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和社交方式。本文基于草根慈善NGO这一主题,研究者力求完整展示一个产生于互联网时代的草根慈善组织的社会形态,力争通过阐述该草根慈善NGO的内部形态、成员之间不同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群内关系,以及志愿者们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所开展的志愿活动,完整详细地展示互联网对草根慈善组织的重塑。
关键词:慈善组织;互联网;社会形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80-0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草根NGO借助互联网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发展之势,正在引起广泛的关注。作为民间力量的结合,草根NGO利用互联网资源集合了社会各方的力量,履行着草根慈善的义务。现如今,草根NGO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也正在成为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新的媒介技术的产生重塑了传统报纸、广播、电视所带来的社会形态,也建构了新的社会形态。“即使人类在整体上总是比他们所制作的工具要来,即使人类的制造物走在人类反应前面,伟大的哲学家们仍然都与其时代的机器同龄,没有人能从技术上跳过去。然而,机器从来就有精神,而且越来越多。每一代技术都描绘出一个普遍性的前景并获得其传达人、解释者或代言人,仿佛一个时期的设备都是配备了说明书、上门安装者以及人体工程学。[1]”德布雷认为,媒介是“在特定技术和社会条件下,象征传递和流通的手段的集合。”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不是消除了传统媒体,而是改变了传统媒体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就本文而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形成了新的慈善团体,这种新型慈善团体,即草根慈善NGO,重塑了慈善组织形态。
一、互联网构建新型的人员组织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建构起来一种新型的慈善组织形式,即草根慈善NGO。草根慈善NGO已然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时代下慈善组织的组成方式,他们由一群对于慈善事业充满热情的趣缘群体组建起来。而互联网技术将这群趣缘群体由线下的散落的个体汇聚到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之中。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又译《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滕尼斯将社区定义为生活共同体,以地域、意识、行为以及利益为特征,是一种由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2]。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已经受到了挑战,随之而来的是虚拟社区在网络上的建立。正是互联网虚拟社区的出现,将散落在现实社会中的志愿者群体组建起来。社交化媒体的发展将一些对公益事业有热情但却散落在现实社区当中的志愿者群体汇聚在互联网的虚拟社区当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这些志愿者从事慈善活动提供了可能。
志愿者们就是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平台所提供的虚拟社区组织起来的,互联网为虚拟社区的建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建立虚拟社区的基础,网民通过共同兴趣联系到一起,进入一个共同的虚拟社区之中,同时也开展线上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又更深刻地加深了彼此之间在虚拟社区中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氛围也为创造群体价值观提供了基础。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上虚拟社区成为了人们很好地进行兴趣、爱好等交流的场所,例如豆瓣,已经成为爱好文学、电影、书籍的网友们聚集的地方,百度贴吧也聚集了大量对不同问题感兴趣的网民,他们会根据自己喜爱的演员、电影、游戏、技术等等为标题组建起自己感兴趣的虚拟社区,而这些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上,被称为趣缘群体。一群由对公益事业具有热情的志愿者所组成的趣缘群体,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这些有心于公益事业的人们汇聚在一起,组建成一个群,在群中交流慈善活动。正是因为互联网的产生,才能组织起这些原本在生活中無法产生联系的人,组成这样一群趣缘群体。
二、互联网构建新型的资金汇聚方式
除了志愿者成员在互联网虚拟社区中汇聚起来,形成聚沙成塔之势以外,对于公益慈善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募捐环节,互联网技术构建了自己独有的筹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筹资方式。在传统公益募捐活动过程中,捐款者无法清楚知道募捐总额以及每一笔善款的用处,因此会对资金流向产生质疑,而互联网构建起来的新型筹资方式,可以使慈善组织成员将每一笔善款流向都透明地展示在受众面前,接受公信力的考验。同时,互联网众筹也是最大化发动社会动员的方式,最大限度整合社会力量进行慈善募捐,整合社会资源为公益事业所用。所谓众筹,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是指一种向群众募资,以支持发起的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一般而言是透过网络上的平台连结起赞助者与提案者。群众募资被用来支持各种活动,包含灾害重建、民间集资、竞选活动、创业募资、艺术创作、自由软件、设计发明、科学研究以及公共专案等。而在这里,就是指互联网汇聚网民们集体的力量,采取积少成多的筹资方式,将网民们的爱心资金进行汇集,从而达到受困者所需要的数额。
草根慈善NGO无法达到如此强大的社会动员,没有政府背景作为其支撑力量,募捐资金的来源是慈善组织能否持续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草根慈善组织的募捐方式更多采取互联网号召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整合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动员。虽然草根慈善NGO没有大型慈善组织如此强大的募捐方式,但是通过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方式,以及透明的公开制度,也使得草根慈善NGO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很好地开展了慈善活动。
通过互联网技术重塑了公益组织的募捐方式,改变了传统官方公益组织的资金来源方式。草根公益组织力求每一次慈善资金都公开透明,利用互联网的正向效益,建立网民对本组织的信任,稳固公益组织的资金来源。相较于传统红十字会等官方组织,由于其资金的来源有一大部分来源于国民财政以及纳税人的资金,但是具体的资金金额以及流向、用途却没有向民众公开,因此增加了民众对红十字会的怀疑。这种不平等的传播关系也是导致红十字会在最近几年频频遭到怀疑和诟病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新型慈善组织的众筹方式,是互联网技术构建起来的产物。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使网民可以随时查阅草根慈善组织的资金来源、走向以及结余,草根慈善NGO的这种更为公开透明的资金流动方式,令网民和慈善组织之间形成了平等的传播关系,也消除了民众对于草根公益组织的疑虑,正是这种公开透明的机制,不仅使网民愿意相信草根慈善组织,也令草根慈善NGO在迅速成长起来。
三、互联网构建新型慈善组织内部构建方式
草根慈善组织内部具有核心层即管理层以及普通志愿者层,这两个群体当中的成员彼此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但是却又有着不一样的分工与合作。管理层的志愿者和普通志愿者一样,都要进行慈善活动,并且也会自觉去找寻需要帮助的群众。但是管理层的志愿者还会收集并整理普通志愿者所带来的慈善消息,并且进行慈善消息的分类、发起。这是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慈善组织成员的角色分类。众所周知,红十字会这类典型的官方慈善机构,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部门分类,红十字会组织成员分工明确,笔者通过查阅红十字会官网发现,红十字有七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别是:办公室(人事部)、赈济救护部(应急工作办公室)、筹资与财务部、组织宣传部、联络部(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秘书处)、直属机关党委、直属机关纪委等。这些部门分别有着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彼此之间交叉合作较少。而社交化媒体所构建起来的草根慈善NGO,却没有这么详细的分工结构,成员之间虽然有细微的科级差异,但是彼此之间互动性强,成员之间工作的交叉性强。草根慈善NGO没有明确的领导层,在核心成员当中,也不存在谁直接领导谁的隶属关系,在志愿者和核心成员之间没有科级屏障,在QQ群中彼此之间交流随和、群计群策,更深入地集合了志愿者的智慧。
四、互联网构建新型信息发布方式
由互联网构建起来的草根慈善NGO成员是通过自主走访或者互联网信息查询的方式获取受困群众的消息,并将其汇聚到互联网上进行近一步的分类和筛选,并由草根慈善NGO成员自己进行活动的策划和号召。这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移动互联网重塑了慈善组织成员的消息传播方式,动员草根慈善組织成员的社会力量,集聚现实生活中零散的受困信息,通过互联网汇聚在一起,并且群聚群策,通过志愿者之间不断磨合策划慈善活动具体细节。这种新型消息汇聚方式和传播流程的变化,是互联网技术时代的产物。
德布雷认为“媒介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传播的技术结构息息相关而又比之高级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各种高级社会活动(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和心态)与信息传播技术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构成了“媒介学”研究的核心与主题[1]。他认为,媒介学的定义是:所谓“媒介”并非孤立的物理机制或物质实体,而是设备–载体–方法系统的集合体系,至于通常意义上被人们所关注的大众传媒,他认为“只不过是一种特别的、膨胀的变量,只不过是一个总体的、永久的原则性问题的衍生”[3]。正在建构的东西会成为下一步的地域,下一步的新技术再把它进行包容,新技术再帮我们建构新的表现形态。
五、结 语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不仅是为有志于公益活动的人士提供一种交流平台,也不止于为其提供技术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改变了以往草根慈善NGO的社会存在方式。从草根慈善组织的人员构成到资金、消息的汇集方式,以及草根慈善组织的内部构成,无不渗透着互联网技术对其的渗透。然而,这种技术的渗透已经超越了一种纯粹的技术的可能,而是作为一种改变慈善组织的力量完全重塑了社会中的慈善组织形态。借助于互联网媒介环境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慈善组织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改变慈善组织的社会形态。而互联网作为一种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新型媒介形态,也正在以它的方式渗透入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媒介带给我们社会的变化不再只是一种新型的媒介技术,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方式重塑我们的社会形态。
参考文献:
[1] (法)雷吉斯·德布雷著.陈卫星,王杨译.普通媒介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9):25.
[2] (德)费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0(11):53-54.
[3] (法)雷吉斯·德布雷著.刘文玲译.媒介学引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3):23.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