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铭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经世致用视阈下的中华文化课教学刍议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严铭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本文主要阐明汉语言文化专业开设中华文化课的重要性,论述在“经世致用”视阈下课程教学着眼长远、注重实际的理念。在内容上选取那些有当代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在教法上不能固守传统,要善于开新翻转,培养学生研究专题问题的能力。
中华文化课教学内容教法经世致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复兴中华文化的热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传统文化课,一些大学将其作为人文教育工程来实施,“文化”的光芒普照大江南北。但从根本上讲,这些文化课是带有普及、通识性质的,不足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全貌,通晓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基于这种考量,有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地开设中华文化课,并将其作为主干课程。本文意在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华文化课教学的意义、特点以及理念,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就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色彩,其开设的古代文学、文论、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美学等课程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中华文化课,可谓如虎添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经世”的育人视野,志存高远,胸怀学生当下。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精深阅读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进一步充实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从中也深入的了解我们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慧积累,让自己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有大智慧和良好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人。这对于未来稳定的就业,也是有百利无一弊的好事。特别是将来想从事研究、写作和文化、宣传方面工作的学生,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是无法胜任的。中国近现代文化领域中的一些顶级大师如章太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梁启超、吴宓、刘师培、钱穆、金岳霖、傅斯年、冯友兰、马寅初、李叔同、梁漱溟、蔡元培、胡适、辜鸿铭、郭沫若、周作人、鲁迅、毛泽东、范文澜、南怀瑾等,一个个光彩夺目,他们说话、写文章、做学问,出口成章,才华横溢,有气质,有风度、有修养,都源于他们被中华文化深深的浸泡过。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文化课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重大的,教学的开展任重道远,需要有一套循序渐进的注重实效的科学的教学理念。
文化课教学极易流于浮泛的知识常识简介,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明朗,纸上谈兵的东西多。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课的讲授一定要有“致用”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1.注重教学内容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性联系
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很多元素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体验,直到今天,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仍然具有积极启迪意义。如儒家文化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忠孝,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观念,佛教文化中的“缘起”“觉悟”“顿悟”“轮回”意识,都渗透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中华文化课就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规避那些与其他专业课重复的内容,选取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者未来联系紧密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如下列几方面就值得我们注意:
(1)儒、道、佛文化
中华文化简单的说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根本的综合性文化,其中儒家是本体,道家是血液,佛家是气体精神。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兼顾佛道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核心,集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其内容而言,除“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1](P1299)外,还包括士人传统、礼乐教化、忠孝之道等要素,浸润着很浓郁的做人和道德修养意识。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一种崇尚道德的“德性”文化。《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P13)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儒家强调内圣外王的治世理想,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整套自我完善的阶梯式渐进思路,所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P13)描述的是人生发展中几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阶段,这几个阶段的连续性不可中断,而“修身”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P13)。要“修身”,就要进行道德修养,而修德,还需要积善、宽以待人的心怀。《尚书》说:“有容,德乃大。”[3](P493)能够宽厚容人,才是最高最美的道德,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儒家文化中的很多精髓被一代代传承着,有的还能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相契合,具有当代价值。如孔子“和为贵”的思想,不仅成为中国人的人际交往原则,也是当今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又如仁学,仁的实质就是爱人,爱人不仅表现在尽义务、做奉献,也表现在将心比心、以己量人的通达宽恕。这种情怀不仅在古代在中国思想史上得到了广泛认同,就是在当今社会,也是国家极力倡导、广受人们钦佩和接纳的。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善良,有仁爱之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二字正是包含了仁德。时代在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应该变化,对待古人所创造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讲出时代的新意来。
再如孝道文化,孝的“善事父母”伦理意义,自战国至今流行,成为儒家所倡导并为国人点赞的道德内涵。中国古代大量的史料和文学作品对孝子的褒扬,使得中国人的孝观念深入人心。孝本源于原始的亲子之爱,“父子之道,天性也”[4](P248),在沐浴父母之爱中长大的人们要有报本返始、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心境来弘扬孝道精神,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光亲。在现代社会,弘扬孝道不仅有利于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有利于培养现代中国人的道德责任感,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在家爱父母,在社会上就会爱团体、爱社区、爱民族、爱国家,这种道德心和责任感,是从孝敬父母中升华出来的。这些具有与现实密切联系的契合点,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实用价值,是教学中必须突出的重要知识点。
此外,佛道文化中也有很多千古不灭、绵延不断影响当世社会人生的元素。如道家追求“自然”、虚静、超世的精神,能启示人谦下宽容、少私寡欲,进退自如,无往不利。佛教文化深入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每个角落,人们的衣食住行、冠婚丧葬、生老病死,几乎都能与佛事活动联系起来,可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堪称智慧哲学,它的精神境界影响中国人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和审美情趣。而巧用儒道佛的思想精神改变人生处境,活得大自在,取得大成就的文人学士,不胜枚举。大文豪苏轼一生屡经波折,宦海浮沉,却无怨无悔。正是他能用儒家固穷的坚毅、老庄的超越以及禅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因而能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苏轼的人生及其自我调适的智慧无疑是今天那些励志青年学习的榜样。
(2)琴棋书画四艺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的四艺,是我们文化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娱乐项目。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围棋和中国象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有“文人四友”之称。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不可能一一去学习、掌握这四种技能,但了解它们,懂得欣赏它们,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特别是琴、书、画三艺,历来被视为冶炼性情之术。蔡邕《琴操》序说“首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说明弹琴能修身练性。书法也能“畅寄幽情”,有养性之道。刘熙载说“写字者,写志也”[5](P16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5](P170)而画者,能“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6](P1)
(3)对联艺术
对联是将文学创作(主要是诗词)和书法美妙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间习俗中,过年、婚嫁喜事等活动,都少不了要写对联,借以表达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由于对联属于文学创作活动,因而在古代常常引发文人的兴趣和热情,许多场合出现相互对句的热闹景象,君臣、师生、朋友、父子、夫妻等对句的趣事屡见不鲜。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4条就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主管部门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责任继承这个传统,能创作对联不仅是文学功底的展示,也是思想智慧的表露,是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
2.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新和课堂翻转,培养学生研究专题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化专业一般在大二或大三才开设中华文化这门课,学生经过中学和一、两年的大学学习,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所以教师传授这些文化知识时,方法不能简单化,不能固守着传统教法不放,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翻转开新,如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用视频影像,声形并举;利用对文化遗址和古镇的实践考察以及对校训、学校内路牌名的盘点、释义、探源等活动,感受文化氛围、文化气息。除此之外,“翻转课堂”也是极具时代感和现实需要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信息传递(知识传授)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前者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来完成,后者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由于学生或学习积极性不高,或不热衷于读书,让他们自己吸收内化会大打折扣,自欺欺人者有之。“翻转课堂”就是要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构。信息传递由学生自己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视频和书籍资料来实现;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引导,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再进行讨论、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自学能力的反思总结,对知识的吸收内化。
循着这种变革思路,对于曹顺庆编《中华文化》教材中的中华始祖、大同世界、宗教信仰、科举制度、传统戏曲、史家传统、姓氏源流、古代女性、婚姻风尚、传统节日、饮食服饰、养生文化等专题内容,教师完全可以不用讲,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利用导读大纲、书籍、电脑,查找资料,整合知识,直到弄懂为止。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各人自学的效果,听取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并因人而异地布置作业任务,这样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研究专题问题的能力。如传统戏曲部分,学生可结合文学史中元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章节以及专题中的导读大纲自学,通过阅读臧懋循编的《元曲选》、以及《琵琶记》《牡丹亭》《四声猿》《长生殿》《桃花扇》等作品,观赏《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等改编的戏曲视频,对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类型和戏曲的歌舞性、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民族特色有一个整体感性的认识,同时也会感受到传统戏曲以俗为美、以谑为美、以善为美的审美特质。这样的自学过程需要耐心、艰辛和困苦的组合付出,当然也会收获柳暗花明的喜悦。教师不必要参与这个过程,但对学生学习进程中预知的障碍应心中有数,如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指向着现代和未来,就学生现有的学识积累,要理解和探讨这个问题有难度,教师可在课堂讨论、交流环节中点拨。
翻转传统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降低,反向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无论是对教师掌握学识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即兴灵动发挥能力,都充满了挑战和考验。
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21世纪国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影响着世界。据统计,到2015年底,“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7](PA03)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利用好中华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培养好我们的学生,用经世致用的眼光引领他们在知识上、文化体验上、学风上、见解上都得到开拓,使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1]班固.汉书(卷三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南开大学中文系.大学·中庸批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胡平生,陈美兰译注.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刘熙载.艺概·书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第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7]林颖颖.我国全球已建500所孔子学院[N].上海新闻晨报,2015-12-07.
H193
A
1007-9106(2017)01-0144-04
严铭,男,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