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全国经济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套标准、合理的管理模式对于电力企业至关重要。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在于财务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将风险理念和管控要求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方法,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因此,必须建立具有组织架构扁平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内控责任岗位化、控制手段信息化、监督评价常态化特征的内部控制体系。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共事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产规模大,运营成本高,财务风险相对较大。电力企业面临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监管形势日益严峻,内部管理提升要求,现有的财务内部控制总体上行之有效,但在具体设计、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企业人员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淡薄,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公司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大多由财务部门发起组织设计和实施推广,其他部门人员对内部控制建设参与度较低,执行起来较为被动,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面推行。
电力企业各级单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制定一套统筹兼顾、平衡优化、上到集团公司下到县公司均能统一执行的业务流程难度很大,只能粗略地对总体流程进行制定,难以深入内部控制环节的各个细节中去。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系统已渗透到公司各层级、各部门、各业务环节。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以ERP系统为主体,数据来源的规范性、加工整理效率有所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ERP系统未能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需求,从职能部门到业务部门均衍生出诸多信息系统,各信息系统之间业务流程的重复、不统一以及数据口径不一致等现象,造成内部控制的流程与信息化系统不一致,难以有效融合。
电力企业应依据电网、产业、金融等企业价值链、业务生命周期和业务类别,建立公司统一的内控流程,逐步消除流程差异,实现流程步骤标准化、控制措施标准化、责任岗位标准化。各专业部门在具体业务上也应通过编写专业内控流程手册,对跨专业流程应明确衔接要求,确保内控流程纵向贯通、横向融合。
风险管理规范通过建立企业统一风险分类体系,制定规范的风险评估方法、程序与应对措施,明确相关的考核要求和责任追究机制。风险管理手册依据风险管理规范编制,明确各级风险基础信息及应对措施等内容,建立风险与流程环节、控制点的衔接关系,确保风险管理有效落地。各专业部门也应建立分专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设定风险预警阈值,加强风险监控。
以统一的内部控制流程为基础,将风险管理预警机制融入各专业信息系统的流程中去,监控关键控制节点,设置业务各个环节的牵制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认定,风险控制前移,将内控管理延伸到业务的前端,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业务环节。同时,信息系统的流程标准化,也可以实现对标准流程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对程序错误、职责越权、执行效率、流程状态进行披露,通过对监控结果的实时记录、定期发布、风险预警,形成信息化融合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同时需要企业全体员工依照内部控制管理流程办理业务,在程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首先推广内控流程手册,明确员工在标准流程中的位置、作用、各级业务牵制关系,确保流程实施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其次,应将风险管理意识与内部控制理念融入企业文化,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培训与宣贯,在工作中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掌握。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既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内外部的严峻挑战。电力企业应不断完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健全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执行责任机制、评价改进机制和协同监督机制,推进信息系统、专业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管理持续提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①陈玉芳:《电力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方式与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3年第9期
②周凤梅:《电力企业财务会计控制分析》[J],《港澳经济》,2014年第23期
③邱岚:《浅析如何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