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人格范式
——兼论屈原人格的当代意义

2017-04-11 01:31秦兴友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9期
关键词:屈原范式人格

秦兴友

论屈原人格范式
——兼论屈原人格的当代意义

秦兴友

屈原人格范式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传承,发扬光大屈原人格中积极的方面,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屈原人格范式的本质是爱国主义精神,其人格的基本要素包括有志于道、变革图强、上下求索、批判意识、进取精神、高洁忠贞,充满浪漫理想。其人格范式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屈原人格中,也有消极的成分,应予以辩证地对待,批判地继承。

屈原;人格;研究

两千多年来,屈原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审美情趣,历代的文人学者崇敬屈原、重视屈原、研究屈原,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文化自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屈原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对于重建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屈原的人格范式就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一、关于屈原人格的界定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对人格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西方学者谈人格,大多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来使用人格概念;中国人谈到人格,一般是指人的道德品格、行为规范,虽包含有心理学的成份,但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谈人格,本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人格”概念。

所谓人格,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的性格气质、风范、品德、操行、智慧和精神状况的总称,并且在每一个具体的人格主体身上体现出来的在行使个人权利履行人生义务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尊严、价值和潜能的觉醒或觉悟的意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人格,从理论上讲人格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但在历史的长河和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事实上人格有高低之分,有贵贱之别,究其原因在于不同的人格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人生的价值意义不同,以及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不同又源于人格主体自身的素质素养、价值判断和人生选择不同,还在于人的气质气度、胸襟志向、行为方式不同,这些方面融合模铸成一个人的不同的人格范式。①

古往今来,研究屈原人格大有人在,也产生众多的研究成果。为我们今天研究屈原人格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借鉴参考资料。我们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比前人更远。因此,研究屈原人格,可取的态度是吸取前人的智慧与成果,发掘新的历史资料和文化内涵,在还原屈原人格本来面目的基础上,以今人的视野作出新的阐释。我们应该一方面从屈原的人生旅程来认识把握屈原的人格;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屈原人格以推动屈原研究更深入地开展。这二者的关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我们认识屈原,还离不开对其出身、职业和他自身的人生追求的理解。如果单从某一个方面来认识屈原,则可能导致“盲人摸象”的错觉。

首先,屈原他出身于贵族,“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其次,“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司马迁《史记》),也就是说,屈原的身份是“士”,是“官”,是以读书人的身份担任朝廷的命官;再次,也是最主要的,屈原的身份是文人士大夫,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我们只有从这三重身份的叠加才能力求完整全面地认识屈原、理解屈原、把握屈原。在把握屈原三重身份的基础上,才能较准确地认识政治家的屈原、思想家的屈原、文学家的屈原和屈原的人格范式。

屈原出生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这对屈原的人生轨迹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深远的。屈原出身楚国贵族,按常理他会维护贵族的利益,即楚国统治阶段的利益。春秋战国是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已,以争夺霸主地位,这就要求对内必须变革图强,对外或“连横”或“合纵”。这也是屈原任三闾大夫楚国左徒期间的主要使命。这就面临着守旧与变革的矛盾冲突,这对矛盾既体现在楚国统治阶层内部,也体现在屈原自身之上。在统治阶层内部是屈原与以上官大夫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矛盾,在屈原自身是屈原一方面希望变革图强,另一方面要维护代表诸侯割据势力的楚国贵族的统治。前者导致屈原忠贞爱国,忧国忧民的人格特质;后者导致屈原既自觉担当起振兴楚国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而又投鼠忌器,在寻找到正确的变革途经上无功而返或误入歧路,存在人格分裂的潜因。再者,屈原以文人士大夫“出仕”,既有他的人生信仰、价值追求的正面意义,也有其天真浪漫、理想主义、脱离社会现实的在治国理政方面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在春秋战国,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屈原的“美政”理想落空,以悲剧收场。纵观屈原一生,受后世所推崇敬仰的也是屈原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其创造的以骚体诗为代表的文学成就。以《离骚》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浪漫主义的开山鼻祖,成就了屈原成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屈原的理想人格更多地需要我们从其传世作品中去分析和把握。

屈原的人生经历和屈原的文学作品告诉我们,屈原的人格范式,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志于道,匡世济民,振救时弊,行美政求图强,以身殉道。表现在屈原身上是立志报国的社会责任感,变法图强的时代使命感,独立思考、洁身自好的人生价值观,宁折不屈、以身殉道的人格升华。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横空出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那个“礼崩乐坏”战乱频发的社会寻求出路和治乱方略。“以道为己任”成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士子的显著标签,诸如儒家的“有志于道”、“朝闻道、夕可死矣”、“天下无道,以身殉道”;道家的“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墨家“兼爱天下”等,屈原作为“士”这个阶层的杰出代表,无疑接受了诸子百家“有志于道”、“以身殉道”的思想观念,体现在屈原协助楚王治理国家推行美政的政治活动之中。这也是屈原人格范式中最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之一。

其二,立志图强,上下求索,独立不迁的批判意识和进取精神。屈原的《橘颂》可谓是其幼年立志的宣言和誓言,在其他诗作中也多有表述。他自幼立志救国图强,解民于倒悬,追求美政理想,虽九死而未悔。屈原的这一人格范式与他同时代的政治家们是有区别的,是在“志于道”的前提下,上下求索,努力追寻实现其政治报负,甚至不惜以身殉道。从屈原的楚辞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了楚国的强盛和百姓的安宁,推行美政,必然与守旧的腐朽势力产生冲突,屈原不同于其他政治人物之处,就在于他敢于批判邪恶势力,反映民间疾苦,虽遭毁谤打击罢官流放也痴心不改,为政不成则用他充满激情的诗作——楚辞来唤醒国人。他的求索、他的批判、他的独立特行,不是为他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是展现出他忠贞爱国,振兴楚国,改革朝政,使人民幸福,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个特质,成就了屈原成为得到司马迁高度赞誉的政治人物,也成就了屈原成为千百年来为人们传颂纪念讴歌的伟大诗人和世界文化名人。

其三,高洁、忠贞、追求理想,浪漫执着,是屈原人格的另一典型范式。在屈原的作品中,大量的诗句是以“兰”自誉。“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高洁的象征,君子的代称,一直被人们视为理想人格的形象。在其《离骚》、《九章》等作品中,表达了屈原忠正伏节、危言存国、杀身成仁的理想,是他内心忠贞的真诚展现。屈原作品中的浪漫情怀和文学修辞手法,开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之先河。屈原的浪漫主义源于他对故土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这一人格的正能量,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激励着炎黄子孙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意志,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正因为在屈原身上有着对理想执着的追求和以浪漫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活,才使得屈原“孤清”但不消极,“忧愤”而不颓废,“悲痛”却仍然坚持,“忧患”却依然抗争进取。

应该说在屈原身上存在着相互矛盾甚至是冲突的人格范式,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正因为矛盾的存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屈原。战国时代社会动乱,楚国后期政治昏庸,社会生活人心不古。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必然会在屈原身上留下印记,屈原辅佐楚王治理国家,有得心应手,春风得意之时,但更多的是哀其不争,无能为力,受排挤,受打击,多次遭流放。然而,屈原并没有因此放弃希望,一方面苦苦劝谏楚王希望能够实行开明政治,能够变革图强;另一方面以文学诗赋的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期盼与情感,寄托理想,更希望通过他的辞赋来唤醒更多人关心国家的命运,实现楚国的强盛。在流放途中当他得知楚国灭亡消息后,没有选择变节求荣,荀且偷生,或者作无畏的抗争牺牲,而是选择“以身殉道”,给后世留下千古警钟,其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形象得到了升华!

二、对屈原人格的再认识

关于屈原人格,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研究者,其理解和认知是不同的。所谓“真有”,是指客观自在,真实自然的屈原,后人是通过对屈原的经历,他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他留下的不朽诗篇来解读屈原。我们要了解真实的屈原,就应该从第一手史料入手,即从未加工、杜撰、附会的资料入手研究屈原。事实上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起码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难在原始资料的缺乏,也难在我们不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屈原的思想和感受。即使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期,人们对屈原的误解、误会则多于对屈原的理解和认同,这也是屈原人生悲剧的产生原因之一。今天人们研究屈原,还原一个真实无误的屈原,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屈原的思想价值和屈原人格的魅力,激励着历代屈原研究者,知难而上,历尽千辛寻找真谛,使屈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光大。

人们研究屈原,不同的时代,虽有不同的认知,但是总体而言,是朝着相同的大方向在前进,也存有不少分歧,在本人看来是侧重点不同,或者是立足点不同,而产生了对屈原的不尽相同的研究结果。汇聚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形成对屈原完整全面的认识。犹如“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失之偏颇都不可取。与其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研究者,对屈原形成了不同的认知,不如说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屈原”,或是不同的时代都可以从屈原的遗产中发掘出该时代需要的内容。虽说这种研究有点实用主义、功利化的色彩,但它却是对屈原的研究得以持续的动因之一。对研究者而言,也是从各自不同的需要来解读屈原。政治家需要屈原的忠贞,文人士子需要屈原的求索、执着,文学爱好者需要屈原的情怀和情感的寄托,普通百姓需要屈原的爱国忧民精神……我们今天研究屈原,也是希望从屈原的文化遗产中寻找文化的自信,寻找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人文关怀、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怎样为人处世的人格标准。

屈原人格的本质或者说核心内涵是他人生旅程和文学作品中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对后世的影响虽说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其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贞,是爱国主义精神支撑了屈原的一生。他的一切活动无不围绕着爱国忧民而开展的。爱国主义是屈原人格的高尚之处,是其为历代人们所敬仰的根本原因。虽然屈原爱的是楚国,是生他养他的故土和人民,我们不能要求屈原像今天的爱国主义者那样,爱中华民族,爱社会主义,不能因为屈原爱国的历史局限性而否定或丢弃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以其终生的努力,服务于他的祖国,希望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幸福。这是屈原人格范式最本质的规定性。屈原的爱国不仅仅是他众多作品中的文学表达,更主要的是他的行动,他自觉地担当起历史使命——变法图强,履行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代表社会的良知——针贬时弊,唤醒民众。正因为有了这些,屈原才为我们树立起一个高大的人格形象。

屈原人格的结构(要素),概括地讲,可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是“有志于道”,有理想、有追求,以致以身殉道;二是不畏难险、“上下求索”、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虽九死而未悔”;三是特立独行、具有批判意识,他的辞赋言行,令天下人振聋发聩;四是克己修身,洁身自好,不向世俗屈服,不与奸佞同流合污,以正人君子严律于身;五是过于狷狂、孤傲,多少存在一些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和自以为是的个人英雄主义。解读屈原的经历和作品,我们大致可以形成上述认知。当然还可能形成其他的认知结论。概括地讲,屈原人格范式中的正面的积极的因素,是源于他对人生价值的选择。他以救国救民为己任,采取积极地入世态度,承担起富国强兵,进而统一中国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他终生不离楚国,不背弃有负于他的祖国,以致穷途末路时,宁可选择投江殉道,也不另求他谋,苟全性命,实践其“受命不迁”的诺言,以美政来展现他的人生报负,以辞赋来讴歌他心中的理想,顺境中不骄躁,挫折时不气馁。然而,就其个人而言,毕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如果我们只看到屈原人格中辉煌夺目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其沉痛的悲壮的一面,是不可取的。正因为屈原的人格存在弱点,直接地导致了他人生的悲惨结局。

屈原人格中的弱点,有如下几点:其一,大局观不强。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征战,天下思统,天下思治,楚国当时相对于其他诸侯国比较具备统一全国的实力和条件,但在战国后期,现有的文献资料看不出楚国朝野有统一全国的雄心和规划,没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雄才大略。屈原身为左徒,只是在维护楚王在荆楚大地的统治尽心尽力,鲜见他规劝楚王统一全国平定战乱的战略举措,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屈原有违历史发展之必然,可以说战略上出现失误,大方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在国家的战略方向选择上,楚王偏安一隅,负有主要责任,屈原也难辞其咎,陷入与小人奸佞争斗之中。导致他的悲剧人生是在所难免的。所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恰当的注脚。其二,屈原在治国行政方面,也有值得质疑之处。屈原为左徒,掌握一定的行政权力,应该团结一批志向相同的人,与之共谋楚国的强大,合力规谏楚怀王统一全中国,辅佐楚怀王成为天下共主,也许会获得楚王的青睐,而不被流放。从史料上看,屈原太过孤傲,不善于团结人,没有同盟军,一旦其遭人毁谤,被楚王猜疑时,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这也是屈原拙于谋略,狷狂清高,不审时度势,无容人之量的结果。屈原认为“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在外交上,虽一度联齐抗秦,但没有坚持到底无果而终,被强秦击破,这也是不善利用外部力量,特立独行的结果。其三,屈原浪漫主义的文学家的思想方法,或多或少地是导致他政治上失败的原因之一。诗人的浪漫夸张,理想化,以己度人,往往脱离实际,随心所欲,唯我独尊,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难免受挫。在中国历史上,屈原之后的帝王将相,凡以文学的思维和手法来治理国家者,大多存有不同程度的失误。此外,虽不能说屈原“自恋”,但在选贤任能上,没有看到他有实际的举措和行动的史料,以致楚王身边小人云集奸佞当道,墙倒众人推。后世的治国理政者当引以为戒。

三、屈原人格范式的当代意义

屈原文化包括屈原人格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保护、开发和利用,也只有开发利用,才能使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要开发利用,首要的是要保护好屈原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其次要加强对屈原文化遗产的研究,发掘其中合理的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同时对其有时代局限性的内容予以批判,以告诫后人;再次,在当今社会弘扬屈原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屈原人格中的优质品质,与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推动社会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在振兴中华民族的同时,提升中国人的品质,为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屈原人格范式的当代意义,首先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正能量的意义,即在前文中阐述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其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祖国永远都是我们生存繁衍的基础,是我们每个人的“根”。失去了这个“根”,我们的生命将会枯竭,也就谈不上人生的意义。爱国就要像屈原那样自觉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时代赋予我们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当我们的国家在前进路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时,我们不要做旁观者,一味地指责她,批评她,更需要的是在批评的同时,提出建议,并以实际行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地为国家的进步繁荣昌盛贡献我们的才智,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以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的人生态度,开拓进取,履行好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一是要具有正确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画圆,而是要正确树立个人的人生目标,恰当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并通过正当的途径去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近几十年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此不无关系。二是要具有批判意识,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是非曲直,以及生存生活环境都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社会成员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特别是社会的知识阶层和公共服务管理阶层的成员,更应该具有批判意识,传播弘扬人类的共同价值——真、善、美;鞭挞社会阴暗面——假、恶、丑。客观地讲,在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贪污腐化的盛行,人际关系的不断庸俗化,以及人伦道德的严重退化,等等,所有这一切不是一个早上从地上冒出来的,有一个蔓延演变的过程。如果我们的社会精英、社会良知、公共权力的掌管者,具有类似于屈原的批判精神,在这些社会问题初显苗头时,履行起我们的责任,中国社会的发展可能会更加顺利,更有利于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福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社会知识阶层和公共权力拥有者,更应该深刻反省、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第三,作为社会个体,应该不断地追求自己人格的完善。在这个问题上,屈原的人格范式中有众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继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浩如烟海的资源可资利用。可惜的是,我们一度将这些几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丢弃不用,甚至批判“围剿”,导致人之不仁,社会失信失范,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简要地讲,作为社会人(不是生物之人,动物之人)的必修课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克己修身追求高尚,做正人君子,以期建立良好的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我们背弃了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上出现大幅度的倒退,形象地说就是:贵族精神鲜见,流氓意识充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鼓励支持,以丑为美,恶道横行,诚信尽失,虚假泛滥。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的社会应当下猛药出重拳予以整治。否则,中华民族何以自立于人类?将真的会被“开除球籍”,这决非危言耸听。

从屈原人格的形成中可以看到,健康的社会是健全人格的形成的必要的前提条件。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完善,个人的主观努力固然是第一位的,但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成长。“乱世出英雄”,出的大多是“草莽英雄”;“危难见忠臣”,是忠臣得以显现,而非危难可以培养忠臣。屈原的“孤傲”,就是与当时楚国的政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和运转机制的科学健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发展方向。战争年代“战神”多,文革时期“造反派”多,“一切向钱看”时代导致贪污犯多,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社会要让正常的人能够正常地成长,不是靠歪门邪道达到个人目的的实现;贤能之士,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正常渠道,而不是拉关系、走后门,甚至不择手段违法乱纪,出卖人格与灵魂良心地博上位;我们追求民主自由,但还要有相应的法规准则,保证民主自由的落实,而不是宣传的东西与实际的东西各行其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有千千万万具体的人格为载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社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期待这些问题早一天得到解决。

注释:

① 廖达凤、秦兴友:《个人人格培养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湖北社会科学》1996年第11期。

(责任编辑 刘保昌)

I206.5

A

(2017)09-0042-05

秦兴友,宜昌市政协,湖北宜昌,443000。

猜你喜欢
屈原范式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梦见屈原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端午思屈原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