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视野与本土经验中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价值体系
——“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04-11 01:48陈新儒翟洋洋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文艺

陈新儒 翟洋洋

在理论视野与本土经验中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价值体系
——“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新儒 翟洋洋

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当代文艺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情况。当代文艺评论如何应对既有问题的拷问,怎样回答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是摆在中国文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回应当代文艺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2017年4月21-23日, “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与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承办,共有来自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四十余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推进当代文艺评论实践及其价值体系建设等相关议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入研讨。

一、资深学者各抒己见

参加本次会议的资深学者就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畅所欲言,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大会报告。

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谈到了文学批评处理价值秩序的终极依据问题。她认为,文学价值观与文学批评理论是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已有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中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了潜在的价值观与批评标准,只不过是没有清晰地诉诸特定的理论范畴,所以,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提出理应包含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进来的多种价值观,其丰富的内涵能够容纳我国长期以来多民族组成的复杂文艺现象,这从国家意志层面体现出了一种学术宽容导向,并对批评家同时给予了立法者与阐释者的双重身份。然后,她以 “冲动”为关键词,从作家、接受者与批评家三个不同主体的冲动排列关系入手,论证了 “冲动”在价值、意义、功能等诸范畴中处于文学批评的起步位置,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友善”确定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参照点。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认为,当今文艺学研究的最大问题在于,具体的文学批评谈得多,但是对于文学批评的理论反思则远远不够,以 “价值”为关键词,我们需要从宏观上重新思考以下四个问题:文艺评论的价值本身如何生成?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方面的构成?这些构成要素有什么样的逻辑层次?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呈现方式如何?对于以上问题,谭好哲教授给出了文艺评论价值生成的四个具体维度: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一般文学理论的关系、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具体文学活动的关系、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文学批评的关系、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更广阔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他认为,文学批评不仅处于联结文学活动与文学理论的关键环节,同时也能够在 “价值”中动态体现出两者的丰富内涵。最后,他总结了文学活动与人类精神活动的联系与差异,并认为这项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文艺评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颜敏表示,当今国内文学批评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样可能是价值维度的缺失所导致的。首先,他认为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不断升温的背后,却折射出文学批评的日渐式微,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学批评愈加无法参与到社会现实进程的具体反思中,而仅仅在自身的狭小圈子中自娱自乐,丧失了文化功能与自省精神,其实质在于批评家缺乏自我超越的精神。其次,他谈到了文学批评如何通往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这需要解决的是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脱节问题。如今许多文学理论完全与创作实际割裂,反观民国时期的许多优秀散文作品本身也是优质的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既要提供可供学习的知识也要有阅读本身的愉悦。颜敏教授最后指出,文学批评的兴衰荣辱与文学知识分子的现实选择密切相关,如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漂浮在社会上空、无法与实际的理论与批评契合的问题,这是批评家站在价值角度需要在未来进行进一步反思的。

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资深教授傅修延以明清章回体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其结构在国内外学界的价值评判演变放到了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细致的梳理。在对 “散沙”、“杂烩”与 “缀段性”等评价词语的演变过程的考察与辨析后,傅修延教授深刻指出,由于西方文化在较长时期内处于 “放送”影响的上风地位,当前全球化与西化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采取比较视角的研究很容易发生立场转移,把西方的价值观念与评价传统当作金科玉律,以致自己的传统反而变成了异端和 “他者”。例如,有些人认为全球化就是向西方看齐,因此他们会觉得称汤显祖为 “东方的莎士比亚”没有什么不妥,其实这和上世纪初一些国人跟着西方人以“远东”称自己脚下的土地并无二致。为了避免重蹈以往 “自我东方化”的覆辙,我们在放眼全球时要时刻注意站稳中国立场。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稼雨则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研究既涉及很多学理问题,也有很多当下社会对于作为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文学的价值认定和接受定位的现实引导需求。基于此前的研究,宁稼雨教授提出了三个核心议题: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研究价值;中国古代各文艺评价主体及其评价要素与渠道之间的差异;中国古代各文艺评价主体的具体评价标准。宁稼雨教授希望通过以上三个议题的具体梳理,大致勾勒出中国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对象,并试图在古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视野中回答课题首席专家刘俐俐教授所提出的 “事实认知”与 “价值认知”的兼容与自洽问题,而且能够以此与其他关注到中国古代文艺现象的与会学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资深教授赖大仁也围绕会议主题谈到了一些文艺研究的具体问题。首先他强调,有必要对于当代各种文艺现象进行新一轮的反思,改变在过去大一统体制下形成的整体化、抽象化思维,进而关注一些具体的文艺现象,提出更加实际的待解决问题。其次,他指出了当代文艺评论的不同方向之间的互相疏离,例如政治批评、伦理批评与审美批评往往自说自话,片面关注自己所研究的狭小空间而并未站在一个更加开放的视野下看待。接着,他以此提出了建立大众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这是一种与精英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相对立的概念,不仅可以扩展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内涵外延,也能够切实回到在新媒介引导下的新兴文艺现象的具体语境中。那么,应该如何建立大众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赖大仁教授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将审美娱乐视为大众文艺的基本价值功能;倡导 “寓教于乐”的更高层次的价值导向;坚守底线,反对娱乐消费的低俗化倾向。

对于本轮环节,赖大仁教授、刘俐俐教授与谭好哲教授先后进行评议与总结。赖大仁教授提出了文学价值与文学批评价值的区别,认为文学价值来源于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及其价值判断,肯定了对文学多元价值生成进行细致考虑的必要性。此外,他还谈到了文学批评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强调不能忽视文本本身的价值内涵以及正确把握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刘俐俐教授对之前各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均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角度关注到文艺评论价值;均涉及到了价值生成的维度;均关注到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层次性与多元性;均谈到文艺价值体系建设的动静结合与内外互动的问题——这为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思路。谭好哲教授同样肯定了会议集中讨论所带来的积极交流成果,并希望各位学者能够将各自的研究进程向前推进。

二、民族文学专题研讨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汤晓青研究员以她多年来从事少数民族个案研究的经验,为本次会议带来了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宝贵研究思路。她以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以及东北少数民族对于当地民间口头文学的文本化与数字化整理为例,探讨了如何从价值层面理解少数民族文学的活态口头文献与文本化整理的问题,同时关注了如今被整理出来的经籍文本对于少数民族活态文学反过来所施加的影响。汤晓青最后提出一些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民间口头文学被知识分子搜集整理变成具体文本经历了怎样的转换过程;少数民族诗学体系中的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具体建构有何影响;口头与书写在当代文学活动中变得愈发模糊的现状会给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文化立场与价值取向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同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柯尔克孜族研究员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带来了关于本民族史诗 《玛纳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 《玛纳斯》的基本内容及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这部跨民族、跨国家、跨文化圈的伟大史诗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做了细致梳理。通过研究发现,在 《玛纳斯》的地域流传与口头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借助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可以发现,其内容、形式乃至价值观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背后折射的是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乃至相邻国家文化圈之间的历时与共时的交织语境。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博士研究生荣四华则注意到了 《玛纳斯》研究与世界史诗学界对话的不断深入,认为比较视野下的 《玛纳斯》研究成为必然。在比较视野之下,将 “书面文本”与 “口头文本”相结合,借助比较诗学的跨学科性与理论亲和力,展开跨学科、多角度、多视野的《玛纳斯》综合性研究,成为第三种研究路向。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刘伟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学评价的分析起点及其方法意义的议题。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与评价,如同文化翻译视野一样,首先就是要去揭示 “大写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建构性,从而消解少数民族文学的本质性。只有将少数民族文学本身作为方法的起点和再评价的标准,才能透过被话语掩盖的文学事实,去解释自身(包括少数民族内部各个部分)的困境,走向一种更为广阔的可能性。刘伟认为,正是基于此,有必要进行改造的并非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贬低或者拔高行为本身,而是要改变高/低这种现代知识框架,将每一种文学还原到民族自身的语境中考察它的意义。

来自周口师范学院的樊义红博士谈到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标准的现状。他区分了其中三种不同的标准: “普遍的文学标准”、“既承认普遍性又看到特殊性”的文学标准以及文化研究的标准。这三种批评标准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和批评路径,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上也经历了嬗变的过程。樊义红指出,在今后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面对具有 “多元价值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学,我们不仅要继续发扬这三种批评标准的优势,还应该根据少数民族文学的自身特点,践行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更好发展。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斌关注的是传统价值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的关系。他认为,传统因为传承到当下社会而获得了生命力,传统是作为一种内在价值而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现实就是传统的再现。少数民族文学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其风俗传统、文化习俗等是民族文学评论的核心聚焦点。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当前状况与将民族文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观念密切相关。要改变这一传统评论模式,就有必要把少数民族文学及其评论放在整体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中加以考量。

同样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陈志华副教授则以 “民族”为关键词对民族文学批评话语进行了重新思考。她认为对于文学批评在民族维度上认知的错位,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文学批评本土化理论建构,因此有必要提出以 “多民族文学批评”取代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旨在消除由来已久的汉民二分的批评思维,为立足于 “中华性”的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

阜阳师范学院教授李长中对于陈志华副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多民族文学共享评价体系的新论题。他认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已经遭遇了理论创新的瓶颈期,文学史的两种本体论形态导致了文学史知识生产的困境。在对主流文学、大众文学、精英文学等现状的分析与对比后,李长中教授表示,我们不但要将少数民族文学视为与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不可分割的精神整体,而且有必要书写一部全新的、共享评价体系的多民族文学史。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多民族文学共存与文学史书写中的非民族性问题;二是多民族文学共享评价体系或文学史书写的准则问题。

在本环节,汤晓青研究员对以上学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议与总结,并进一步归纳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目前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特殊个案研究与一般理论研究的割裂,这两者急需进行学理上的有效对接;二是学科定位问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目前处于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文艺学研究之间的尴尬地带,我们需要同时借助两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资源而不是远离。此外,她还对会议发言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标准与价值观念,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需要更加仔细辨析;传统固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概念,但其显然与少数民族具体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不同,传统是否可以直接作为少数民族文学评论价值体系的一种批评范畴仍需论证;与其提倡建立一种理想化的共享的多民族文学史,不妨可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多民族文学价值体系。最后,汤晓青研究员对于参加本次专题发言的学者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他们未来的研究道路寄予期待。

三、青年学人畅所欲言

来自南开大学文学院的黄一博士以西方浪漫主义诗学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由文学价值到文学评价转变中的作用与意义,这意味着对于价值的讨论的视域由作品本身转移到主体视角。浪漫主义诗学的 “主体性原则”从强调主体心理的介入作用出发,勾连文学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决定文学评价的基本路径,即首先承认文学的内在价值,把其看作自足的有机整体,使之成为具体可分析、可把握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再观照文学对于现实的意义,这对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刘家民博士以现当代文学批评中的 “人”作为一种评价标准进行了历史梳理,这些关于 “人”的价值嬗变既体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相似的价值取向,又一直是人们不断争鸣的对象。刘家民指出,在对现当代文学批评中 “人”的价值批评进行反思中,社会功利性价值与人自身的价值、集体主义价值与个人主义价值、阶级性和政治性价值与人道主义价值、人的价值话语的底线与限度等四个方面是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来自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李元乔博士则细致考察了现当代文学批评史上对于作家茅盾评价风向的演变,以小见大地提出了美学中的审美趣味评价标准问题,她的结论是:不存在纯粹的审美趣味,存在的是蕴含着深层伦理观念的趣味。当一个时代过去,后人无法再接受那个时代的某些趣味,这并不是因为无法接受其中的审美观念,而是无法接受审美观念背后的伦理观念。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孙国江博士则以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文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话语权视域下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评价标准。他指出,中国古代小说的概念是在帝王文化、士人文化、市民文化三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形成的,从小说评价标准的角度来看,不同阶层根据各自的立场和需求,建立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此外,来自南开大学文学院的三名在读研究生也在会议上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进行了发言。陈新儒考察了百年以来中国现代文论对于当代西方文论中评价观念的吸收与本土化建构,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梳理,总结其历史进程为如今的文论界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为新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翟洋洋考察的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 的评奖机制及获奖作品情况,她发现评奖条例是在有意识地建立国家意识形态下的文学批评标准,这是国家主流话语形态与民族本土化表达不断调和的结果,并主张一种以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多样性为基点的建构性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标准。张琼洁则通过调查问卷、图表数据分析等方式考察了河北省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的现状,将其与价值发生问题相联系并进行了分析论证,这是从民间文学研究的角度对口头文学价值如何生成、如何结构以及如何分类等问题的有益参照。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各位青年学者也相继发言:

左剑锋副教授将中国古代自然审美批评中的“人格化”倾向与当代自然审美批评中的 “客观性”原则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当代自然审美批评话语的建立应推动中国古典自然审美资源的当代转化,发挥人格化自然审美中同情想象所可能具有的价值;

李美敏副教授以印度本土文艺评论理论的建构为个案,从其古典诗学传统一直谈到了近年来借助后殖民理论而重焕生机的现状,她认为中国与印度同样是位于交叉路口的后殖民国家,在理论重建的过程中均需注意坚持本土传统与借鉴外来话语的平衡,印度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参照;

雷雯副教授所关注的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价值观念变革背后所折射出的价值标准之争。以儿童观作为价值参照系统,学界先后提出 “儿童本位论”、“教育论”、“审美论”、“再现儿童论”、“建构论”等评价标准。通过梳理这些观念之间的不同的形态,雷雯试图解读以上各种形态存在的必然性并抽绎出它们彼此交叉的共同性要素,尝试对中国儿童文学价值观念做多元建构。雷雯的发言与遗憾未能到场,但是提交了论文的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利芳形成了互动关系,并对后者对于我国儿童文学价值观念的整体演变研究做了细节上的精彩呼应。

此外,陈静、许蔚和赵靓三位副教授则不约而同地从女性主义角度分别在各自具体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陈静对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新兴的理论思潮从价值视角进行了重新梳理,生态女性主义把女性解放与自然解放的目标连接起来,在陈静看来,生态女性主义不只是要解决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的问题,而且要清除扎根于父权制观念结构的这些价值体系,其所希望建构的是一种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有机生态体系,这对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建构同样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许蔚则关注到女性自传式批评的独特价值,在这样一种批评模式中,批评者试图在阅读她人的同时阅读自我,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与批评对象完美地统一起来。其显在特点是第一人称单数“我”的频频露面,而潜在意义则在于它打破批评与作品、文本与自我、文学与生活之界限的努力。许蔚指出,女性自传式批评家当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评价主体势头旺盛,值得学界继续深入研究。赵靓则将以女性主义批评家朱迪斯·巴特勒为代表的 “情感转向”论与文学价值的深层结构放在同一维度下进行了研究。她首先梳理了 “情感转向”论在欧美学界的研究历程,并指出其背后的女性主义理论基础。其中,巴特勒以 “忧郁”为关键词将“情感转向”论作为自我内化权力机制的关键。赵靓认为,这些现象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从情感价值的变化来把握西方学界从女性主义到酷儿理论、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转变背后的评价观念的变化。

宁稼雨教授与颜敏教授分别对以上发言的青年学者进行了评议与总结。宁稼雨教授在对参加会议的课题组年轻学者分别进行细致点评的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希冀,能够从不同领域与角度的研究对刘俐俐教授所主持下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形成良性的互动促进关系。颜敏教授肯定了江西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在各自领域对于会议议题所提供的交流资源,并概括出两点在未来可以继续思考解决的空间:一是有必要摆脱 “从理论到理论”、脱离具体文本与文学现象的理论真空思维;二是有必要将古代资源与现代资源、外国资源与本土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与对接,扩展自身的研究视野。

会议的最后阶段,谭好哲教授与赖大仁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总结。

谭好哲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圆满实现了三个预定目标:研究内容的丰富,研究角度的创新以及所关注领域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的集中,提出了几点供参考的方向:当代文艺理论如何与以往的文艺评论思想进行资源的重新吸收;文学传统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关系探讨;文艺评论价值标准的多样性与单一性的关系探讨;对具体文学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度分析等。

赖大仁教授则概括了本次会议的三种得以集中展示的议题: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思考;对于当代文艺评论的具体问题站在价值维度的多种探讨;关于少数民族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从个例批评到一般理论的争鸣。

注: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 15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刘保昌)

陈新儒,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071;翟洋洋,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300071。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价值体系文艺
1942,文艺之春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文艺范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