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设计保证阅读教学的高效

2017-04-11 07:47万青云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桃花源指向文本

万青云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保证阅读教学的高效,必离不开问题设计的“有效”。也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以“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之判断。而要做好这一点,注意以下三点是必要的。

一、问题设计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难度应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等相适应,不应过难或过易;否则,将不利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激发,无法达成提问的目的预设。而所谓难易适中,套用维果茨基曾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就是问题设计应处于学生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空间,以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认真阅读和深入思考之后能够得出正确的认知为其标准。这样,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以教学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一文为例。针对文章内容要点、作者观点、表达技巧等现代文考查的重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繁荣兴旺”;“从‘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可看出桃花源中怎样的人际关系”;“除却上述描写外,还有哪些语句可以证明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比‘外人幸福。”以此为基础,

我又设计了第四个问题,“如果作者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幸福,还会不会对桃花源中人的生活进行赞美?这说明作者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显然,这样的问题设计是针对文本本身、具体段落或全篇而来,在凸显阅读教学的文本意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问题所形成的难度梯度是逐次由易到难增强、而又可以让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文本与思考可以解决的;在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探究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文本持续的探究心向是裨益无穷的。如此举措,阅读教学的高效取得,也就会成为有源之水。

二、问题设计要有的放矢

宋人叶适在《水心别集》中以“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之言,来说明立论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表现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上,就是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必须瞄准文本理解的中心和重心,即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即是说,教师的问题设计必须指向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不易理解之处,如难点、疑点等,而这往往也是文本的阅读重点所在。

以教学同是八年级下册的《背影》一文为例。文章主旨所指向的,并不仅仅是儿子对父亲的背影本身的描写,而是借此来表达那个时代的父亲对儿子的浓浓亲情和无私关爱,并暗含中华文化的“爱”与“孝”的文化主题。这也是教科书将这篇文章编选进课本,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如此,在教学该文时,教师的有效问题设计与提出就必须指向文本作者朱自清本人及其家庭以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用以辅助学生理解文章所欲要表达的真实的思想情感,进而作为基础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指路明灯。

三、问题设计应具开放性

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建设以及课标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等有关阅读教学的建议,均要求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必须是开放性的,以其“开放”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以其“开放”来拒绝以“他思”代替“我思”,从而解放与发散、拓深与延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实现对教与学所涉问题的真正探究。显然,这样的问题设计的思路和跨度都是比较宽且大的,答案也可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其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的提供,对于学生思维的灵动性、开创性的培养是极其有益的。

以七年级下册《海燕》一文第2课时的教学为例,第1课时的教学,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对文章的认知、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通过师生共同对第一节中景象描写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有所认识后,我提出了如下问题:“文章中,第2节的景象描写,是否也具备‘笔触细腻,状物传情这一特点?说一下你的理由,或者作必要的補充。”

分析这一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第一,它指向文本本身,与阅读教学的目标设定是一致的;第二,它难易适中,学生可以对第一节的景象分析为基础进行分析,在降低学生思考难度的同时也具有明确的思考指向;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一问题并没有限定“理由”讲述的角度、深度、广度等,且允许学生以“补充”来对问题做适当的拓展延伸。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思考的积极性及答案的创建性和精辟性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连教师的预设都不能达到的。

总之,关注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就必须以问题为抓手来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虽然这并不仅限于以上三点。但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勤于总结,就一定会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城东中学(362011)

猜你喜欢
桃花源指向文本
走进桃花源
再造“桃花源”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隐匿的桃花源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