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2017-04-11 04:41成兆文
社科纵横 2017年9期
关键词:贫困者着力主观

成兆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 兰州 730070)

精神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成兆文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甘肃 兰州 730070)

通过对精神扶贫基本含义和基本原理的分析,提出精神扶贫要从宣传劳动致富理念、典型示范、提升脱贫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着力。

精神扶贫 着力点

精准扶贫工作自从开展以来,已经取得相当大的可喜成就。应该看到,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性要求,也是为完成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习总书记在2013年2月视察甘肃的时候,提出的“八个着力”整体上都是讲如何努力让甘肃到2020年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扶贫开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直接讲到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路径。同时,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有一个现象越来越值得关注,即伴随贫困人数的减少,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其中,精神性致贫因素越来越凸现,如何搞好精神扶贫问题越来越重要。

贫困现象的构成要素很多,概括起来无外乎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造就贫困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无非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当前,解决贫困问题要从改变客观条件入手,既要改善贫困者的物质要素,又要改善贫困者的精神要素。最终,不但要改善贫困者的客观条件,更要改变贫困者的主观意愿。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和审视精准扶贫工作,不难发现,物质的贫困很容易导致和转化为精神的贫困。精准扶贫工作的难度之一是,不少贫困者表现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物质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料的匮乏、经济要素的缺失等。精神的贫困则表现为,一些贫困人群不但缺乏积极改变自身贫困命运的能力和办法,更重要的是缺乏改变贫困命运的主观愿望,“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些贫困者等靠拿要的思想严重,在精神上缺乏改变自身处境所需要的积极性、紧迫感和创造性。甚至,在极少数一些地区,形成了以贫为荣的亚文化心理,造就了极少数人不以正当劳动为荣、喊穷装穷的“乞讨”亚文化。应该说,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短期内消除,因为,物质的贫困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的客观条件而改变,但精神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一旦某种文化心理积淀日久,就会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因此,在当前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提倡精神扶贫非常必要。

精神扶贫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干预贫困者的主观世界,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者的自我能动性,走出一条我要脱贫、自我脱贫的致富之路,说到底是要消灭一种贫困文化。精神扶贫对准的是如何改变贫困者的主观愿望问题,是通过整治内因,提高被扶贫者脱贫致富的内生机制,发挥其本有的积极性、创造性,达到精准脱贫的效果。

精神扶贫的基本原理基于社会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历史辩证法。贫困的文化心理是长期贫困的经济状况所造就的。从贫困的客观性原因看,一般有交通不便、信息封闭、自然禀赋差等因素。从主观性原因看,有贫困者自身的能动素质问题,并由此而导致的缺乏足够的致富能力和办法,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封闭保守,或等靠要拿思想严重,缺乏改变自身贫困落后状况的责任担当意识,极少数人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自己没有治穷致富的强烈愿望等。导致精神致贫的原因很多,除过贫困者主观性因素外,更与客观性因素有关,如贫困导致教育培训不足,文化知识缺乏,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传统断裂,交往手段匮乏,改变自身贫困状态的手段有限等。精神扶贫要达到的效果是通过改变贫困群众的内在精神机制,让他们逐渐具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和能力,培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念和信心,自立自强,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和骨气,逐渐产生脱贫致富的内生力量。应该说,一旦这个目标实现,才能让精准脱贫效果持续化、更新化,也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当前,精神扶贫应该在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继续宣扬劳动致富、致富有理的基本理念。要帮助贫困群众形成正确的荣辱观,积极与那种安于贫困落后、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思想作斗争。提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的常识,褒扬那种依靠自己诚实劳动希望过好日子的群众,批评和教育极少部分安于现状的人。

二是通过成功典型示范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自身贫困现状的强烈愿望和信心,让贫困者意识到,只要改变自身的精神世界,自立自强,可以通过想办法等诸多努力,就有可能改变自身贫困命运。应多宣传劳动致富的正能量人物,少宣传一夜致富的投机分子和不劳而获的事例,让精神脱贫成为社会共识。

三是应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单有主观愿望还不行,必须提高自己的致富本领。这个本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精神扶贫实际上应当包括如何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素质,在教育培训、致富技能上下功夫,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脱贫的根本。

四是努力创造贫困群众改变自身贫困的途径。这一部分看似不属于精神扶贫的范围,但实际上应该是精神扶贫的内容延伸。人们既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客观世界,也可以通过改变客观世界来塑造主观世界。拓宽和创造致富的基本途径是精准扶贫的根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致富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发生良性互动,才能将精准扶贫持续有效地推进下去。

五是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穷则思变等思想理念,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舍我其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动担当意识,提倡和形成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劳动为荣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文化氛围,

六是需要建立健全奖勤罚懒、自立自强的评价机制和体制,更加关注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贫困群众,增加群众的参与感,让勤劳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实惠,按照劳动的质和量,必要时设立精神扶贫的相关奖励办法和基金制度,树立精神扶贫的人物典范。

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许多经济发展后进省份,应大力解放思想,激活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率先提倡和推行精神扶贫,不妨胆子更大一点,步子迈得更快一点。

总之,精准扶贫,既要精准,更要精神。

D616

A

1007-9106(2017)09-0055-02

成兆文,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兼任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贫困者着力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精准嵌入型政府扶贫信息化模式探索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美国贫困救助精细化管理的检视与镜鉴
美国刑事法律援助中的合同制度研究:成因、发展与困境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