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凤
【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场所,对于任何一个人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更是身心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家庭环境的变化,对于孩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家庭环境的改变,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文化环境,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情感氛围,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匪浅。
【关键词】家庭环境;学生;行为品质;环境影响
【分类号】G78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承担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责任。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父母。换言之,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父母由于血缘关系的特殊性,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家庭是孩子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地方,家庭环境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主要大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是构成家庭环境的主要因素。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家庭环境对于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家庭教育也成为决定孩子一生幸福成就的关键因素。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孩子优秀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需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做起。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建设基本的物质环境,为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打造优质的生活保障。
物质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也是当前很多家长一直努力的目标。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家庭,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相对富足、优质的生活环境,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不可否认,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为孩子的身体成长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家长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这些孩子的家长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给孩子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有的家长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环境,还千方百计的在城市购置了房产,解决了孩子在城市读书的问题。相对来说,由于教育的不公平性客观存在,城市的教育环境比农村要好一些。家长通过这种方式,确实可以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更加优质的生活保障,以及一个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从这一点来说,通过努力改善家庭的物质条件,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环境,让孩子有自己更多的书籍、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健康的饮食、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优秀品德行为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例如,通过改善学生的居住条件,孩子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有适合的、充足的书籍可以阅读,无疑可以引导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的形成,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行为品质。由此看来,改善家庭的物质环境对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物质环境只是前提条件,不是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家长在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家庭环境其他方面。
二、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心理氛围。
所谓心理环境,指的是人的大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也即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这个概念是由德國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的拓扑心理学中提出来的,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根据心理环境的概念,家庭心理环境指的是家庭里的心理氛围,这个氛围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常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最主要原因就是家庭中的心理环境出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单亲家庭、或者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原因。孩子心理健康成长需要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做保障。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家庭关系,孩子也会感受到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家人之间的信任关怀,心理上没有负担,不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孩子也自然会与家人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在这种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中,家长的道德标准、是非观念,认知、兴趣等,与社会所倡导的公共道德标准相符合,自觉的遵守公共行为准则,对于孩子的道德标准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睦的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家长需要重视这种和谐心理环境的建设,审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积极的为孩子的成长打造一种乐观向上、健康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另外,家长还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的言行树立榜样,建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与威信,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好爸妈,有意识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帮助孩子调节负面情绪,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允许孩子对于家庭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避免把在外面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里,影响家庭的心理环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只是在幼年时期,而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家庭心理环境,家长平常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态度,都会让孩子在耳濡目染当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家长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会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对待这些问题,通过这种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可以不断的向孩子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力,输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构建有利的文化环境,为孩子的文化素质提升营造积极的文化空间。
家庭文化环境的建设是以心理环境的建设为基础的。小学生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奠基阶段。构建有利的文化环境,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催化剂。家庭里面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知识、坚持做有意义的事,形成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都可以影响孩子的观念和行为。家庭物质环境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准备,而家庭文化环境则是必要条件,需要家长给予高度的重视。构建有利的家庭文化环境,还需要家长花点心思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可以通过布置家里的物品,进行有文化品味的装饰,添置文化用品,设计专门的书房、书柜,购买各种类型的书籍,可以自然的烘托出一种家庭文化氛围,也会熏陶孩子对于文化的认知与感受。同时,家长还需要有意识的进行阅读,不但要自己多读书,还要陪伴孩子阅读,为孩子购买适合阅读的书籍,和孩子分享阅读的感受,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让孩子在书的世界中成长,在文化的感染下,逐渐的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另外,家长还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珍惜时间,信守承诺,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丰富家庭生活,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积极的参与各种健身运动,不但可以加深亲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丰富、多元、健康的家庭文化,从而健全孩子的人格。
四、建立良好的家教环境,为孩子的各种能力发展提供优质的基础条件。
从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案例分析结果来看,良好的家教环境,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在很多老师发现,从一个孩子的日常行为就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家长的素质、家教。因此,也有很多的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是家长教育孩子,而是要教育家长,帮助家长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丰富家长对于现在孩子们的心理的认知,教会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方法,促使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教育、引导孩子的技能。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家长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决定了家庭教育环境的特点。有的家长是专制型的,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让孩子心里非常不舒服,必然会面临着孩子的反抗与叛逆。有的家长是纵容溺爱型的,对于孩子的学习缺乏严格的要求,导致孩子会养成很多的坏习惯,最终害了孩子一生。还有的家长是朋友型的,与孩子相互尊重,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感恩,关心他人,同情弱者,保持善良和真诚。不同类型的家长必然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在构建家庭教育环境时,还需要家长积极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责任观、人才观、亲子观、育人观,在这些正确观念的指导下,积极的进行实践,及时的进行总结反思问题,不断纠正错误的做法,努力的提升自己,为科学有效的教育孩子,构建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五、选择优质的社会环境,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创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势必会波及家庭环境,对家庭环境造成极大的冲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不同的社会区域,其中人们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精神信仰等都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导致这个社会区域的社会环境氛围不同。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家庭社会环境,家长可以学习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中的孟母,在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可以负担的情况下,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择邻而居。不良的社会环境,不但物质环境差,精神文化环境更会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各种冲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都呈现出多元趋势,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这种影响更多是通过家庭环境进行传递的。父母作为家庭环境中的主观因素,决定了家庭环境的主要特质,也是对孩子的道德品行影响最大的原因。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当好孩子成长的陪伴者。尽可能的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行,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德才兼备,人格健全。
【参考文献】
[1]李程,浅谈家庭环境的改变对学生良好行为品质形成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3(01)
[2]蔺晨.改变,从父母开始——例谈改变家庭环境,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2)
[3]陈德冰.浅谈家庭环境与孩子良好行为品质的培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