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恩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教育改革研究·
基于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当代大学教育研究
张成恩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高等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高等院校要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力发扬课程教学的显性教育功能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教育作用,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
传统文化 大学教育 传承
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大学生既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文化的教育被忽视和弱化的倾向依然。那么,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大学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1.现实的缺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缺失。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被边缘化。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放眼世界,越是发达的国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是重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大学重要的文化资源。作为文化大国,具有丰厚的文化蕴藏,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在大学教育中加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民族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先秦典籍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唐诗宋词流动着民族语言的优美韵律,《易经》体现出我们祖先的崇高智慧,《增广贤文》凝聚着传统社会的人生体验……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学术源泉,丰富多彩的历史蕴藏是用之不竭的学术宝藏。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它既有一些精彩的要素和闪光的方面,又有不少落后成分和消极因素。我们在大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需要扬弃,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如何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是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就现状而言,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大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淡薄。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才使大学生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功利思想严重,缺乏积极、健康的生活目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2.时代呼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更是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系统地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认为,只有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很好地认识和选择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和道路自信。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意在于继承和保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于将传统文化放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重新的整合与优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更新和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应发挥积极作用。在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流程中,大学阶段至关重要。中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经典诵读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体验。大学阶段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阶段,侧重于对经典的解读、研读。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理性化探索的重要时期,这时如果没有对经、史、子、集的深度阅读,缺乏与古圣先贤的深层对话,就很难培养起坚定、深厚的传统文化信仰,很难形成自觉的做人价值观。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知识分子队伍的主体、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当前社会上绝大多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义还相当陌生的情况下,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
3.历史渊源,现代大学教育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
文化传承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大学应有义不容辞、任重道远的责任意识。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模式的选择。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大学教育要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文化,是德性文化,以和为贵为传统,和谐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修身精神、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精神、人格道德精神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点抓好的教育。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道德教育和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应当贯穿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和品格塑造的始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二)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传统是一种力量,其通过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文化、思想等的继承性、延续性的表现。文化则是一个十分宏大的概念,在此所指的仅仅属于精神领域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传承的,是依托于历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集中体现。广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是历久弥新的一种精神财富。其基本精神包括:“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礼治精神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孝亲敬长、厚德载物的精神等等。习近平明确提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质,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习近平高度肯定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指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强调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包含着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2.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大学职能的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逐步显现。大学需要文化的融合,需要新文化的冲击。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新的要求,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自觉选择。传承创新文化、推动文化交流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职能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拓展。同时,大学文化传承职能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一脉相承。大学不仅用先进的文化培养各种优秀人才,而且在此过程中将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和辐射作用。
“创新文化,引领未来”作为大学的新职能,有久远的传统根源,它既是许多教育家和大学改革者执着追求的大学理想,也是大学应对社会竞争、满足社会创新之需的现实选择,是大学传统的当代化、中国化。现代大学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引领和文化创新功能,通过对多元文化理性梳理、批判与融合,确立新时代文化精神的主要内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一)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高校各级领导,特别是教学主管领导,应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重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资源,开设涉及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道德、教育等领域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求。传统文化课的课程体系和讲授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的规范。现在传统文化课几乎都是“因人授课”,老师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哪方面懂得多就多讲一些,不懂的就少讲甚至不讲。如何把传统文化课与现实的需要密切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有收益,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除了文、史、哲等相关专业之外,整体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可以说是很不乐观,理工科高校的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更为严重。部分高校虽然也在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经典,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但是,相当部分高校存在着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乏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和指导,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图书资料也不能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等困扰问题。
(二)大力发扬课程教学的显性教育功能
显性教育是指通过课程设置有针对性、时效性地学习接触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战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在业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坚持把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真正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基本价值理念。本着“育人为先,德育为本”的精神,自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拓展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传统文化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优患意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中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传统都可以渗透到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增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形教育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够创造一种感染、陶冶学生的文化氛围。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举办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系列讲座、研讨会等,通过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利用报栏、学报、校报、社团刊物、校园广播站等多种媒体形式,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受众面,使教育形式更加生动、内容更加新颖。
(四)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校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需要有一大批既有很高的专业造诣,又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样一支教师队伍,他们能够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能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及其缺陷所在,用传统文化的理念和思想推进学科的研究,达到对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叉渗透。据悉,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一次对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材和课程情况的调查中发现,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问题,在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师资问题是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教传统文化公共课的老师大都是中青年教师,其中很多还是刚刚毕业,“很多都没有原原本本读过十三经,也很少有人通读过二十四史,能把先秦诸子的书读完的人也少见,自己都半懂不懂,怎么教学生?”对此短板,除了培训之外,用制度来保证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不失为应对策略。
(五)搭建优秀文化的传播平台
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另外,要给大学生提供读经的机会和场合,使读经成为各大专院校的必修课,至少要成为师范院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不断反思创新,使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嬗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问题及矛盾,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些问题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
问题与矛盾的解决,有赖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坚持有扬弃的继承。习近平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创造性转化,继承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的实践,有机融合到时代的文化中,融合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加强挖掘和阐发,要建立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大力宣讲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归结起来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要发扬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丰富和发展中国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培养自身的文化个性即民族性,将传统思想与现代价值接轨,使之成为现代化的支撑性因素。
总之,大学是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大学的品位。社会各界,特别是在高校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对这个事关民族文化血脉延续的重大课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1]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1995(2).
[2]欧阳玉.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9).
[3]高琼,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2008(5).
G64
A
1007-9106(2017)05-0155-05
张成恩,(1966—),男,郑州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