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先 杜仕菊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跨文化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吴志先 杜仕菊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200237)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急需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合作办学有其特殊之处,办学项目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内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通常要经历“双校园”培养模式,在跨文化适应方面的需求与问题相对突出,需要教育管理者立足办学项目学生的特点,把握跨文化冲突中教育管理困境的基础上,处理好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加大跨文化适应的文化基础培养,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信息沟通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促合作办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跨文化教育管理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加明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9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机构和项目有1979个,在校学生总数约55万,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也超过150万人。[1]越来越多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学生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管理等,这是我国教育国际化持续发展的积极表现。
在合作办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中外文化的差异,必然产生跨文化适应的冲突。因此,对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了解合作办学的特点与难点,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对策,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合作办学项目不同于一般国内的专业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培养的差异性。以中外合作办学某高校的E项目为例,该项目经教育部审批,2003年成立,2004年第一批学生招生,到2015年为止,已经连续招收了12届学生,在整个教育管理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项目办学的教育与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及难点。
(一)“双校园”两段式培养
合作办学E项目是与德国一所高校合作,涉及两个专业,学生所学专业为工科,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计划内本科统招,学制四年。学生按规定完成并取得第一阶段(第1—5学期)所有课程学分,并于第4学期结束前通过出国英语资格考试(G类雅思总分6.5分及以上,或托福71分及以上),可进入第二阶段(第6—8学期)到德国学习。学生国内学习时间两年半,德国学习时间1年半。在国外学习期间,其中有半年时间需要自行解决国外住宿问题。学生按规定修完所有课程及教学环节,学生成绩合格,毕业后可获得双方学校文凭。
(二)“双外语”学习要求
E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赴德国学习前,须通过英语托福考试,国内学习阶段主要采用英语及汉英双语教学,国外学习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国内期间,部分核心课程由德方教授承担,每学期开设1—2门德方外教课程,英语授课。出国学习前还需进行德语学习,达到能简单使用德语进行交流沟通,在德国期间还要学习德语一年。论文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全英文或全德文撰写,学生可采用英文或德文进行答辩。学生因此可掌握扎实、灵活、熟练的英语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
(三)“多学分”学习压力
E合作办学项目中,合作方是应用技术类大学,培养目标是卓越工程师,项目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习任务重,与国内一般工科专业相比,学生要求学习知识面广泛,四年的学业中,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要完成210个与203个学分,包括必修课平台、选修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而同名的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只需要完成180个以及178个学分。
(四)自我意识强、自律性弱、抗挫折能力弱
E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来自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许多学生成长顺利,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消费能力强,就读大学前,多数学生都有出国旅游或学习交换的经历,视野较为开阔,兴趣爱好广泛,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处理事情缺少从他人立场来看待问题的角度,价值判断局限在某种事情中“我”有什么利益或“我”有什么损失。公共空间意识不足,自律自我管理能力弱。
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 adaptation),主要指个体或群体在重新安排和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变化结果。[2]跨文化适应中的冲突产生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比如中国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文化冲突是跨文化适应冲突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合作办学中大多与西方教育先进发达的国家合作,基于与国内专业学生培养的差异性,带来跨文化教育的冲突。目前,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教育困境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中的文化冲突、教育理念中的文化冲突、思维方式中的文化冲突以及学生自我学习与认同中的文化冲突。
(一)价值观中的文化冲突
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它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是人们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3]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4]中国教育是建立在集体主义至上的价值基础上,培养善于合作、以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有机结合,个人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西方社会倡导自由、民主,强调个人价值,培养多样性、个性化发展的主体。西方价值观多注重个人自我实现,强调“个人梦”,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两种不同的价值观集中在学生个人身上出现,对学生国外学习、生活带来冲突,相互产生影响。
(二)教育理念中的文化冲突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在教育理念上的明显差异:中国教育重同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西方教育重多样性、创新性和平等性。[5]教育理念的侧重点不同,影响到合作办学中的各个环节,诸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等。
E合作办学项目中,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国内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重基础,重讲解,有固定教材,学生采用考前突击也可应付考试过关;外籍教师无固定教材,重前沿科学知识,重启发,上课时间相对集中,教师授课重在过程,教学内容无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学生课程学习压力大。在教学管理中,国内期间,每学期课程开设与学期考试高度一致。在国外,教授有权可决定课程考试时间以及学生个体自由注册考试时间,个人考试时间学生可自行决定,自由度大。在学生管理方面,中方学校有严格的校纪校规,涉及学生学业、学习考勤、住宿等要求。而在国外,校方认为学生都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学生有决定自行参与校园教学活动的权利。
(三)思维方式中的文化冲突
基于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方式也存在巨大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环式的,西方人“直来直去”,中国人“委婉含蓄”。[6]设计师刘扬曾在《东西相遇》中,以非常直观的图片形式再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E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方教授经常认为课程讲解中如果没有学生提问,则认为学生都已掌握所讲的知识点。在沟通方式上,教授多采用邮件与学生联系,如果学生不查看邮箱,错过相关事务,学生自行负责,不同于国内,老师们多次主动以电话或短信等多种形式联系学生。合作办学项目需要提高施教者与受教者“跨文化素养”,将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有效沟通打下基础,切实做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者。
(四)自我学习与认同中的文化冲突
一个人面对困难挑战时,成功与否决定于自我的不断调适以及建立在自信心上的自我认同。中国人的自我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关系自我构建,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往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所属社会关系中的他人的看法。[7]这种参照系的评价会时时督促自我个体保持跟集体的关联。传统观念中,人际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如“波纹”一样,费孝通先生形象地称为“差序格局”。西方观念中,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我心里的评价。西方社会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性,认为建立社会关系和获得社会地位主要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诸如感召力、社交技能、幽默感等等。参与活动主要凭自我的兴致来决定交谈的话题以及对象。基于以上情况,学生离开中国社会进入西方社会,通常对人情相对弱化的社会现状和文化特点感到不适应。
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8]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者与管理者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在了解学生特点基础上,融教于育,融管理于学生的发展,做好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
(一)处理好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
教育的民族性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发展规划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等一系列活动中要始终体现国家民族传统、渗透民族精神的一种特性。这就指明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要立足自身民族的特征。教育的国际性则指出了教育的开放性、交融性,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显得更为突出。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是一个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问题,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根植于一定的民族文化土壤,受到国情的制约,民族化是国际化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不同国家的教育既要具有民族的特殊烙印,也要保持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相互交流。中外合作办学是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非常明确指出自身要发挥主体作用,教育的落脚点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珍惜和保持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离开民族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立足中国,借鉴国外,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强化民族文化的根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9]有了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有文化自强,只有这样,在跨文化的冲突中,合作办学项目不会迷失方向,办学项目中的师生也不会迷失自我,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水,在中华文化基础上,吸收一切外来优秀的教育资源,提升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
(二)加大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基础培养
据项目学生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缺乏对欧美文化和生活习俗进行相应的专业介绍。培养过程中,跨文化适应教育辅导不足,欠缺双方文化背景上的比较指导。需要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增加了解合作办学对方的文化以及习俗。
1.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认可、接受和融入。[10]文化认同的核心在于对文化所包含的思想、价值以及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文化背后的思想、价值和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拓宽文化视野,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出现,有力回应对社会主义文化还存在怀疑和叫嚣态度的散播,是达到文化认同的前提。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人格培养、人文素养、爱国精神、礼仪道德的丰富教育内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课堂”教学,开展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国学智慧滋润学生。加强中国史的教育,回溯历史,把握现在,畅想未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践,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融化于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学生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后就不会迷失自我。
当前,E合作办学项目中,“第一课堂”中开展了《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研究》教育,逐渐形成课程体系,注重文化传承,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第二课堂”里,开展了文化专题讲座、文化考察、影视欣赏、“朗诵经典”读书活动、“书漫家园,国粹飘香”传统文化系列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效夯实了学生传统文化的基础。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做到“四个清楚”,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1]这为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内容与方向的要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学校可以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关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将先哲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2.了解办学合作方文化,减少文化摩擦
对一个国家的了解,首先从其文化开始。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出国前有目的地掌握留学国家的语言、社会习俗等,可以减少初到陌生国家突然产生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另外,在处理各项学习、生活事务时不会出现茫然无绪情况,可以坦然应对。
E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前,利用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老师跟学生讲解初到德国的适应,开展各项专题交流与学习,诸如Life in Germany、Culture Shock&.Stereotypes、Studying in Germany、Rituals and Habits、Preparing for an internship等。
另外,E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到德国后还有文化参观实践,进一步了解学习德国人文相关课程。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强化中华优秀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有系统性、有交叉地进行文化培养,加强对异质文化和伦理道德的认知,力求通过多元、开放的方式来处理分歧,通过种种途径,减少学生在德国的文化摩擦,增强学生跨文化的适应性。
(三)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与心理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跟其面临压力以及处理压力程度相关。E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学习压力大,除了掌握两门外语要求,两个办学专业中,四年要求学生取得的学分也比同名的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高出16.6%与14.0%。学生德国求学期间还需突破语言关与习性关,自行面对房屋租赁市场解决住宿问题。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每门课程只有3次考试机会,如考试次数用完,课程依然没有通过,该生在德国终生就不能读此专业。另外,学生国外期间远离亲朋好友这个熟悉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克服想家的困难,国外生病就医等,面对系列问题时不能得到及时处理,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E合作办学项目中,曾有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学生表现孤立无助,情绪波动大。也有学生在国外就医过程中,与医生无法有效沟通等情况,学生压力大。针对此类情况,国内学习期间,E合作办学项目中通过专业班级心理委员自助,成立心理委员之家,定期在班级活动中一起探讨学习心理常识,组织开展群体拓展活动,增强团队意识。通过校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指导老师,开展团队辅导,培养同学间的协作情感。辅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参与校心理健康教育周、心理剧表演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异常情况的通常表现,掌握有效的压力排解方法,如何寻找朋辈支持等,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国外学习期间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对力,增强个人自信,提升自我决断能力。
(四)健全办学项目信息沟通管理机制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减少差异引起文化的冲突,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做好办学双方的沟通交流,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1.建立双方学校间的良性沟通机制
在合作办学E项目中,建立了双方联合管理委员会协调机制。中方委员会成员由1名副校长、教务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处、合作办学的学院领导组成,外方由1名副校长、项目办公室、院系骨干教授组成。每个学期定期在双方学校召开一次委员会成员会议,协调讨论处理双方办学重大事项,诸如教学培养方案调整、外教课程情况、学生学业问题等。碰到突发情况,及时沟通处理。设立办学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运行时的无缝对接,搭建好信息畅通的平台。
2.加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为保证项目学生在国外管理功能的延伸,E合作办学项目中,国内就读期间,加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力度,让学生主动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实行班级班长负责制,定期向学院汇报班级整体情况,分析班级的动态情况,并落实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国内期间有意识提高班级学生骨干管理班级的能力,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为出国学习奠定好基础。学生国外学习期间,设立专业班级学生事务助理,具体负责班级事务、学习事务、生活事务,加强小组议事能力建设,做到学生动态信息的及时反馈,做好学生在国外期间各项事务的处理,架好双方学校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进一步增加,学生出国学习人数的不断壮大,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也有战略意义,需要教育管理者不断改良教育管理理念,提出有效对策,切实促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成才。
[1]林金辉,刘梦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J].教育研究,2013(10):72.
[2]John W.Berry,Poortinga,Y.H.Segall,M.H.&Dasen,P.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69-370.
[3]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4]陈学明.中国正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4.
[5]杨春苑.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J].教学与管理,2007(12):12-13.
[6]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41.
[7]谭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09.
[8]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31.
[9]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10]罗迪.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4(2):106.
[11]光明网.“四个讲清楚”到底让我们讲清楚什么[EB/OL]. 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4-12/15/content_1028868-54.htm
G648.9
A
1007-9106(2017)01-0162-05
吴志先,男,华东理工大学中德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杜仕菊,女,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