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培育扶贫开发新动能

2017-04-11 04:41王宗礼
社科纵横 2017年9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精神

王宗礼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精神扶贫:培育扶贫开发新动能

王宗礼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精神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中的短板,精神贫困具有基础性、渗透性,是贫困产生和延续的深层原因,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推动贫困人口社会参与等多种措施并举推进精神扶贫。

精神扶贫 原因 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对贫困的本质、产生贫困的原因以及摆脱贫困的途径进行了许多探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贫困仍然像梦魇一样纠缠着人类。有人认为,贫困主要是一种物质生活资源的匮乏,因此,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式就是从物质资源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救济,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能够获得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人认为,贫困主要是一种能力的缺乏,意指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人口缺乏改变自身贫困状况的能力,因此,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培养和提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能力;还有人认为,贫困实际上是一种权利的匮乏,意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中所享有的权利匮乏,因此,改变不合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赋予贫困人口平等的权利,被认为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不二选择。尽管这些观点都不无道理,在实践中也对解决贫困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实际上,贫困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试图从单一途径解决贫困问题的努力都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中国是世界上解决贫困问题最成功的国家。据《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2016)透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共有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扶贫机制创新迈出重大步伐,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基本权利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扶贫开发新理念、新战略,我国扶贫开发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式进入到“精准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又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绩。从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反贫困的具体实践中,政府往往将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甚至是全部工作都放在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其结果是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返贫现象较为严重。虽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等思想,但在实际工作中,重物质扶贫轻精神扶贫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改变。如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依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问题。要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各个方面的扶持,发展产业、提高收入,来解决一批人的脱贫问题;二是针对上千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如生态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的问题,下最大的决心进行易地扶贫搬迁;三是要开展教育扶贫,千方百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掌握一门技能;四是将医疗、卫生、保健各项措施跟上去,解决一批人口的因病致贫问题;五是建立全覆盖的农村低保,通过低保把一部分人基本兜起来。这些扶贫举措,大都致力于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对精神扶贫缺乏应有的重视。

从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的总体工作布局来看,精神扶贫依然是扶贫开发的“短板”。因此,补齐“短板”,培育扶贫开发新动能,是当前扶贫开发的一大重点,也是实现稳定脱贫、摆脱穷根的必然选择。

一、“精神贫困”:贫困产生的深层原因

精神,泛指人的思维、意识和一般心理状态。精神贫困,实际上就是指人在思维、意识和一般心理状态方面的不健全、不健康状态。就贫困的发生学意义来说,精神贫困无疑是贫困产生的深层原因。从我国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状来看,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摆脱贫困的远大志向。贫困人口大多长期生活在自然条件较差、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由于感到无法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匮乏的状态,使得贫困人口产生了听天由命和等靠要的心态,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是无法改变贫困面貌的。因而,相当多的贫困人口缺乏摆脱贫困的远大志向。二是缺乏摆脱贫困的坚定的意志品质。一些贫困人口也曾试图通过自身努力以改变贫困面貌,但往往在遭受挫折之后就浅尝辄止,缺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三是缺乏理性精神和长远打算。一些贫困人口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积淀了一种贫困文化,对生活缺乏合理和长远的规划,今朝有酒今朝醉,沉湎于赌博、酗酒等陋习之中,习惯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未来没有长远打算,缺乏理性的规划和设计。四是知识和能力不足。贫困人口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一技之长。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之生活环境的封闭保守,贫困人口往往对人生缺乏较高的追求,眼界比较狭隘,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新经验,固守传统、固守现状,缺乏必要的谋生和致富技能,没有改变自身贫困状态的知识和能力。五是心理问题突出。在许多贫困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残障人士,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之中,缺乏亲情的抚慰和社会支持,导致在这些人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可见,精神贫困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精神贫困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现象,塑造着人的价值观,影响着人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如果贫困人口没有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即便是政府给再多的物质救济,也无法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反而可能助长贫困人口的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导致越扶越贫和贫困的代际传递等现象。可见,精神贫困更具有基础性、渗透性和影响力,是贫困产生和延续的深层原因。

二、精神扶贫需要多措并举

如果说物质上的帮扶,能够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当下之困,那么,精神扶贫无疑是斩断穷根,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举措。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文化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自然条件的原因,与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状况也息息相关。而且,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也会相互影响、互相强化。因此,推进精神扶贫,培育扶贫开发新动能,必须多措并举。

一是必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从根本上说,教育是精神扶贫的治本之道。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无疑是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不仅要发展义务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而且要大力发展业余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培训、职业培训、技能培训,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提高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技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当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等活动,既扶“志”、又扶“智”。采取大规模的干部下乡、结对帮扶固然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是把结对帮扶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物质层面,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开展扶志与扶智活动。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着重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下大力气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由中宣部等部门发起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扶志”和“扶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进一步了解贫困人口的需求和贫困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时而新,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发挥“三下乡”等活动在精神扶贫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这些年来,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了。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人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发展生产、如何物质脱贫等方面,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了许多精神贫困现象,使得贫困问题越陷越深。因此,必须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文化书屋、开展典型引领、典型示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大力提振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信心,树立远大的生活志向,营造健康向上、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文化氛围,为脱贫致富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是高度关注贫困人口的心理疏导、心理抚慰等工作,提升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有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以及残障人士,这些特殊人群长期缺乏完整的家庭和亲情关系,缺乏心理抚慰,导致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是精神贫困的重要表现。它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和谐,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也是产生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高度关注对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特殊贫困人口的心理抚慰和心理疏导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大力提升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是积极推进贫困人口的社会参与,提升贫困人口的自信性和参与效能感。要尊重和保障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在扶贫开发、社区管理、社会活动等方面,积极拓宽贫困人口的社会参与渠道,注重发挥贫困人口的能动作用,使贫困人口能够感受到较强的参与效能感、成就感,使其在社会参与中增强其自信性、自豪感,从而激发贫困人口的精神动力。

D616

A

1007-9106(2017)09-0017-03

王宗礼,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拿出精神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