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蓉
本课教学以各种形式的诵读为前提,以疏通文意为基础,抓住一个“痴”字解读张岱。他的痴行显示了他的遗世独立和孤高情怀;他眼中的冬景悠远脱俗,天人合一;他心中的故国情则是深扎心底的永远的伤痛。
教学目标 :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作者写景的技巧。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读懂张岱,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明朝有一个人,年至五十,将自己前半生当作梦来回忆,写了一部《陶庵梦忆》。这个人就是张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梦中,从《湖心亭看雪》中窥探他的心灵深处。
二、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齐读,读准字音。
2.范读,读对停顿。
3.齐读,读出感情。
三、组内讨论,互通文义
独立预习之后,组内交换有疑惑的地方,标注重点字、词、句。
四、读课文,走进作者心灵
1.发现痴
读过几遍课文后,发现一个评价张岱的字——痴。
字面意思是什么?但在这里,“痴”的含义绝不仅是字面含义,而是有深层次的内涵需要我们慢慢发现。张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朗读课下注释。
明确:忆——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家乡——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明亡后不仕”——不给清廷做事。
教师补充: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忆〉自序》
教师总结: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清兵南下后,国破家亡的他深感沉痛和悲愤,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痛和沧桑之感,以寄托故国之思。这就是张岱。都说痴人必有痴行,现在我们就来看张岱的行踪痴在何处。
2.痴于行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三句看出张岱有什么异常行为?哪几个字体现他的与众不同?明确:大、三、绝、更定、独。绝: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突出大雪的威严。这让我们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明确:与众不同、孤独、不愿在白天热闹的环境中看雪看人的孤傲、清高。
张岱前往湖心亭看雪,是自己去的吗?明确:有舟子陪同。那为什么是说“独往”?“独”又有什么意味?让我们一起回顾有关“独”字的诗句,体会文人特有的情怀。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明确:舟子在情感上不能理解他的伤痛。他独来独往,内心漂泊无根、无所依傍。他有着独抱冰雪之操守,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超越世俗的高雅之趣,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3.痴于景
这样的痴人、痴行,那他眼中的景又有何不同?齐读写景句子,体会画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完后请描绘一下眼前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明确:苍茫一片。
三个“与”是否多余?对比朗读,体会妙处。明确: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举目皆白,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
后一句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哪一句好?明确:原句量词小的夸张,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作者好像要把孤独的自己融入进这苍茫天地,浑然一体,天人合一。
教师总结:如此阔大辽远的天地,使自己茫然无依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解脱。用天地之大来衬托“堤”、“亭”、“舟”、“人”的“小而孤”、“孤而独”。这样,“独的意境就又表现出来。张岱用简练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天地的浩大蒼茫,人物的渺小清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让我们再次齐读,感受这悠远脱俗的景,遗世独立的人。
4.痴于情
张岱到了湖心亭后,在这天寒地冻、万籁俱寂之中出现了一点温暖和亮色,因为湖心亭上居然还有另外两个痴人,齐读“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两个人看到张岱,如遇知己,惊喜之态从何出体现?明确:大喜、更有、拉。喝完酒,问其姓氏,如何作答?是否答非所问?
教师补充:金陵,现在的南京。明朝开国之初的53年建都在南京。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改为江宁。地名已经更改,为何不说自己是江宁人?明确:对故国怀念,哀伤的情感,丧国之痛,对清朝的不认可、不合作。
教师总结:他不甘承认明亡,表达了我大明未亡之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张岱就是这样痴情于他的故国。他与那两个金陵人互为知音,举杯而饮,然而骨子里不改其凄清的基调。不过是一种暂时的慰藉罢了。
在即将离开仙境之时,以舟子的话作结“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为什么用叹号?明确:对相公痴行的不理解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与开头“独”相呼应。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词中这样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谁解其中味?舟子不解,你解了吗?张岱到底痴在何处?请小组讨论。明确:痴醉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痴心于深沉悲怆的故国之思。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张岱的梦中。张岱以梦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于梦中。唯有梦能使自己解脱,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理想被现实吞没,也只有在清寒灵动的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张岱的痴行痴景让我们看似遥远,张岱的痴人痴心则又是我们不能企及的高度。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