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怡 范 慧 彭华民
体系建构与专业反思: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会综述
王梦怡 范 慧 彭华民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的时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6年南京年会致力于推动构建一个全方位和全要素的社会工作体系。参会代表围绕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建设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与反思、社会工作在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地位、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描绘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发展蓝图。
社会工作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王梦怡,范慧,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彭华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
2016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社会工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实践领域,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建构本土性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服务体系,是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为达成此目标,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了2016年会暨加快我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研讨会。
大会于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政策系、MSW教育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内地、美国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高校及部分社会工作机构的7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接收代表提交论文二百九十余篇。大会按照协会章程举行了换届工作,依法选举了第六届协会领导集体。选举王思斌为名誉会长,徐永祥为会长,关信平为常务副会长,马凤芝、刘梦、陈树强、王婴、顾东辉、彭华民、向德平、张和清、庄勇为副会长,马凤芝兼任秘书长。会议期间,新成立社会工作督导专业委员会、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学校与青少年专业委员会、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儿童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和高校教师社会工作机构专业委员会。本次会议设八个主题论坛以及循证社会工作国际发展与本土化、社会工作实务实训两个特别论坛。
大会开幕式由徐永祥主持。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第五届会长王思斌教授向大会致辞。他回顾了十年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提出社会工作学科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地发展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社会工作,并对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学生就业及学术研究提出了意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民政部社会工作司黄胜伟副司长、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刘亚军在开幕式上致辞。
王思斌、钱宁、阮曾媛琪、顾东辉、齐铱等著名学者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徐永祥会长汇报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未来工作思路。他指出,将继承第五届领导班子的优良作风,在未来四年扎实推动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帮助中青年教师成长,推动社会工作研究,推出系列制度性成果。
学科体系是一个学科的内部框架结构,体现一个学科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凭借这些关系建构而成的有别于其他学科体系的总体标志。社会工作作为一门较为年轻学科,需要不断地进行学科体系建设。在吸收西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创新本土化理论和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工作学术体系。这是本届年会关注焦点。
卜长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伦理体系构建需要将国际经验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从中国特色专业助人价值观的构建、中国特色专业助人标准和方法的构建、中国特色专业助人实践中伦理困境和伦理抉择经验这三方面展开。何雪松进一步讨论社会工作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认为“科学、艺术与政治”应该替代“知识、价值与技巧”成为社会工作学的新三角支点。侯利文通过中美社会工作在教学与研究上的不同,结合“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实践,尝试为走向社会工作实践研究的新方法论提供思考。黄锐通过后现代社会工作与批判社会工作争辩的表象与实质的研究,认为深究中国社会的演进谱系与未来图景对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也有应当之义。晋长华将中国传统佛教四摄法的哲学内涵与价值倾向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探索契合中华民族社会心理和价值倾向的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发展。刘卫华从社会工作实务知识体系、社会工作方法、美国社会对于社会工作实务的法律界定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含义,认为发展中国社会工作实务应从明确学科定位、重视实务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价值观和专业能力建设等五方面入手。童小军以新的社会工作本质定义为理论指导,从课程建构着手探讨大陆本土化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的策略、路径和面临的挑战。王瑞鸿探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身体转向。萧子扬在本土化视野下对中国社会工作史进行了研究。徐庆文从老人照顾体系和社会服务劳动力培育的实例探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严峻夫通过总结新古典主义社会学对社会工作学的关联性启发,以此对结构社会工作的合法性议题提供洞见。翟进从格林伍德对于专业基本特征的理论出发探讨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与学科体系建设。张洪英探讨了建构本土化社会工作督导知识体系的路径。赵芳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应在个体临床取向和社会结构取向之间寻求平衡。赵环通过重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关系,将两者置于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宏大叙事中,实现对其自身超越与发展。赵琼探讨了社会治理背景下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型发展的结构性特征。
社会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本土化,积累了一定经验。总结本土性经验,有利于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路径。
柴定红基于资源依赖视角,探讨了社会工作专业机构与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常宝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及其前景预测。陈秀珍对于中部地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培育进行了研究。杜立婕基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本土经验探讨了中国佛教社会工作的伦理和实践。郭薇探讨了本土化残障社会职业康复工作的困境及其体制创新的可能性。雷婷对于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价值基础进行了探讨。李茂强在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探索了社会工作服务嵌入信访工作的路径。李迎生梳理了近十年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发展的脉络,揭示其问题并提出前瞻性建议。刘畅以南京市3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为例,探讨社区治理主体差异对社会工作嵌入的影响。娄世桥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应该坚持嵌入与重构。任文启认为西部地区社会工作需要形成事业化、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四位一体”和存量改革的发展格局。孙志丽对于民国时期的专业社会工作进行了研究。童志锋认为浙江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未来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实质性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工作机构自我创新与发展。吴帆探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吴同认为社会工作介入信访案件解决纠纷,是对于中国信访系统的创新。杨生勇探讨了社会工作机构的嵌入发展与边界生产。易松国通过定量研究对于高校教师领办社工机构这一中国特色的社工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尹阿雳探讨了社工机构评估模式从审查评估转向增能评估的必要性和何以可能的议题。张宇莲对于职业互动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化进行了研究。张昱对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共性模式和具体模式进行了思考。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离不开教育推进。对课程体系、专才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等的经验总结与反思,对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的梳理,有利于探寻适合国情的专业发展路径。顾东辉分析了中国社会工作的阶段品性,认为要认识到社会工作“当时当地”本质,实现未来的双边共进。李筱探讨社会工作者工资的主客观维度对于其离职意愿的影响。李振鑫对于南京市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李正东研究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张翠娥探讨了高校领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困境与发展路径。周军构建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者基本素质模型。
曾守锤建构了一个理解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BSWG)在毕业季如何寻找工作的实质理论,以期解释BSWG就业专业对口率低这一现象。陈微介绍了浙江树人大学校社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范艳存基于岗位胜任力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侯俊丹以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清河实验为例探讨了现代技术治理的本土实践。吴耀辉提出了四社会工作实习教学模式。黄炜迦探讨了企业社会工作内置介入模式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梁昕对于社会工作硕士课堂行为与专业能力培育方向进行了反思。刘继同分析了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动因、影响因素与历史经验,以期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提供启示。刘军奎对于以行动研究为导向对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进行了框架构建。吕卓超对于应用型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的优化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马震越讨论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力问题。饶新龙认为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知识结构的困境,应该将知识管理与代偿性学习相结合进行克服。张学东对于社会工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进行了研究。宋丽霞从在地双语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民族社会工作双语人才的培养问题。谭祖雪认为打造社会工作实务人才需要从构建社会生态系统出发。田奇恒研究了政校行合作趋势下“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王怡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模式探析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改革。臧其胜认为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应该建立“证据—表演—服务”的社会工作临床技能教育与评估模式。
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开展“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教学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必要性。童敏采用实务研究的视角,通过搭建“高校—机构”合作平台,采用将实务学习和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的这种实务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蔡永芳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将“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法运用到家庭社会工作的教学中。费梅苹通过案例情境—协商会话—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的有效培养。魏德毓通过分析和反思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建构一种综合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较强的实习模式。庞文尝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综合运用专题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有效改进社区工作的教学效果。陆飞杰通过渗透EPS的教学理念,对《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路、考核评价以及教学效果予以阐述和思考。
加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杨海龙提出构建并实施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社会工作专硕“五实交互”实务能力培养模式和运行体系。韩秀记根据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的实际工作能力的结合的方向来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黄珍伲等论证构建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的项目管理模式,以期对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模式和制度建设提出有益的参考。沈韵琳认为一名MSW实习生真作为一线社工服务时,必须由督导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平衡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充分进行反思与技术精进。朱晓和祝西冰等分别从如何加强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角度,以期提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才能力的培养。赵仲杰认为构建“项目带动式”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有利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有效结合。
李学斌试图从统一规范我国城市社区协商的实践形式与制度的角度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我国基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傅春晖探讨“农民上楼”现象导致了农民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困扰以及农村公共服务的退化。赵阳尝试在社区治理中引入“协同性自治”的概念,并进一步阐释其核心机制——国家对社会力量的赋权和草根力量发育中的增能双重结合的共治型居民自治。黄景莲提出运行“嵌入式发展”模式真正嵌入基层的社区体系中,在社会工作者坚持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同时,构建有效且平等的资源互助平台。韩央迪探讨女性公益创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社会组织)—创业者(女性)的合作治理模式。赵亮员讨论了处于双重系统内部的行政系统和专业化系统中各不同层次的组织行动逻辑。张超分析了社会工作机构合法性困境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提出重塑机构合法性的专业内核为基础,再造其“多远交代”的责信格局。
刘中起通过建构网格化协同治理新机制不断推进政府以及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和行为体都可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格局。郑广怀试图整合专业人员无产阶级化的概念和劳动过程的分析视角探讨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的困境,并提出当代中国社会工作者经历的无产阶级化有助于其对自身处境和身份的认同,以开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者相结合的可能性。王守杰通过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困境原因——待遇差、社会地位低、自我认同度低以及社会保障差的分析,提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改革路径进而推动社工专业化的发展。马灿以北京市社区青年汇为切入点,论述其如何保证北京这一特殊地域中各区县间青年享有服务及资源的相对公平性。肖萍通过以家庭驿站为载体,分析实现妇女儿童公益服务微创投项目和女性创就业帮扶项目的运作。叶浩林等采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对流动儿童学习困难的问题项目进行评估,了解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陈伟杰提出将承认的纵深性与广延性相结合以观察社会工作承认过程框架时,会发现一种迂回式承认的存在。
陈立周提出中国社会工作要实现顺利转型,必须回到波兰尼的“大转型”及其“嵌入”理论,以社区为时间平台,找回其“社会为本”的原初专业精神,恢复其“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专业本质。李蓓蓓阐明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障碍,指出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社会工作价值观,不断反思并积累本土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梁建雄和彭卓宏基于社会工作行政督导在佛山与珠海的落地经验,探讨了如何以精耕细作及量身订造的方法,提供咨询、评估、培训及督导等服务。
实施政府购买服务,促进了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部分学者针对政府如何购买服务以促进政府与社会工作主体有效对话,改善当前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进行了机制研究。朱倩文等提出迈向“政社分开与团结”的互动机制将是优化当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促进政府与社会工作主体有效对话、改善当前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内在机制。朱志伟在把握政府服务供给与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出需求响应机制,分析在政府购买服务场域下的行为主体,并对机制的实现路径提出以服务供给者、服务承接者、服务监督者、服务协作者为初级行为主体推动机制的运作。程航综合广东省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拓展模式,提出拓展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的路径。尹广文探讨社会组织如何利用其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优越性,与政府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合作中的伙伴关系。赵万林指出在社会工作项目化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稀缺的项目资源,社会工作机构可能采取三种策略来以及带来的三种风险。徐子彬等分析了岗位社会工作者与服务使用单位各自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双方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角色关系及其问题,并提出可能的对策建议。荣增举以中央财政购买青海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为例,反思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得失和改进的措施。刘芳认为第三方机构的全程介入,“跟踪式”项目管理对于孵化社会机构、推动企业化运作模式、提高社会服务的精准化、效率性具有直接的效用,避免了将“政府无暇顾及社会服务”转嫁为“社会机构低效率服务社会”的形式误区。姚进忠反思当前社会工作评估的瓶颈,并此基础上从评估制度、主体、内容和程序四个角度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黄颖尝试提出一种迈向政社分工与合作机制下的第三方评估范式,有助于优化当前政府职能转移、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的政社关系。田雄浅析中国社会工作在现阶段发展受到限制的来源和政府购买服务存在的地区差异性,并尝试探索一条支持本土化社会工作自行发展的道路构想与建设。
反贫困是一项世界性任务,也是一个不断挑战政府和社会的价值及能力的难题。社会工作者参与反贫困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反贫困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关信平指出在当前我国的条件下,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行动首先要解决价值、目标和制度条件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黄晓燕与邓俊丽分别以儿童和老年人为切入点,分析社会工作服务介入儿童或老人扶贫工作的可能性和实效性,为儿童或老年人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对策和解决路径。马克林等分析了农村社区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及其成因,对社会工作在促进西部农村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中的功用和路径作了总结与反思。钟涨宝提出现阶段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措施,不能单纯地着力于农村内部,而应该放眼于城乡一体化、共享发展战略高度来思考农村扶贫的措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由个人、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精准扶贫的机制与体制。孔伟探析扶贫工作应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政府提供扶贫资金、社会组织实施扶贫项目的合作模式共同进行扶贫开发。王亚奇首次提出“社会工作+”的概念,并初步探索出贵州大扶贫“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总体框架。金敏超论述了将金融引入社会工作范畴对贫困人群更好地满足金融服务需求的重要意义。方劲以“优势—资产”范式为核心变量,融合三种范式的优势意识、问题意识以及方法意识,提出基于“优势-资产”范式的“多元融合方法”,以期拓展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范式。“三社联动”也是本次会议关注的议题。花菊香比较和反思“三社联动”不同模式之间地方经验。王守颂通过分析满足帕森斯系统理论的结构要素及其运作机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指导“三社联动”机制的实践运行。刘振通过对江苏县域城市Y市“三社联动”具体实践的考察,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发展特色的“三社联动”模式。徐选国针对在“三社联动”日益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命题,在理论上建构了“基层治理的社会性”作为“三社联动”机制的一种分析框架。
彭华民立足于流动儿童生态系统中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和学校因素对抗逆力的构成要素,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实务模式。田国秀将父母离婚危机转化成孩子的成长契机,为离婚家庭提供了从危机到希望的可能。张军等探索了以关系为本社会工作介入的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为治理该问题提供新的省思视角。陈东恩探索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司法机关办案人员协同涉入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工作模式。康雷探讨在社会排斥贫穷(知识、经济)的社会主流意识下如何践行社会公正的专业价值。黄君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剖析政策制定出台的黑箱,指出社会政策制定应当是以证据为本的科学过程,而不是各种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年人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也日益突出。陈佳指出中国养老服务需要考虑不同的家庭结构特征,尤其应对女儿提供更多的养老方面的支持性服务。秦永超探讨家庭代际关系的三种互惠模式对农村老年人福祉的影响,建议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孝亲假制度,进而提升老年人的福祉。苗艳梅通过提供社区资源等形式,使随迁老人构建起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戚晓明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多方面问题,提出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等对策建议。华炜等提出应建立社区精神关爱服务中心、独居老人社会参与和家庭互助养老三位一体的城镇独居老人精神关爱服务模式。陈琳建议政策制定者和服务者在平衡结构和过程因素中为社区老人形成一条以社区为主的就餐服务以增强对老年人的关怀。高丽、徐永祥利用“互联网+养老”这一新型服务模式,深入剖析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发挥老年人自主性和潜在价值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及其现实可行性。曹亚男建议建立以老人需求为核心的照顾协商模式和以照顾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个案管理模式。
部分学者采用了新颖、特色的方式来丰富养老模式,推动老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刘米娜等通过研究指出长期坚持打太极拳对预防社区中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下降有一定作用。曲雪娇提出并分析“抱团养老”的模式的优势与问题。徐京波针对农村老年自杀群体的类型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建构可操作性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吴敏提出按照长者需求开展项目制分类运营和基于个案管理方法的个别化服务将是大陆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能方向之一。张莎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并结合优势视角与生态视角提出建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社会支持的策略。牟羡指出社会工作者应以专业的价值理念、知识和技巧为广大老年群体服务。
发展家庭社会工作是我国积极应对社会变迁对社会结构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卫小将提出将中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在原有妇联组织工作和邻里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专业社会工作。李玉芬通过增加行动研究的数量、深化相关实务研究、加强失独家庭的分类研究、明确失独家庭社会政策定位和细化相关社会政策的研究等方面来拓展失独家庭问题的研究。王石云月以婴幼儿睡眠咨询服务作为切入点,把家庭教育咨询嵌入社区的家庭社会服务工作当中,展现出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与社会工作组织(社区)合作的新型社会工作探索。巩丽丽尝试从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这两方面,提出构建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支持的方法。唐咏关注癌症晚期病人家属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度过哀伤,如何在失去的关系中自我复原。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分支服务领域之一,普遍存在于健康与医疗卫生服务情景中。高万红认为社区康复应以社区发展为依托,完善卫生、政府、社会机构的支持网络。刘江以个体健康自我评价作为分析对象,提出以个体为核心、社区为载体的健康介入策略。朱眉华针对城市中贫困家庭的精神健康问题分析影响贫困人群抑郁和幸福感的诸多因素,探讨针对贫困家庭开展精神健康方面的社会工作干预之必要性和可行途径。郑思明从赋权理论出发,聚焦社区健康促进的具体推行和有效实施方法,探讨多学科服务团队介入的运作机制。杨锃研究了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多重制度逻辑,探讨本土精神卫生公共性建设的可能路径。谢迎迎将平衡康复理念和复元理念融合到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张婷婷等通过数据研究得出认知行为治疗在丧亲照顾中能有效改善丧亲者的抑郁和精神健康,但对悲伤、焦虑、创伤障碍等状况的改善仍不明确。牛少男指出复元视角下的康复小组能够帮助封闭病区的精神障碍患者们获得积极、正面的态度认识疾病,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武玉宝文以标签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罕见病病友家庭内标签效应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者在此介入机制中应发挥的作用。萧易忻从医患关系的角度,探讨台湾社会工作者调解医患纠纷的现况、态度及困境,并思考社会工作者在医患纠纷领域发展的可行性。王丹主要探讨了临终关怀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的动机变化规律,以探究出临终关怀领域中科学及人性化的志愿者管理方法。樊范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探讨其如何克服来自工作的挑战并分析其抗逆过程中展现的保护因子,以及个体如何与环境中的保护因子互动,从而长期坚持在社工岗位。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灾害社会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工作的主流研究和实务领域之一。会议中,张学东从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方式出发,按照项目制运行,采取专业督导驱动、本地队伍实践、农村灾民参与等策略。陈红莉等提出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应把社工作为一个协同各方的桥梁,以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为中心,将各方力量和资源整合。郭静建议对灾后灾民的心理创伤进行长期的观察并积极应对。刘佩从灾害社会工作方法出发,支持灾民恢复日常生产与生活,提升村民应对灾害的能力。
学者试图从理论与实际角度出发,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民族工作实际出发,探讨了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及其专业化途径。哈斯额尔敦从民族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视角结合鄂温克敖鲁古雅移民的案例,试探在民族地区社会福利建设中克服马克思主义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必要性。王磊分别从顶层设计层面与底层落实层面入手,把民族社会工作置于国家社会工作空间格局发展的整体架构中。王国渝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维度和民族维度的民族社会工作研究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并通过对这一交互关系在四个维度呈现出的特征探讨,得出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四个基本取向。从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化途径出发,吴曹祯姝建议加大培养多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的力度,建构一支符合多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专业队伍,促进多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学校社会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部分之一。杨云娟等提倡通过建构学校社会工作站的平台,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嵌入在学校的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学者还针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干预模式、贫困生及单亲家庭学生的帮扶以及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陈婉珍等尝试从旁观者这个数量优势群体的角度切入对校园欺凌进行干预,强调学校社工在工作中应重点增强同伴的共情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抗欺凌态度。杨书胜从赋权、社会支持和政策倡导三方面提出了社工介入校园欺凌事件的策略。尚艳春等建议将贫困生扶助制度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贫困生风险应对能力等具体举措完善并优化贫困大学生社会扶助制度体系。王淼在帮助单亲家庭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婚恋观上,认为应该形成高效、社区、家庭、社会的四方联动。徐刚在分析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可能性的基础上,就学校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进行探究。赵军雷概括了民族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社会工作视野下民族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构建。
不少学者针对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张红从社会工作嵌入乡村治理、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两个方面,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乡村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进行了反思。李卓与郭占锋等对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探讨。武俊萍针对项目式农村社会工作实施状况——“三区”计划执行中专业服务质效尚待提高、专业服务成效认同度偏低、支持系统不足等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黄莎莎从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机构结合的角度,提出社会工作机构要采用“浸入式”服务。刘佳宁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地区扶贫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给辽宁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新思路。吴宗友建议通过加强家庭保障与政府保障、自我发展与文化关心、社会工作组织与政府救助机构的互动,能够富于成效地帮助农村聋哑人在多元主体互动与社会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出路。
学者还就社会工作介入其他组织或领域的研究展开了讨论。宋文然考察社区基金会的参与式发展过程及策略,发现参与式发展是社区基金会的立身之基。许谦等提出政府加强顶层设计、评估机构加强能力建设和构建项目评估多元均衡交代机制等整合策略,以提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合法性基础。洪佩以禁毒社会工作研究特点为基础,提出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包括禁毒社会工作领域开展证据为本实践的条件尚未完备,应积极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井世洁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锚向性、匹配性和动态性的“精准”司法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苏晓君探讨了甘孜州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情况,并就取得的成绩、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做好四川藏区社区矫正工作提出建议。
伴随我国社会结构、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重大结构变化,如何建构契合我国国情,满足社会需要的福利国家形象,建立健全关注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对我国已有福利政策和服务模式的丰富和创新成为此领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论坛中,两位研究者结合实务操作阐发对福利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思考。冯元对试点城市的“儿童福利体系的构建、行政体系的创设和专业服务人才的培育”等特色经验和“整体性福利缺位,人才能力和资金保障欠缺”等发展困境进行分析。高丽茹在福利治理的理论视角下,从福利递送和福利规制两个维度对城市困境儿童的多元福利展开研究,探讨困境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方向。在儿童福利制度体系完善探讨方面,明确界定福利受益主体的权力和需求是构建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王立红提出通过教育宣传提升儿童参与自身发展和潜能开放认知、降低家长期望影响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儿童参与权。李薇通过梳理家庭补贴体系三个构成部分的发展经历,解释英国从家庭补贴体系到儿童津贴的发展必然性。王英等学者将循证社会工作方法与老年人群体社会福利研究结合起来,采用高质量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方法对初级保健对老年人抑郁状况、降低自杀理念、减少健康功能损害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科学分析。闫金山针对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家庭照料的困境,提出应重点考虑从对家庭照料的支持和构筑多元互补的福利制度结构两方面制定城市老年人福利政策。政策分析对丰富和完善社会政策的内涵,提升社会政策的效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王鑫通过对社区矫正刑事政策和社区矫正法发展阶段的梳理,提出社区矫正法制定需要注重与现有法律及社区矫正实践成果的结合和对国际同领域经验的汲取。万江红等学者提出注重建立和维护村治主体的公共权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有效衔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侯日云针对我国社会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部分学者结合社会福利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福利现代化进行研究分析。赵一红分析了社会福利现代化内在机制和运行条件及其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关联度。康宇对“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的社会福利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解读。王梦怡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个取向结合中国实际,探析社会公民身份的中国发展,并提出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福利三角”的提供主体共同推进对我国社会公民身份的发展。马高明通过对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与儿童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论证,其研究发现结论与布尔迪厄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并不一致。
C916
A
1672-4828(2017)02-0099-09
10.3969/j.issn.1672-4828.2017.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