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意涵与启示
——基于英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分析

2017-04-10 21:14王海洋
社会工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意涵社区空间

王海洋

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意涵与启示
——基于英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分析

王海洋

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大多注重对服务群体相关社区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考量,对物理空间的关注相对较少。这导致社会工作实践中常忽略社区居民的社会人文关系特质与物理环境空间的关联,可能会给专业服务的执行带来负面作用。事实上,Booth早在19世纪就将空间的地理信息概念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并形成了社会工作的“绘图”传统。后来英美及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中依然有少数社会工作者选择通过GIS软件协助将空间意涵应用于社会工作之中。因此,大陆社会工作需重拾社会工作实践空间意涵的传统与经验。

社会工作 空间 实践经验 启示

王海洋,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讲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博士研究生(广东东莞 523419)。

空间是一种既定的、关乎历史地所建构起来的社会关系。如“女性主义的城市”对抗的是“性别歧视的城市”(sexistcity),目的在于使其朝向一个有意义的空间(夏铸九,2008);再如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给原住民带来空间变迁的冲刷,也承受空间变迁带来的身心刻痕。同时,空间是权力运作的基础,不同空间的权力分配有着显著差异;社会不同空间中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存在差异,空间的差异会给发展成果共享造成严重阻碍(谢俊贵,2014)。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人、身心障碍者和流动人口等;而服务人群又置身在社区、学校、医院、工厂等地景各异的空间中。社会工作向来注重对服务对象需求的评估以及对社区历史、政治、文化、资源等的了解与挖掘,而对物理空间的关注较少,即便有对物理空间的关注也多局限于社区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如刘丽雯(2009)指出我们相当重视各种社会与人文变项的了解,诸如社区居民人口特质、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际互动因素的解析。然而,相对于社会工作者所重视的社会与人文变量,社区的物理空间与环境,包括地理区位、居民居住环境、乃至于户外活动空间对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功能的满足或是社会关系的运作,都同样可能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换言之,社区居民生存所在的地理空间场域与其社会关系或社会行为运作之间经常是相互影响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尤为忽略社区居民的社会人文关系特质与物理环境空间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可能会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方案执行成果产生负面作用。事实上,在社会工作目标的表述中,强调连接案主系统所需的资源、促进社会服务输送网络的运作等目标的达成均需要具有空间脉络的资源体系构建,这也正呼应了社会工作的“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等的理论或理念。从社会工作传统看,社会工作向来有“绘图”的传统,比如家庭生态系统图、族谱图、家庭生态图、社区资源图等;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发展到运用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社群知识,如地理资讯系统,开始通过地图、数位地图、空间科技等形式,反映社会关系的空间样态、地理空间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空间的社会排斥,以便更好地开展社会工作实践。但就大陆的社会工作实践看,极少将空间概念融入“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之中,也难以具体展开实践;将空间视为社会工作实践视角或思考维度,即从空间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服务群体处境,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脉络对服务群体及其社会福利资源获取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工作实践中较为少见。而事实上,空间很有可能是影响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设计、执行以及成果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英美和中国台湾地区有关社会工作与物理空间的文献研究,探索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空间意涵与应用经验。

一、英美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意涵的发展脉络与经验

(一)英美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意涵的发展脉络

Emile Durkheim认为空间与时间是社会建构物,不同的社会制造了性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空间一直是社会分化的手段,每个人都被安置在某一位置上。1899年Dubois的The Philadelphia Negro一书,介绍了他以徒步方式入户调查,研究美国黑人的生活,发现黑人的生存困境不是个人情感性的问题,而是其遭受社会排斥所致。社会排斥累积性的效果在空间集中的区域所呈现的影响最为明显(Littlewood&Herkommer,1999)。Dorling andWoodward(1996)认为居住区域空间是研究弱势群体的重要议题。Townsend(1979)认为,弱势群体生活空间的取得与贫穷、健康状况差、低技能、家庭瓦解等不利的情况相结合;这些不利的空间分配因素可能会导致弱势群体剥夺循环(Cycle of Deprivation)。Van Kempen(1997)认为居住区域影响成员的生活机会和社区资源的使用,社区成员在使用公共福利服务的过程中深深受到所居住区域的影响。

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历史发展看,1940年代福利国家纷纷建立,1974年的石油危机使公共支出大幅度消减,福利国家出现危机;此时新管理主义兴起,社会福利更加强调经济、效率,因此间接地导致社会福利机构早在1960年就开始寻求有关空间的信息科技以回应新管理主义的效率诉求(Worthley&Camerlingo-Aluisi,1988)。但当时的信息系统侧重管理的需求,并不具有决策参考的功能。19世纪Booth最早将空间的地理信息概念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当时他将伦敦地区贫穷人口分为七类,并使用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显示七类人群所居住的不同区位,该方法影响了社会工作者对当地社区人口状况的了解(Booth,1903)。美国社会工作先驱Jane Addams所创办的赫尔馆(Hull-House)的睦邻安置计划工作人员(settlementhouseworkers),当时也根据工作需要发展出绘制不同地理图形的工作方法,用以作为评估社区经济与社会不公平状况的依据(Davis,1969;Tompkins,1998)。1893年Kelley在芝加哥赫尔馆(Hull-House)也用不同颜色显示居民的收入及国籍的关系,以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及需求。物理环境空间与社会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显示,服务人群面临的环境特质与服务资源的可及性有密切相关(Pearce etal.,2006;Han and Stone,2007)。Queralt&Witte(1998)认为,社会福利机构可以利用地图式的记录给社工服务提供管理建议,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多一种解读资料的视角和方法,以更多面向发掘资料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意义。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空间运用,多通过使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软件协助实现。Hillier(2007)认为,GIS作为一种新兴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工作者重新发现先驱们当时绘制地图时所期望重视的人们所处环境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意涵。强调GIS应用于社会工作可以强化社会调查的传统,提供另一种了解人类行为的视角;同时对界定社区需要和资产、改善社会服务的输送、培养社区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此外,运用GIS软件开展评估可以将服务人群的地理区位、环境生态、人口结构以及社会地位等相关属性的资料较好整合起来,以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环境因素与所面临问题之间的相关性(Robertson andWier,1998;Pearce etal.,2008)。上述英美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应用的发展脉络大体展示了社会工作实践者基于现实推进服务方法的路径,灵活使用空间意涵以拓展服务。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GIS软件技术引入,更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空间实践提供便利和技术支撑。

(二)英美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意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英美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意涵在不同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具体如下:

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通过空间维度评估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来分析儿童照顾和教育服务的需求,比如搜集了儿童照顾机构的资料,包含地点、价位、人员、家庭情况、当地儿童照顾规则、都市的区域划分、提供照顾儿童机构等信息。空间意涵评估结果显示了特定区域儿童与家庭的真实状况,如父母的薪水和工作时数以及在居住和商业使用上占用土地的比率;最后通过使用地图揭示空间的服务需求和服务使用上不一致的问题,以协助社会工作者搜寻社会资源、进行诊断与干预(Queralt&Witte;1998)。

在健康领域,Ernst(2000)曾使用GIS分析了一个健康和人群服务部门一年行政的资料,发现该部门身体虐待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都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性虐待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都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调查资料显示较贫穷和较被隔离的地区是在调查中被忽视的。同时,地图显示儿童虐待的调查将对社会工作机构管理者有较大的帮助。从空间角度看,身心障碍者的福利政策历史,也反映了身心障碍者在不同空间的生活史:工业革命以前身心障碍者居于家族庭园农舍,无异于一般人的生活空间;在工业革命历程中,由于工作身份的区隔,身心障碍者渐而被安置于工作坊或习艺所,以获得特定的工作机会。其后,身体伤害者住进医院,精神异常者则留置精神病院。19世纪末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身心障碍儿童教育问题浮现,各类收容聋哑盲生的机构逐渐设立,成为后来听语障、智障等专门学校的基础。再发展到后来的去机构化、回归主流、正常化的生活空间安排(陈昭荣,2015)①根据台湾中正大学陈昭荣老师2015年秋季《进阶社会工作实务》课程PPt整理。。所以,身心障碍者的福利政策与身心障碍者生活空间安排密切相关。

在犯罪预防领域,GIS也曾应用于社区犯罪与区位聚集的解释上,研究特定人群或特定犯罪类型的发生与周围环境空间的相互关系,以理解犯罪的行为模式,为后续社会工作服务方案制定提供参考(Robertson andWier,1998)。

在社会排斥方面,Hutchinson(2000)认为社会排除的过程中产生被排除者在特定的时间上会集中于某些特殊的区域;使用不同资料的输入,会呈现出不同弱势区位的组合模式,该结果将会呈现出政策的意涵、资源配置与再配置的需求。

在社会工作评估方面,GIS使用于社会政策规划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执行评估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如美国有相当多的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协助之下,通过与社会福利组织或学术团体的合作,使用GIS的操作来建构服务个案的数据库,或者用来评估各项福利的需求与规划、管理所需的福利服务供给(Hirschfied etal.,1995;Chen etal.,1999;Hall,2004)。此外较多的相关研究集中在运用这套技术来解释福利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落差(Hoefer etal.,1994;QueraItandWitte,1998;Faruque etal.,2003)。

由此可见,英美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应用有其发展脉络也具有其经验的独特性。其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拓展了运用空间意涵(包括后来的GIS技术)的操作方法,以了解案主的真实生活,评估需求与福利服务提供的匹配度,并以此为基础推进社会工作政策完善和实践发展。

二、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意涵与经验

中国台湾地区将GIS运用在自然科学、气象风灾的预测、景观规划、地下水道的养护等方面已十分娴熟;过去20年来,GIS也陆续被运用在公共卫生及商业管理乃至于人文历史的领域。目前GIS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上已逐渐广泛(张菁芬、黄映翎,2009)。台湾地区于1990年代,“内政部”率先成立“国土信息推动小组”,正式的启动了空间资料的搜集与GIS的开发。通过“国土信息推动小组”建立了覆盖整个台湾的大型GIS,也就是“国土信息系统”(NationalGIS,NGIS)。经由横向的跨部与纵向的“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将全台湾地区各种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地理资料作一汇整,以方便政策规划与决策(赖两阳、简佳立,2009)。在台湾地区,第一个运用GIS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是东吴大学文学院国科会“人文社会实验室:台北市士林地区人文社会变迁研究案”,这是一个跨科系、跨学门的研究案,以建构属于台湾的GIS人文社会方面的数据库(赖两阳、简佳立,2009)。

过去20年来,GIS亦被台湾学者引入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议题的研究工具(张菁芬、黄映翎;2009)。台湾地区早年为了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效率,曾在社会福利机构建立了信息系统,如台湾“内政部”的社会救助与身心障碍者资料管理与福利信息系统,“儿童局”的发展迟缓儿童早期疗育个案管理系统,劳委会建立的个案管理系统等。然而,上述信息系统偏向行政管理,不具决策分析的功能,其未能将空间因素实质纳入考虑之中。从台湾经验看,GIS技术实际上有别于传统执行信息系统的功能,运用GIS可协助社会工作解决人与环境的相关问题,更可以关注服务群体的特性及自然环境与社会资源分配等议题,可以提供更为有效且更贴近案主需求的服务,与社会工作强调的“人在情境中”的理念不谋而合(张淑慧,2005;赖两阳、简佳立,2009)。

作为空间技术的GIS在台湾社会工作领域实践的研究成果有限,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大体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刘丽雯、张利能(2004)在《GIS在地方政府贩灾组织资源管理上的运用:以九二一震灾的社会服务资源管理体系建构为例》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台湾社会工作运用GIS的方法整合赈灾组织资源,建构社会资源网络,并运用GIS方法建立协调机制以管理组织资源的案例。其次,张淑慧(2005)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少年犯罪防治工作之应用》的研究中,运用GIS发现少年犯罪的多元面貌,以利深入分析,并有助少年犯罪防治工作者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拟定推动少年犯罪防治政策;同时研究了台北市少年辅导委员会于1999年起建构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较好地处理了少年犯罪和地理关连的信息,并绘制“数字化地图”(digitalmap),进而全面了解少年犯罪空间分布,提供少年犯罪防治工作的决策支援与规划参考。

再有,梁美荣(2007)在《早期疗育个案管理服务执行与资源运用:GIS的运用》研究中,认为GIS是一种具有图像呈显的分析,将空间资料通过视觉化加以分析处理的方法,能带来一个全新的面貌,提供给早期疗育个案管理者更多客观思考的方向,对于资源的分析及运用能更得心应手,亦能藉此分析提供更多参考建议,以改善早期疗育各项资源连接的现况。他重点探讨将属性资料与空间资料作连结,依人口密度、特性、资源分布提出早期疗育最适宜地点的建议,协助解决空间性的问题,帮助决策者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并解决问题达成任务。刘丽雯等(2008)针对如何发展出一系列有效的评估方法,以强化政府社会服务方案评估的能力,特就现有的社会服务方案评估方法与技术做探讨,提出空间分析观点的社会服务方案评估方法,并介绍了GIS技术针对台中市8个分区进行居家服务方案评估的满意度与服务供需资料进行地理场域分析的案例。吴明儒、吕朝贤、陈昭荣(2008)以台南市6个社区为分析单位,运用GIS分析社区能力指标,为各社区规划不同的社区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探讨了多个社区共同发展区域计划的可行性。刘丽雯(2009)指出在社区服务方案的规划与执行方法的应用上,较少结合现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方法;研究介绍了3个应用GIS实例,分析讨论GIS在社区服务方案规划与执行上的应用实务与潜在利益。研究发现:强调空间环境思维的相关变项,包括距离、位置、邻近区位、以及其他环境变项等的特性,恰可提供社区工作者一套社区服务方案规划与执行评估的辅助工具,不但可将服务区域的人口结构、居民属性、社经地位分布、以及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等社会相关属性资料做关联性分析,并给予图像化结果显示,也可结合其地理环境实体的空间资料,做空间分析与视觉化展示,将分析结果及时显现出不同的图象样貌,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张菁芬、黄映翎(2009)以台北市基隆市大陆和外籍配偶为主要的分析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分析方法,针对基隆市婚姻移民进行地理空间聚集和分布情形的分析,呈现了基隆市大陆及外籍配偶人口的空间分布情形,探析了服务中心与需求潜在人口群的关联,建立基隆市大陆及外籍配偶的数据库,以作为服务的参考;同时透过区位与人口分布情形,以掌握大陆及外籍配偶生活区域与动态并以思考服务资源输送的可近性;此外透过GIS的套迭系统,可以了解大陆及外籍配偶在各行政区及各行政里的分布比例与集中情形,以作为建构服务策略的参考;并通过大陆及外籍配偶空间分布与资源配置的关连性进行比对,为未来服务资源再配置提供参考。

三、空间意涵在对大陆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在结构主义与诠释学互补结合的基础上,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艾伦·普瑞德(Allan Pred)、爱德华·苏贾(EdwardW.Soja)以及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称的建构主义的结构主义者等,都逐渐从不同的源头与领域出发,同样地提出了空间—时间结构化的理论。他们克服了过去社会理论对空间的化约,重新建构社会与空间之辩证关系,要求实质空间(physical space)与社会空间(social space)之聚密连结。但因社会分工与专业的分化趋势在学院与研究单位中的发展,逐渐造成了诸多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空间知识的缺失。但仍有一些专业如心理学、社会工作积极地同设计专业互动,扮演制度中的社会工程师角色(夏铸九,2008)。如要建构具有空间意涵的社会工作资源体系,就要与地理学,特别是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等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同时也应该结合现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更好地通过工具软件的应用,整合社会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系统、资源体系等于空间性地理资料之中,以更好地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然而,在大陆社会工作的研究中,集中对空间的关注却成为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中遗落的一角。因此亟需使空间意涵回归到社会工作实践之中。社会工作实践中贯穿空间思维,辨识空间背后的权力运作、空间中的资源差异,特别要能敏感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的空间不均等问题。因此,基于英美和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应用的发展脉络及实践经验,当前大陆的社会工作实践需要将空间作为实践视角或思考维度,透过地图盘点资源、绘制资源地图来检视案主与服务分布、定位服务人口、协调资源区位配置、制定服务范围规划、进行服务叠合分析和距离成本估量等。具体如下:

第一,积极开展具有空间意涵的需求与资源评估,特别重视城市边缘区域或社区边缘区位群众的需求,以弥补因空间差异而遭受社会忽视的特殊困难群众,及时根据其空间的社会人口特性提供服务。对于确实不便提供服务的区域,应积极拓展外展服务,或开发新的替代性服务或设置多样性的服务点以平衡服务不足的地区。此外,积极开展具有空间视角的资源评估,梳理地区服务信息查询系统,为未来社会工作组织资源动员和服务转介提供参考;同时具有详细空间信息的资料,可以为保护性服务、生命连线紧急救援系统的定位导航迅速到达目的地提供协助。

第二,将空间意涵融入社区问题分析之中。分析疾病、犯罪、工业污染等社会问题发生率的地区差异,以挖掘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以及空间的差异分布。如反映出危险地点(如水源工厂污染点)的位置距邻近住宅地区的距离,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并可以以图像方式,直观显示各种不同社会问题的地理分配特点,比如癌症或犯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针对空间特点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工作。此外,将空间意涵融入社区问题分析将有助于政策倡导;通过GIS独特的功能、数据分析,透过视觉化效果,将高质量的数据与地图进行公众传播,将增进说服力道,发挥出好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使用空间意涵检视服务的有效性。空间技术可以辅助评估社会工作服务及相应设施的覆盖范围,也可以便于社会工作者考量潜在服务使用者距离服务提供点的距离及交通方式和时间。比如利用地图可以直观反映出案主的空间分布及使用服务的条件,以此评估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区域分布状况及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评估未满足的需求和重叠或多余的服务;有助于评估服务提供地点和目标人口密度是否相称,以及组织的服务领域涵盖范围的大小。

第四,使用空间意涵整合资源。使用空间技术绘制社区资源地图,盘点社区资源。可以更直接有效地检视案主与服务空间分布的协调度,以此做资源的空间调配,也可以为案主搜寻当地周边潜在资源如为有就业需求的案主寻找雇主,以接近就业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视觉的地图信息增加筹资的证据信息,以协助机构募款。

第五,为社会工作服务点选址提供参考。社会工作服务点选择非常关键,选择得好坏直接影响未来服务提供的效果。因此,借助空间思维与技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整体评估区内资源分配与居民在空间上服务的可及性,将会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服务地址,这对后继开发案主群与及服务的提供带来便利。甚至可以使用空间技术在社会工作服务点选址的基础上协助规划服务走访的路线或外展服务点。对案主而言,可以让机构的服务更具吸引和实用性,更便于居民参与,同时也促进资源空间分配不均问题的改善。此外,GIS也是一个对社会工作研究有用的工具,利用GIS工具进行社区人口特征分析可以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借鉴。

四、结 语

总之,社会工作实践中空间意涵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延续并强化社会工作中的社会调查传统;提供一个新的了解人类行为的架构;提供界定社区需求与资产的新方法,同时也促进社会服务提供、提升社区与弱势群体的能力与自主性。性别、族群、阶层意识已早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成为敏感训练的基本素养;空间意涵在重视人与环境互动的社会工作专业中亦可成为重要的专业实践面向。不同服务对象与领域的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意涵值得分析研究,以发展出具有空间意涵的服务模式。

[1]赖两阳,2006,《社区工作与社会福利社区化(修订版)》,台北:洪叶文化公司。

[2]赖两阳、简佳立,2009,《搜寻社会资源新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工作的运用》,《社区发展季刊》第126期。

[3]梁美荣,2007,《早期疗育个案管理服务执行与资源运用:GIS的应用》,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

[4]刘丽雯,2008,《空间分析观点的社会服务方案评估方法——GIS的应用》,载自官有垣、陆宛苹、陈锦堂主编《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理论与实务》,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5]刘丽雯、张利能,2004,《GIS在地方政府贩灾组织资源管理上的运用:以九二一震灾的社会服务资源管理体系建构为例》,《东吴社会学报》第16期。

[6]刘丽雯,2009,《地理信息系统做为社区服务方案规划与执行的辅助工具》,《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第1期。

[7]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2001,《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8]吴明儒、吕朝贤、陈昭荣,2008,《社区能力指标与地理资讯系统(GIS)应用之研究:以台南市社区发展协会为例》,载《世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创新:跨时变迁与跨国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社会福利学会。

[9]谢俊贵,2014,《空间分割叠加与社会治理创新》,《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

[10]夏铸九,2008,《建筑论述中空间概念的变迁:一个空间实践的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11]张淑慧,2005,《GIS在少年犯罪防治工作之应用》,《社区发展季刊》第111期。

[12]张淑慧,2005,《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少年犯罪防治工作的应用》,《社区发展季刊》第111期。

[13]Booth,C.,1903,The labourand life ofthe people in London.London:MacM illan.

[14]Chen,M.,D.Harris,M.Folkoff,R.Drudge and C.Jackson,1999,‘Developing a Collaborative GISProject in Social Services',Geographic lnformation Systems,9(7).

[15]Davis,A.F.and M.L.McCree,1969,Eighty YearsatHullHouse,New York:Quadrangle Books.

[16]Dorling,D.and R.Woodward,1996,‘Social Polarization 1971-1991:M icro-Geographical Analysisof Britain',Progress in Planning,45(2).

[17]Ernst,J.S.,2000,Mapping childmaltreatment:Looking atneighborhoods in a suburban county,Child Welfare,79.

[18]Faruqne,F.,S.P.Lofton,C.Doddato and C.Mangum,2003,‘Utiliz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mmunity Assessmentand Nursing Research',JournalofCommunity Health Nursing,20(3).

[19]Hall,J.P.,2004,Developmentof an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Case of Lincoln County',International Journal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4(3).

[20]Han,M.and S.Stone,2007,Access to Psycho-social Services among Pregnantand Parenting Teens:GeneratingQuestionsusing Youth Reportsand GISMapping Techniques,Child Youth Care Forum,36(5/6).

[21]Hillier A.,2007,Why SocialWork NeedsMapping,JournalofSocialWork Education,43(2).

[22]Hirschfied,A.,P.J.Brown and P.Bundred,1995,The Spatial Analysis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onWirral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on Systems,Journalofthe OperationalResearch Society,46(2).

[23]Hoefer,R.A.,R.M.Hoefer and R.A.Tobias,1994,Geographic Infonnation Systems and Human Services,JournalofCommunity Practice,1(3).

[24]Hutchinson,Jo,2000,Urban Policy and Social Exclusion.In Janie Percy-Smith(ed.),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Towards Inclusion?.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25]Littlewood,P.and S.Herkommer,1999,Identifying Social Exclusion:Some Problems of Meaning.In P.Littlewood.et.al.(eds.),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roblemsand Paradigms.London:Ashgate.

[26]Pearce,J.,K.Mason,R.Hiscock and P.Day,2008,A National Study of Neighborhood Access to Gambling Opportunitiesand IndividualGambling Behavior,Journalof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62(4).

[27]Pearce,J.,K.Witten and P.Bartie,2006,Neighbourhoods and Health:AGISApproach to Measuring Community Resource Accessibility,Journal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60(4).

[28]Queralt,M.,&Witte,A.D.,1998,Amap for you?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social services.Social Work,43(5).

[29]Robertson,J.G.and K.R.Wier,1998,Using Geographical Infonnation Systems to Enhance Community-based ChildWelfare Services,Child Ma/treatment,3(3).

[30]Tompkins,P.and L.H.Southward,1998,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Socialand Econom ic Justice,Computers in Human Services,15(2/3).

[31]Townsend,P.,1979,Poverty in the United Kingdom:ASurvey ofHousehold Resourcesand Standards01 Living. Harmondsworth:Penguin.

[32]Van Kempen,P.,1997,Poverty Pockets and Life Chances:on the Role of Place in Shaping Social Inequality,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1(3).

[33]Worthley,J.A.Camerlingo-A luisi,A..1988,New teachnological advances in hardware andsoftware and their impact in human services.In Rabin,J.&M.B.(Eds.)Handbook on Human Administration.New York:Marcel Dekker,Inc.

编辑/程激清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服务学习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GDJG20142543);2014年度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社会工作概论”。

C916

A

1672-4828(2017)02-0019-07

10.3969/j.issn.1672-4828.2017.02.005

猜你喜欢
意涵社区空间
社区大作战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孔子“正名”思想的法理意涵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终身学习在“两富”社会中的意涵与路径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