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泽风
民粹主义辨析
——基于列宁的有关论述
傅泽风
列宁认为,民粹主义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主张唯物地历史地看问题,而迷恋于理想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实质上是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上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的复古倒退理论。从列宁对民粹主义的界定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庇隆和阿连德等人领导的民族复兴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委内瑞拉查韦斯热、英国脱欧公投、美国茶党兴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等,都不是民粹主义的表现;只有那些维护小生产者利益的所谓平民主义可称为民粹主义,而不能将所有肯定平民群众首创精神、反映平民群众发展诉求、尊重平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社会政治思潮一概称之为民粹主义并加以讨伐;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和方向,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有序、常态发展,而不能借反对民粹主义之名行打压民主政治之实。
民粹主义;列宁;民主政治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谈论到民粹主义这个问题。2016年,由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什么是民粹主义的问题再度被很多人提及,也引起了笔者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本文主要以列宁的有关论述为依据,对当下有关民粹主义的一种泛化理解作一辨析。
查阅有关资料可以发现,当下对民粹主义的一种理解过于泛化。主要可以概括如下:
(一) 含义
按照这种对民粹主义的泛化理解,民粹主义(Populism)亦称平民主义,是相对于精英主义而言的。其基本精神是以维护平民的利益为由而反对权威,是农民和小生产者国度所固有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和社会现象。
民粹主义反对集权的执政政权的政见,将诉求重心放在特定的地区或是特定的社会阶级如劳工阶级、中产阶级或是农民等等之上。其最具特色的制度设计是公投、公众创制权、罢免权,能迫使集权的政治精英在公民出现不满时接受民主选举。民粹主义具有极端平民化倾向,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由于民粹主义强调平民大众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把平民群众的愿望、需要、情绪等当作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平民大众的首创精神,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政治精英在社会政治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民粹主义既是一个与暴民统治、集体非理性、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和外国恐惧症相联系的概念,也被视为崇尚全民利益、直接民主、平民化、大众化、爱国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外来干涉、反个人专制的概念。
(二)流派
当下对民粹主义的泛化理解,还认为民粹主义有各种流派,这些流派都属于他们所理解的民粹主义。
1.国外。(1) 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美国出现了许多政党,如人民党、美钞党、土地单一税运动、进步党、农工党、“分享财富”运动、美利坚联盟党。19世纪最后20年在北美南部和西部农业地区出现了表达美国乡村中占主导地位的独立农场主要求的激进运动。俄国的民粹派运动首先充分反映在“到民间去”的运动中,后来又反映在19世纪70年代的争取“土地和自由”的运动中。19世纪80年代的“民意党”运动中的恐怖主义则使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时期民粹主义的旋风差不多刮遍了世界五大洲,拉丁美洲庇隆和阿连德等人领导的民族复兴运动被视为第二代民粹主义复兴的象征。(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这时民粹主义再度在东西两半球,尤其在东欧和北美兴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而形成民粹主义的第三次高潮。东欧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走向民粹主义”、法国贝奈德·泰皮的“左翼民粹主义”和让·玛利·勒佩的极右民粹主义、意大利西维尔·伯鲁斯克尼的“电视民粹主义”及其强大意大利运动、美国代表众多百万富翁的“草根美国”、俄国的叶利钦改革、英国脱欧公投、美国茶党兴起及克林顿、里根、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都被视为民粹主义的表现。
2.中国。俄国民粹主义除在东欧各国特别是保加利亚留下深刻痕迹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从辛亥革命前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是俄国民粹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潮。五四运动前后到上世纪30年代,中国曾经流行过国粹派民粹主义、无政府民粹主义、“乡建派”民粹主义,还有共产党内的某种民粹主义倾向,代表人物包括吴稚晖、巴金、梁漱溟等。新中国成立后,党内的某种民粹主义倾向虽然得到了纠正,但仍保留了下来,而且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过程中一波一波地表现了出来。这些都被认为是民粹主义在中国发生、泛滥的典型事例。
对于什么是民粹主义,列宁曾经作过十分明确的回答。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著作中,列宁对什么是民粹主义这个问题作了十分深入系统的论述,涉及到民粹主义的哲学依据、政治观点、经济观点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准确理解民粹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民粹主义的哲学依据
在哲学依据上,民粹主义否定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列宁认为,民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海洛夫斯基的理论错误在于:(1)否定马克思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米海洛夫斯基曾嘲讽说,“马克思究竟在哪一部著作中叙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呢?”“如果他真的创造了‘崭新的’历史过程观,根据新观点说明了人类的全部过去,并总结了迄今有过的一切哲学历史理论,那他当然会同样细心地做这样一件事情,就是说,他当然会真正重新审查并批判地分析一切关于历史过程的著名理论,当然会研究全世界历史中的大量事实。”“马克思与此相称的著作究竟在哪里呢?”“不仅马克思没有这样的著作,而且在全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也没有这样的著作”。①(2) 反对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并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而主张谈论一般社会,谈论一般社会是什么、一般社会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米海洛夫斯基认为“社会学的根本任务是阐明那些使人类天性的某些需要得到满足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者只须指明群众在现代制度下受压迫的事实,只须指明使每个人都可获得自己生产的东西的那个制度的优越性,只须指明这个理想制度适合“人类天性”、适合理性道德生活概念等等就足够了。(3)满足于谈论“历史必然性”这么一个词,把社会活动家看作是“被动者”,是“被历史必然性的内在规律从神秘的暗室里牵出来的傀儡”,否定无数个人的理性和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4)指责马克思主义没有正确阐述英雄和大众的关系,而是集中全力解决直接有关劳动阶级解放的问题,否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5)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仅仅理解为按黑格尔的三段式来解决一切社会学问题,指责马克思关于土地和资本公有的理想“仅仅是维系在黑格尔三段式的最末一环上的”、马克思只是用三段式证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信奉抽象历史公式的不可变易性,而不去客观分析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和发展规律。
(二)民粹主义的政治观点
在政治观点上,民粹主义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社会主义。列宁认为,应当把民粹主义理解为包含三个特点的观点体系。这实质上是从政治观点角度总结的。(1)民粹主义忘记了封建农奴制度所造成的劳动人民受剥削、压迫、奴役和人身依附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陈腐、停顿现象,依恋于对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制度的虚构,从浪漫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出发反对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衰落、后退,俄国资本主义“走出了轨道”,否认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发展进步,主张落后才是幸福,企图遏制、阻止资本主义。(2)民粹主义把封建农民和村社加以理想化,认为封建农民及其村社、劳动组合等具有独特性,封建农民村社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好。他们宁肯让农民继续停留在自己陈旧的家长制的生活方式中,而不要在农村中给资本主义扫清道路,顽固地相信不存在的、空想出来的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与要求保持和巩固农民与土地的联系、反对自由雇佣的大地主站到了一起。(3)民粹主义忽视法律政治机构与一定社会阶级的物质利益的联系,看不见旧法规的局限性,企图把封建农奴制所保存下来的旧法规残余作为法规继续发展的基础;缺乏现实主义,习惯于那种自以为是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官僚主义的特别思维方式,总是命令式地要求人们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推行“组织农业劳动”、“生产村社化”等各种空洞的社会计划,而没有把各个阶级的人民群众看作在既定道路上独立的历史活动家,没有提出过在既定道路上可以发展的这些历史创造者的独立的和自觉的活动的条件问题。
(三)民粹主义的经济观点
在经济观点上,民粹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否定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历史进步作用。(1)否认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而认为社会分工这种发展过程是人为措施的结果,社会分工在俄国不占统治地位,俄国的社会分工不是从人民生活内部成长起来的而是从外部侵入的。(2)否认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的紧密联系,看不到工业中心的形成、其数目的增加以及它们对人口的吸引、对整个农村结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商业性农业和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推动。(3)从民粹主义成见、小生产者立场出发,认为小生产者的破产造成了居民购买力的下降和国内市场的缩小,而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内市场日益扩大的事实。(4)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品的实现问题,认为资本家除了依靠国外市场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实现额外价值,断定一旦因农民破产失去了国内市场而又没有国外市场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和生命力。(5)重复亚当·斯密的理论错误,把产品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混同起来,把商品价格只分成工资和额外价值两个部分,忽视不变资本的补偿和生产的消费问题,把无限制扩大生产的趋向和有限的个人消费之间的矛盾看作资本主义唯一的矛盾,不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产品的整个实现过程,否认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和进步性。(6)把资本主义国家对国外市场的需要仅仅归结为社会产品的实现规律,企图证明资本主义无力维持下去,而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家界限的商品流通的结果,没有认识到社会生产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必要前提、是通过多次经常的波动而形成的平均数,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与地主的劳役制经济、农民的自然经济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相比所具有的历史进步作用。
从列宁的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民粹主义实质上是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上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复古倒退理论。
这里主要运用列宁的有关论述对当下一些人对民粹主义的泛化理解作一辨析。
(一)流派辨析
列宁认为,民粹主义的一个特点是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依据列宁的这一论述,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庇隆和阿连德等人领导的民族复兴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委内瑞拉查韦斯热、英国脱欧公投、美国茶党兴起以及克林顿、里根、特朗普等人当选美国总统等等,都不是民粹主义的表现。曾经担任阿根廷总统的庇隆虽然认为他的学说介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试图通过抑制两个极端达到两者之间正确的平衡,但他主张对内实行劳资合作,把国家经济从监护、控制和支配它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下彻底解放出来,把外资企业国有化,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加强国家干预,支持国营和本国私人工业的发展,迫使资本家为工人增加工资、安排就业,改善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这说明他并不反对在本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只是不希望本国经济受制于国外资本,因此并不符合列宁所说的民粹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这一特点。智利的阿连德主张通过选举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法制范围内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在智利建立一个民主、多元和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建立多党制政府,允许多元化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建立公有制、合营和私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这说明阿连德也不反对资本主义,因此也不符合列宁所说的民粹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这一特点。委内瑞拉的查韦斯主张实行“集体所有制”,将大型农场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闲置土地给穷人,努力缩减贫富差距,并没有像民粹主义那样仅仅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处理问题,因此也不能看作民粹主义。美国新生的茶叶党,口号是反对高税收、高支出和医保改革,并要求缩减政府规模,本质上是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服务。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也不是所谓民粹主义的胜利,而是美国资本的胜利,因为特朗普是一个资本家,是一个拥有100亿美元资产的亿万富翁。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失误,是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认识不准确、建设经验不够及浮夸风盛行所导致的,与民粹主义并无关联。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从社会历史原因来看,是因为当时党的领导人对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少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仍然盛行,封建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潮仍然有很大市场,一些党的领导人明哲保身所致,与民粹主义实际上不沾边。“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是反对资本主义的,但并不是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归结为民粹主义。简单地将“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归结为民粹主义,是不够准确的,既容易助长对民粹主义的泛化理解,也不利于全面系统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二)观点辨析
有的人把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肯定平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倡导直接民主看作民粹主义的重要特征,认为这容易导致对间接民主、精英政治、专家治国的否定。对此,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列宁认为,民粹主义是从小生产者立场出发既反对资本主义又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潮。因此只能将那些维护小生产者利益的所谓平民主义称为民粹主义,而不能将所有尊重平民群众首创精神、反映平民群众发展诉求的思想主张都称之为民粹主义。历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都主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同时也强调要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这与民粹主义过度强调少数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观点完全不是一码事。如果因为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走群众路线而将其称为民粹主义者,是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民主政治发展要求。一些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不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不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最终导致军人政权和个人独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政治体制不完善、没有监督制约机制有关,也与领导人不尊重和考虑平民群众诉求、平民群众没有相应的维护和表达自身利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关。如果简单地将专制政治的出现归结到广大平民群众对民主的诉求上而不在政治体制、文化传统、领导者个人品质等方面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反而将大棒打向普通平民群众,将它们一概指斥为民粹主义者,极有可能导致领导人完全忽视群众诉求,最终走向反马克思主义、反民主政治的轨道。
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开明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民众诉求。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讲的就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当然比封建民本思想更为先进,因为它主张将平民群众看作国家的主人,尽管事实上它们只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民主诉求。共产党本质上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它要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利益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对共产党人来讲,更应当建立健全民主制度、确立民主意识、培养民主作风,时时刻刻把民众期盼和向往放在心中、纳入议事日程。对于个别群众的不当言论和诉求,要具体分析、正确对待。要像毛泽东所教导的那样,把它们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加以处理,多从党和政府的工作方面找原因,而不能把它们一概斥之为民粹主义而加以讨伐。为了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还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其中就包括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为了健全完善民主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逐步实现直接选举,而不能因为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选区划分不公、没有给劳动者规定相应的代表比例、选举受金钱和资本支配、对候选人没有必要的全面考察、计票过程存在漏洞而把某些专制独裁者推上了历史舞台,就拒绝和排斥任何民主选举,无端剥夺人民群众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表达意见的能力,能够很迅速、便捷地将意见和愿望表达出来。其中虽然鱼目混杂,但只要引导得当、依法管理,是可以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而不必担心可能导致所谓民粹主义盛行而无端加以阻挠。
(三)方法辨析
列宁认为,民粹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不主张唯物地历史地看问题,而迷恋于理想化。马克思主义主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之上的,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之上的。这与民粹主义不尊重历史发展规律、表面上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而实质上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也反对资本主义,但马克思主义是基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来反对资本主义的,而不主张倒退到封建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但马克思主义也认为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优越,在进行反对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常常坚定地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与民粹主义仅仅站在小生产者立场上,既反对社会主义又反对资本主义,实质上与大地主等封建主义代表站到一起的做法也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要求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并揭示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这与民粹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具有自己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对社会经济形态作出具体研究,满足于谈论一般社会和“人类天性”,满足于指明群众在现代制度下受压迫的事实和理想制度的适合“人类天性”,不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分析去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也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既主张全部历史是由活动家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又要求认真研究这些个人活动得以成功的条件,探讨如何把群众吸引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实践活动中,这与民粹主义过于强调道德和个人作用也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不要求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必须普遍遵循的哲学历史公式和超过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说明以外的东西,完全不是以“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抽象公式为标准,而是以这种估计本身的正确性及其与现实相符合为标准,以是否合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为学说的最高的和唯一的标准,以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这与民粹主义冒充全体劳动者利益的代表、信奉抽象历史公式和所谓历史必然性的内在规律、指望用一般的依靠一切人的“振兴”和“改良”等措施实现资产者和无产者调解和联合的做法也有本质区别。
综上所述,对于什么是民粹主义,不应当作出泛化的理解,不能将一切尊重平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社会政治思潮一概称之为民粹主义。而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列宁的有关思想为指导,对民粹主义作出系统、准确的理解。如果笼统地将强调平民群众价值和理想、肯定平民大众首创精神、倡导直接民主和广泛政治动员的一切社会政治思潮都一概斥之为民粹主义并加以讨伐,很可能破坏正常的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反马克思主义轨道,最终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事业。我们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则和方向,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积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有序、常态发展。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责任编辑 刘龙伏)
D0
A
1003-854X(2017)09-0016-05
傅泽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