分批、有计划分步骤地从生态脆弱区撤下来,依托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保护。

三是依托异地扶贫搬迁。立足实际,突出优势和特色,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把偏远落后不适宜生存和生态区位重要区域的贫困人口,以市内就地转移为重点,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避免易地搬迁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植被、扰动土壤、乱排弃渣、损害环境等环境问题,切实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中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实现迁出地和迁入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多赢。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地保护利用规划等。其次要依据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对易地搬迁规划和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避免破坏当地自然植被,造成植被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损失。再次要采取环保措施,防止在搬迁中因取土、弃渣等造成污染环境甚至水土流失。最后要在搬迁项目完成后,及时清理垃圾废物占地,拟定措施,做好迁入迁出地的生态修复、耕地恢复,加强绿化建设。

四是依托生态建设项目工程。以市委“造林绿化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改善环境”的生态建设战略目标为平台,全力实施重点生态、面山绿化、绿色廊道、梯田建设、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六大工程”。重点生态工程:继续推进荒山造林,逐步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体系;面山绿化工程:根据市县(区)面山绿化不同立地条件,高标准提升面山绿化水平和质量;绿色廊道工程:重点抓好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和村社道路的绿化,构建东西连通、南北纵贯的绿色生态长廊体系;梯田建设工程:把梯田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旱作农业基础条件;流域治理工程: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恢复与保护,加大淤地坝建设,综合治理重点流域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生态保护治理工程:重点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区、草地和矿区生态恢复,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6.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把定西作为生态补偿试点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根据生态功能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多种因素,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调整各区域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同时,积极探索横向补助、对口支援和项目协作等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整合各类生态工程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拓宽多元化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加大中央财政对生态林的生态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比照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对定西贫困村具有水土保持和生态效益的经济林、生态林进行生态补偿。加快推进洮河、渭河、关川河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鼓励黄河下游地区省市积极支持定西建立健全流域性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行生态补偿的具体途径。

如果说陇中地区生态工程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自然面貌的改善,那么生态环境制度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塑造则使我们的生态建设更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后劲。陇中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陇中人民生态环境建设中丰富的实践经历及其深刻认知,必然会转化为全社会的建设自觉与文明素养。这是陇中人民的软实力。陇中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具后发优势;陇中地区“生态立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不断提升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F127

A

1007-9106(2017)02-0001-17

*本文为甘肃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项目。

张宁,定西市社科联副主席、副教授;连振波,陇中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崔敏,中共定西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陇中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外治中心的“陇中”品牌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调查探究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