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的几点看法

2017-04-11 02:44魏嫣席浩林万永波
社科纵横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魏嫣 席浩林 万永波

(1.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兰州 730000)

浅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课堂的几点看法

魏嫣1席浩林2万永波2

(1.兰州工业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甘肃兰州 730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印证,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保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宣传地域文化,带动经济增长,增加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一直困扰着我们,如何面对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国人思辨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是每一代人珍藏并传承的民族生命力。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缺层,导致几代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轻视,经济高速发展迫使外来文化冲击传统文化的现象在全球蔓延,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加之义务教育普及,国民文化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由此加剧了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渴望。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便成为我们这一代教育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传统文化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严重缺失,为民族发展带来很多隐患。现今,8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一方面他们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开放、务实、全球化思维;一方面他们在成长的足迹中未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养分。正在成长的90后、00后更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非物质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设置非物文化遗产课程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有力媒介,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各种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

一、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重拾美德教育的传统渠道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趋同是各国正在面临的考验。尤对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言,形式更加严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是现代教育者的历史使命。

1.现代大学生道德观念薄弱的多方面原因

其一,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多元化。现在大学校园90后是学校的主体,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少之又少。他们的家长是经历改革开放历史洪流的主流人群,他们传承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更加薄弱,家庭对传统文化教育观念欠缺,致使90后学生更加自私、自我。

其二,学校教育中,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同质化,外加80后教师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中成长,承上启下使命难以完成。90后学生更加没有传统的印记。

其三,社会道德滑坡,道德标准让步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合力,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在当今社会更显脆弱。

其四,西方文化同质化情况,传统文化走向消亡。

2.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师教育学生必备的素养

提高学生美德教育,必先拥有良好素养的教师队伍。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营造良好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加强教师素养,是教师具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品质的有力保障。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传承方式是培养美德教育的传统渠道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2]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习俗等因素的积淀,又是外在规范的内化。[2]之前,中华民族精神是靠世代言传身教,口口相传的寓言故事,技艺传承的礼仪规矩等形式保留下来,经过历史的选择传承至今。他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隐射出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族精神,达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加强德育教育的双重效果。

二、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是一个无数次被社会各界广泛提及的词语。如何开发创造力,成为教育无法完成的目标。

事实上,创新能力培养无法在面对巨大升学压力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重视。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完成创新思维培养的重任就落在高等教育的肩上。

1.图形创造性优于言语创造性

创造性观念的产生涉及多个大脑区域,言语创造性主要激活有双侧额叶中央尤其是右侧额叶,左侧颞中回和缘上回,图画创作性除激活上述区域外还激活右前脑,尚没有见到关于音乐创造性的脑机制研究。[3]也就是说,所有领域中,语言和图画开发创造力,而美术优于语言。

2.认知风格、成就动机影响创造力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4]这与传统教育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不无关系。[4]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是认知风格和成就动机。与成就动机比,认知风格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更大。[4]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流通性上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这与其各自生活经验的丰富与否密切相关。[4]农村学生动手能力强,较之城市学生更密切接触当地风俗,他们思维开阔,认知风格高于城市学生。

3.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教学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在我们反复强调开拓创新思维主体是学生的同时,忽略了对讲授课程教师资格的审核。肩负这样课程的教师必须最先具备创新能力。从教师的认知风格来看,美术教师最适合进行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发散性思维、远距离联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这是最长出现在美术专业教育讲授的课堂上。

由此可见,大学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声音类)课程是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而设置此课要以美术视角为主导,达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效果。

三、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力保障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灵魂。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村”形成,各国家人民生活方式趋于一体,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特征迫在眉睫。在数字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南半球和北半球的信息几乎同步,传统文化接受的冲击是民族面临的重大威胁。尤其是在当今中国,人们深刻感觉到民族血液已被冲淡,“血浓于水”的归属感正在消失,对寻找民族文化的渴望空前强烈。

1.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古国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印证。

传统文化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5],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1]

2.树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忽略、破坏、保护不当成为现在政府很难解决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政府官员没有正确、专业的保护知识和意识。2011年,笔者参加某课题组写生活动,途经会宁会师楼时,随行的著名画家沈尧伊先生在看到眼前景物时大失所望。原因是当地政府为了将其申报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违反了修旧如旧的宗旨,将其修缮成清代城楼,破坏了红军会宁会师的原貌。沈尧伊先生说:“人们到会师楼就是来看红军会师的地方,清代建筑全国很多,不一定到这里来,而会师楼只有一个。”这件事情让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触很深,暴露出相关单位对文化保护的草率,政府官员对文化保护知识的匮乏。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即将走向文化保护的岗位,之后的历史中面对基层非物质文化流失的亲历者就是他们,在他们走向社会之前树立正确的文化保护意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有力的保障。

3.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力度决定了未来政府的方向和形象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们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每个党员的言行都代表党的形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公务员、党员的储备力量,他们成为其中的一员时,其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的发展决定国家的未来。

毕业之后他们走向各个岗位,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民族血液的浓度。

四、高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是宣传地域文化、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新起点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高度概括和提炼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无数民间艺术家创造,经过历史的选择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弘扬。

(下面以甘肃为例)

1.大学生是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广泛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大多数是贫苦的农民,他们传承技艺,以此谋生。而今,经济环境的改变打破了他们自然的生活方式,农民外出打工放弃原有的谋生手段并迎接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大学生这个团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来自省内基层,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中生活,他们中的某位就有可能直接接触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天水的太平鼓伴随天水地区学生的成长,他们可能成为其中舞鼓人的一员;庆阳香包是庆阳学生最熟悉的节日礼物……

甘肃省内高校具有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的肥沃土壤,这里大多数学生都来自本省,他们熟悉本土文化,更容易帮助老师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研究保护提供最可靠的依据。他们在学习中交流、讲述、示范,这样才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过程中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更有意义。大学生们在毕业后带着强烈的家乡自豪感宣传,呐喊。

2.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甘肃的重要名片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曾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窗口,经历繁盛的古丝绸之路时期,是中国繁荣灿烂文化的瑰宝。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甘肃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给了我们。

作为甘肃人,更应该重视我们身边的宝贵财富,她是独一无二的名片,是魅力甘肃的身份证明。特别是在高校教育的内容里要有针对性的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挖掘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升华内容,让学生们在学习交流之后,将甘肃辉煌的文明历史种子洒向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增强甘肃在世界的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结语

德育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各个高校有针对性的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各省研究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美术专业老师为主导,可以更有效的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学目的。改变大学生观念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李并成.对于加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6(8).

[2]王卫东.提高德育教育时效性思考[J].山东电大学报,2007(1):4-6.

[3]刘春雷,王敏,张庆林.创造性思维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110.

[4]张萌.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高教论坛:62-63.

[5]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52.

G642

A

1007-9106(2017)01-0158-04

魏嫣(1982—),兰州工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席浩林,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普及部部长。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我们的民族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多元民族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