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琴 陈维荣
(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以新理念新举措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论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调适与应对
姚爱琴 陈维荣
(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守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更新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理念,采用新举措,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党和国家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
新形势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科研 新举措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重要性、挑战性和紧迫性。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性和特殊使命感,对全国高校思政工作者、尤其是思政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坚信马克思主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实现提供德育保障的立场不变?怎样根据形势的风云变幻不断更新教书育人理念、以新举措把特色理论和优秀文化在育人实践中有效开展?是思政理论课教师个人的专业和职业小课题,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华民族整体事业发展的大课题,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沉着应对。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国内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其中的矛盾和问题复杂繁多,表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局部地区军事冲突或长期战争。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和思想通过飞信、微信、QQ和微博等交流平台隐蔽而快速地传播,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新媒体挑战;一些不实舆论和错误思潮对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强烈冲击,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宣传在青年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虚拟空间中铺天盖地,以模糊大学生的民族历史观和真伪选择,迷失他们的价值信仰和文化追求,瓦解他们的精神阵地,高校培养人才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暴露出许多薄弱的环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被边缘化、有淡出高校教育视野的危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也比较普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强,课程育人的功能下降;学术评价导向存在偏差;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存在工作弱化、效应递减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总书记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对总要求具体理解:
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新要求。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折射出新时期对全面发展人才在“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素养上的基础性和优先性要求,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价值地位和重要意义。要求思政教师不仅要一如既往地坚持、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守护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更要不断在实践和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意识。
2.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新要求。新形势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破除传统知识漫灌、教师一言堂的教育教学手段,顺应时代和学生主体条件,实现从外烁向内化的转变。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文化传统与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公共环境;重视隐性课程的设置和显性课程密切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实现从单纯的说理到注重践行转变,走出课堂和教室,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要实现从孤立的教育环节到形成合理的教育系统的转变,注重与各科教学及学术活动相结合,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对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新要求。政治素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传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道”的主力军。《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明确指出:一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2],过硬的政治素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立场和价值信仰的方向性保证,也是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辩证思维方法基础性保障。“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不真学、真懂、真信这些思想理论,谈“真传”一定是虚伪的,教学效果必然是失败的。所以,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是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就是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透彻领悟马克思主义和特色理论及其实践价值,拥护我们的理论、制度和道路的自信,才可以胜任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的职位,担得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的责任,坚持四个“统一”,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4.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学术科研提出的新要求。新形势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都要做出新的调适。一方面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破除“只教不研”、“重教轻研”或“只研不教”、“重研轻教”的旧观念,做到教研协调,以研强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另一方面要求学术科研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问题的时代针对性。从国际大视野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做人的工作”达成人与人之间更多的谅解和理解、少一些误解,缓解或降低人与人之间逐利性矛盾的措施和途径等问题;也要从小处着手,解决眼下的具体问题,如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问题、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问题、党的领导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向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等既具有时代性、又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是对思政教育和教学效果的促进,也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提升。
首先,确立“以问题意识教书、以恒爱理念育人”的专业价值目标,提升思政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提升亲和力。主张部分思政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每年有一段和学生同吃共住的生活经历,通过与学生近距离、长时间的接触和交往,一方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也关心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较多掌握了离开父母和家乡不久的大孩子们急需独立解决的生活、学习和情感、精神上的一些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帮助、引领他们逐步走出迷茫和混乱,步入自主自信的大学生活轨道。在这一段师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的全部言行都起到示范的作用,学生也受老师言行的感染,逐步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亲切感,“亲其师,信其道”则成自然。学生不仅听老师的“道”,也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老师敞开,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马列老太死板教条不会笑”、“手机流量是测评思政课好坏的不二法宝”等对思政教师和思政课的片面观念就会逐渐被改变。当然,收集于学生中间的有价值的共性问题是一个学校所有思政教师的共用资源,教学中师生面对的、思考和解决的是学生关心的、熟悉的、具体的问题,他们自然不会不管不顾,课堂气氛也就“活”起来。
增强针对性。问题意识是思政教学与科研的目标和意义。从学生那里收集来的问题,就到学生那里面对、解决,做到不回避、不搪塞、更不悲观消极。教师在对学生答疑、解决问题前一定要做前期的充分准备,调查研究、与同行甚至专家经过反复切磋探讨、自己全面思考后,积极正面引导分析、最终让同学们逐步掌握观察、分析当前复杂社会或自身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部分学生提出“产能过剩与物价过高”、“劳动力短缺与大学生就业不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国民精神贫困”、“多种所有制的中国当下有没有剩余价值”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前沿,理性思考,准确把握,有理有据地解析,在承认这些现象客观存在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和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实全副装备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严谨全面、从容自信地面对学生的疑惑、解答问题;还要深入到实际,利用寒暑期,带学生到企业、到农村、到基层政府去体验,走访,观察,让事实解答学生内心的一些不解和问题,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力求整个思政教育教学形成一个集调查、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有机体系,达成“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默契和统一。
2.学术导向要因势而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相长。“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是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它与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却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地位的确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定是兼“传道”、“授业”与“解惑”于一体的科学体系,而这三者终究是要统一于教师的科研,否则,“道”不明,“业”不精,“惑”也不解。有人把一些认为“只要讲好课、科研可以不做”的大学教师称为“不称职的好老师”,同样,认为只要把课讲热闹博得学生掌声和点赞而不精通马克思主义经典要义、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到“四个全面”的实际、不能把“四个自信”用历史和现实事例解释清楚的思政课教师,就是缺乏专业使命感的教师。因为没有科研引领的教学,就只是照本宣科、机械灌输知识点的教育,这种教书方式也许其它具体学科还可以短期执行,但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万万不能的。它的课程特殊性要求必须“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所以,必须强调教学要有科研依托,以科研推进教学,彼此相长。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科研不断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结合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难题,与同行、同学讨论商榷,甚至请教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把最后达成基本一致的看法汇总,或运用于科研或传导于课堂,对自身和学生、学科都是推进和发展。这样的课堂就会有思想、有新意,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探索求知的科研活动所形成的创造精神,也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榜样示范效应,对于培养学生早期的科研能力也有着直接的作用。相反,如果只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研究成果则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地生根,就难以见到开花结果。要具体做到:
教学内容要不断调整主次,做到与时俱进。注重在不同课程中贯穿不同的时代主题,要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思想融合在思政四大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中,使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不断呈现新气象、注入新空气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化、时代化。思政教师要通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思辨智慧,以一个泉源水的自信应对一碗、一桶水的需求,特别是对一些敏感性问题要特殊应对,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做到不随波逐流,不信口开河。
教学方式方法上力求多元灵活。顺应新形势,贯彻总书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教学要求,开放课堂教学理念,积极主动琢磨、探索、实验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内容为主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由于互联网条件下的青年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截然不同于信息封闭时代,他们有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好奇张扬、兴趣广泛,思想和行动独立性较大,眼界开阔,知识面广,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受时空局限。鉴于思政教育具有“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特殊性特点,教师可以把问题摆在桌面,启发、帮助学生勤思考,共解决。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一些硬件条件,比如,允许学生手机在一定时间段联网,在一些共同的教学资源和平台上,通过师生信息互动,问题讨论过程和结果大家都能看见,甚至部分成绩当场就可以评定,高效、透明、公开,广开言路,尊重学生观点,不树立知识权威,激发思想碰撞。大家都是主体、都唱主角的课堂势必就会降低“低头率”和“熟睡族”的概率,增强课堂亲和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科研上要有问题针对意识,开拓性眼力和思维,力求创新和建构。针对思政学风问题,研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之处和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并积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同时要增强对受教育者进行研究的意识,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思想认识特点及其发展的规律性;研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品质和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3.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活化”思政教学,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合理利用新媒体内容和技术,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改进的内在要求。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很多新媒体材料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和手段运用到教学环节,比如一些社会焦点和热点、国家发展的重大方针战略、党的重大会议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文件中的新思想新理念等即时性信息都应该是思政理论课教师时刻关注、学习、领悟并渗透在课程教学的相关章节,尤其是原始的视频、音频或文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最有价值的部分嫁接到需要被烘托或点睛的理论之处,既活化了课堂气氛,又深化了教学内容,更体现了理论和现实的与时俱进性。同时,思政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借新媒体平台分享给学生,供大家在课外学习或交流。
新媒体是开放的信息平台,信息量大而杂,内容和形式有正面积极的,也有负面消极的;有真实可信的,也有虚假诈骗的。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认清新媒体的利弊,教会学生识别一些不良新媒体平台和内容,自觉抵制反动意识形态对自己的侵蚀。推荐学生关注一些健康的、对成长和发展有补益的新媒体素材,比如“灼见”、“中国好学者”、“哲思驿站”、“国学精粹”等公众号或信息平台,以开阔学生的政治思想视野。
总之,新形势下,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遵循并践行总书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的高校思政工作科学方法论指导,以全新动态的辩证思维和智慧应对具体问题,做到具体分析,不唯书,不唯上。顺应时代,不断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增强实效性。拓展科研空间、构建思政理论课与其它学科合力育人的新体系,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必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发展,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创造条件。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68.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2015-01-19.
[5]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15-03-25.
[6]郝立新.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N].光明日报,2014-02-19.
[7]沈壮海.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J].求是,2014(18).
G641
A
1007-9106(2017)05-0171-04
姚爱琴(1971—),女,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陈维荣(1964—),男,兰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