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学生特点,打造张力课堂

2017-04-11 01:47邓荣健
启迪·教育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特点学生

邓荣健

[摘 要] 水至满则溢,弦过紧则断,课堂亦如此。过大或过小的课堂容量、过紧张或过松散的课堂气氛、过快或过慢的课堂节奏都能直接影响课堂氛围,从而最终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讲述与张力课堂的关系,让课堂可收可放,如弓之开合,不平淡不夸张,恰到好处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创造张弛有序,浸润熏陶的课堂,真正实现课堂的本真、至简、宁静、阳光、高效。

[关键词] 学生 特点 张力课堂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只是简单地熟悉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这严重违背了教学的初衷,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课堂失去了弹性和可塑性。如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活动,使得学生思维积极运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和发展性?本人结合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张力课堂的打造进行了尝试。下面本人做详细阐述:

一、利用学生好奇的特点使课堂“立体”优效

长期以来,由于课堂时间与考核机制的限制,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多指向的是单调的、平面的课本知识,从而使课堂空间失去了弹性,没有现实感,更谈不上动感与活力,不能满足学生完整的生活需要和多层面的发展需要。而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对世界充满了求知欲。这段时间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充分通过激励、引导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所缺、所需、所求。教师也必须要在学生的反作用下提升自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让课堂成为“不断生成”的课堂,真正“立体”起来。中学生对新兴事物比较敏感,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我们可以“投其所好”,把新兴事物搬进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当然这种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关心,而是以其为载体,探究其内在的学科知识。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满足情绪上的“成就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知识与能力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升华。我们可以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间,尽量使课堂具有较强的生成性和发展性。

二、利用学生性格简单的特点使课堂本真朴素

课堂是一门朴素但优雅的艺术。课堂不应过多的追求“形式”,课堂也不是故意哗众取宠的舞台。过度的“包装”会使人觉得眼花缭乱,“乱花渐欲迷人眼”,甚至会让人反感。学生的性格比较多的是简单直接的。我们就更不应该故意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是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简单是一种“繁琐削尽留清瘦”的境界,简单的背后是精要、精良、智慧和超越。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更要“走进学生”。想学生所想,求学生所求,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朴素不是拖沓、更不是放弃。一堂课上,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线条尽量简洁,但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又要尽量丰富。适当的“留白”,尊重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填补自己的“空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课堂充满节奏之美、张弛之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恐怕会不着边际。与其面面俱失,不如独树一帜。如果固守教材,亦步亦趋,又恐怕会一无所获、了无生趣。唯有以最简洁的线条来拉动最丰富的信息,才能有效增大课堂空间的密度,让学生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老师为此要丰富自己的“内在”,必须在“隐性的内在”的强大支撑下才能打造简单清晰的教学线条的朴素课堂,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使课堂朴素起来,不蔓不枝,才能使課堂更为有效,更符合教学的本质。

三、利用学生充满活力的特点使课堂青春阳光

课堂时间短,就要求老师增大课堂张力,加大课堂密度,以求完美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充满活力的特点让其成为充分展示课堂主体作用,不乏为较好的一种方法。现阶段的学生充满活力、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展示自我。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专业学习小组和有关的竞赛活动,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提升自信心,整个课堂也会显得青春阳光起来。“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自我展示中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忙”起来。在“忙”中获得课堂效率得到大步的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意识也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钱梦龙语),所以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惯用的灌输式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四、利用学生善辩的特点使课堂轻松活跃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富有理想、竞争意识很强、不服输,在思想上很少有顾虑。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甚至批判已有的观点、敢于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明显增强。所以,课堂上老师不应回避冲突,可以抓住时机甚至“制造”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发言与辩论中使灵感的火花得到激烈的碰撞,思维得到自由的驰骋。辩论的过程,既避免了学习过程的单调和学习方式的单一,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心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课堂气氛也会轻松活跃,课堂得到进一步升华。老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多尝试,在此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要气馁。要注意的是,这种辩论不是无序的、无止境的,老师要在关键时候让话题回到主题上,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流于嬉闹。学习不应该是简单的回答和接受知识,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更多地着眼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推向前进,积极带领学生经过努力和创造,从而更加适应今后的社会发展,课堂也能成为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的张力课堂。

五、利用学生多发散思维的特点使课堂变得创新起来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教育的强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利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在某些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要因势利导,及时抓住这“惊鸿一瞥”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心得。若前进的脚步总是顺着别人的脚步,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落入窠臼,步人后尘。而培养学生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创造精神。我们要鼓励学生跳出习惯性思维的圈子,才能摘到更新鲜的“果实”。即使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可能还会存在科学性的错误,也无可厚非,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多探究、多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展开自己的思考,从多种角度出发,不拘泥于一点,尽量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漫漫求索路,不老杏坛人”。教育教学是一个永远也划不上句号的话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出最大的信息空间,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无穷的“张力”,可收可放,恰到好处,是我们终身思考的话题。张力课堂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愿意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熊芳芳.创建富有生命张力的课堂空间[J]. 中学语文,2004(01)

[2]楼振林.留白与补白让课堂充满想象的张力[J].学苑教育,2012(04)

猜你喜欢
特点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