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 张瑞杰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使役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例如:
① 产量上升使销售额大大增加。
② 她让我明天值班。
③ 他的行为令这件事变得格外麻烦。
④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⑤ 当时的场面非常隆重,令他无比兴奋①。
上述例①至例⑤均为典型的汉语使役句,汉语学界对其句式界定观点不一。刘月华等(2004:152-160)、范晓(2009)和李临定(2011:117-136)等将其看做兼语式,认为使役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既是使役动词宾语,又是其所在主谓结构的主语;吕冀平(1979)、李人鉴(1990)等将其看做非典型单句,认为使役动词加其后主谓结构构成动宾结构;张静(1977)、符达维(1980)认为使役动词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各自为使役动词的宾语;朱德熙(2003:163-164)、刘街生(2011)和刘云飞(2014)则将其看做连动式,认为使役动词后的主谓结构各成分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没有形式上的联系。以上均将使役句看做一种特殊的单句,然而另有少数学者将其看做复句,如萧璋(1956)、胡裕树(1996)等。综上,国内汉语学界对使役句定位相对模糊,通常将其当作一种特殊句型单独处理。
国外学者针对汉语使役句研究较少,代表性人物为Li和Thompson. 他们认为,汉语使役句为连动式的一个次类别,第二个动词为使役动词的直接宾语(Li, Thompson 1989:595-598)。国外学者对英语使役句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Comrie(1989:165-184)、Shibatani(1976:477-492)、Dixon(2000:97-110)等认为,英语使役结构包含两个独立小句: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使役结构受事既是从句的主语又是使役动词的宾语;Baron(1972)、Cole(1983)和Radford(1988:317-319)等认为,英语使役句是复合句,包括一个主句和一个嵌入句。这些有关英语小句致使意义的分析对解释汉语使役句语义结构具有一定的启发。
如前文所述,汉语学界从传统语法角度对使役句的分析缺乏系统性,解释力较弱。学界普遍认可使役句在逻辑层面包含两个事件:致使事件(causing event)和被使事件(caused event),这两个事件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然而在语义层面,学界又认为使役结构包含两个主要成分:致使者(causer)和被致使者(causee),其中致使者为致使事件的发起者,被致使者是致使事件的受事。基于此思路,例①小句致使事件为“产量上升”,致使者为“产量”,被使事件为“销售额大大增加”,被致使者为“销售额”。然而在例②中,“她”只是致使者,并不是致使事件,如下文所述,该致使者为“物化的情形”。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为中心,形式是意义的体现”的原则,认为使役句在本质上为两个事件在使役动词作用下发生的致使与被致使关系,体现在语义层面为使役方(Causer)、过程(Process)和受役方(Caused)3个成分。因此,使役句语义结构为“使役方+过程+受役方(Caur+Pro+Caud)”,体现在句法上为“主语+谓体+补语”,属于单句的范畴。以此为指导,本文将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对汉语使役句各个组成成分进行系统的功能语义和句法分析,希望为其研究提供新视角。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概念功能作为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关注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经验的表达,主要体现在系统为及物性系统。(Halliday 1994/2000:36)及物性系统由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构成。下文将首先从过程这一中心成分入手对使役句经验意义进行界定。
使役句过程由具有致使意义的动词来体现。Talmy(1976)将致使范畴分为致使类、帮助类、允许类和阻止类4种类型。此分类为较早的对致使范畴的概括,但其所涵盖范围有待扩大,分类程度有待加深。刘永耕(2000)提出“使令度”概念以区分使令意义强弱程度,认为使役动词对表目的或结果主谓结构的出现要求越强,其使令度越强,否则越弱。据此,他将使令动词分为(从高到低)称呼定名类(“称”“叫”等)、任命选举类(“任命”“招聘”等)、派调催逼类(“派”“催”等)、命令唤请类(“命令”“请求”等)、带领劝导类(“带”“说服”等)、培养辅佐类(“培训”“帮助”等)、准允容忍类(“让”“任”等)7种类型。本文基本认同此分类,但认为称呼定名和任命选举在使役程度上差别较小,不宜进行区分,命令与唤请的使役程度差别较大,不宜归为一类。此外,该分类没有论及 “使、令、让、叫”等典型使役动词的使令度,亦有所缺。另有杨大然(2006)基于使令度概念将使役动词分为3类:一类为表命令、强迫、鼓舞和邀请;一类为称呼定名类动词;一类为表词汇意义的“使、叫、让、令、要”。本文认为,“使”“令”“让”等在不同语境中能表达不同类型的使役意义,因此在意义上不能单独作为一种动词类别。例如,“领导让我写材料”和“他们让我做班长”中的“让”分别表达命令和称呼定名的意义,与前两类意义有重合之处。
上述分类虽涵盖大部分使役动词,但仍有重复和模糊的地方。此外,这些分类只考察能够致使某种事件发生的动词,并未涵盖阻止某事发生的动词,即表达否定使役意义的动词。有鉴于此,本文依据受役方从高至低实现潜势对使役动词重新分类,并加入否定使役动词,分为称定类(如“任命”“选举”“称呼”“称”等)、命令类(如“命令”“逼迫”“令”“禁止”“强迫”等)、组织类(如“组织”“安排”“策划”“阻止”等)、唤请类(如“呼吁”“请求”“号召”“请”“抵制”等)、鼓劝类(如“鼓舞”“鼓励”“劝”“抗议”等)、帮辅类(如“帮助”“支持”“辅佐”“培训”等)和准允类(如“允许”“同意”“答应”“准许”“反对”等)共7种。从第一类到第七类,使役强制性依次递减,使役实现程度依次递增。“使”“令”“让”等典型使役动词的使役度随语境变化而变化,通常表达称定类、命令类、组织类和准允类意义。
在确定使役动词基础之上,下文对使役句整体语义结构进一步进行考察。学界对使役句的句式及其成分多有研究,但对使役句类型的考察尚不多见。谭景春根据使令动词是否具有意识性将使役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使役句(谭景春 1995:129);郭继懋根据使令动词的具体性和抽象性将使役句分为行动兼语句和形状兼语句(郭继懋 2002)。本文认为,这两种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令动词是否具有意识性、是表达具体意义还是抽象意义十分依赖语境,所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类具有模糊性。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人类经验由过程意义体现,可分为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交流过程、存在过程和气象过程②7种类型。每种过程类型具有各自的结构配置和参与者角色,根据参与者角色特点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次要过程。本文认为,在认知上听话者更关注使役句受役方,因此对使役过程致使结果类型进行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使役句的类型。李人鉴曾根据使役动词后可能出现的结构将使役句分为带主谓结构的单句、非主谓结构单句和复句3种类型。(李人鉴 1990)此分类虽对受役方类型进行初步划分,但其分类标准显然基于形式而非意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意义角度出发,将使役句分为使役动作句、使役心理句、使役关系句、使役行为句、使役交流句和使役存在句。
图1 例①功能句法分析
语义层次上的情形通常由形式层上的小句来体现,过程意义则由谓体来体现。汉语小句潜势结构主要包括主语(Subject)、操作词(Operator)、谓体(Predicator)、谓体延长成分(Predicator Extension)、补语(Complement)、状语(Adjunct)、助动词(Auxiliary)、起始语(Starter)和结束语(Ender)等成分③(何伟等 2015:38-74)。使役句语义结构为“使役方+过程+受役方”,使役方或体现“物化的情形”或体现情形, 而受役方只体现情形,因此使役句在句法上为单句,结构为“主语+谓体+补语”。如此,例①语义结构为“产量上升[Causr]使[Pro]销售额大大增加[Causd]”,主语为“产量上升”,补语为“销售额大大增加”。
学界对此使役方研究较多,观点也较为一致。范晓(2000)对主语进行细化,将其分为3种类型:省略动核结构的某个成分,如“天气使他头脑昏昏”;名词性短语,如“母亲的微笑使孩子感到温暖”;以及名词或代词表示的动核结构,如“她没来,这使我很为难”。张斌认为,“使”字句前段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发生了“事物化”,是“指称性主语”;二是没有发生“事物化”,是“陈述性主语”(张斌 2002:422-425)。这些分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使役方进行解读,但并未明确其语义和句法构成,本文将对使役方语义和句法结构进行细致的梳理。
受语境制约或者出于语言简洁性的需要,使役方并不总是由小句来体现。使役方若直接表达情形,则可称之为一致式使役方,在句法上直接由小句体现,如例①中的“产量上升”(句法分析见图1);使役方若间接表达情形,可称之为隐喻式使役方,在句法上通常由名词词组或性质词组来体现,其中名词词组表达事物,核心成分为中心词,性质词组表达事物或情形的性质,核心成分为中心词。在例②中(句法分析见图2),“她”本身并不能导致“让我明天值班”这一动作,而“她”这个个体具有一定的社会身份,所代表的地位和权利通过语言或动作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进而影响事情的发生或发展,也就是实现使役过程。这与“她走了”一句中的“她”有本质上的区别。“她走了”是动作过程,“她”为“走”这一动作的施事。只要具有基本的生理行为能力就能直接产生此动作过程。由于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已经普遍接受名词词组作为隐喻式使役方的存在,因此我们也可对其句法分析进行简化,如图3所示。换言之,在对隐喻式使役方进行分析时有两种可选方式:既可以保留所有使役方句法成分,也可以依据所需对其简化处理。
使役方情形有时经过名物化,也由名词词组体现,如例③(句法分析见图4)中“他的行为”表示“他”做过某些事从而“令这件事变得格外麻烦”。袁毓林(2002)将这两种通过名词性主语体现使役方的现象称为语义不自主现象,认为他们隐含一定谓词性成分表达的意义,读者可以通过语境得知与该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动作、性状、行为等使动因素。
图2 例②完整功能句法分析
图3 例②简化功能句法分析
图4 例③功能句法分析
当使役方描述事物性质或状态时,通常由性质词组体现,如例④中(句法分析见图5)的“谦虚”和“骄傲”。“谦虚”和“骄傲”作为两个描述性质的词汇无法直接产生使役意义,其隐含意义为“做人谦虚”和“做人骄傲”,由两个关系过程体现。其句法分析可简化为图6所示结构。
在个别情况下,使役句主语被隐去,读者可以根据逻辑自行补充完整。在例⑤中(句法分析见图7),两种情形先后发生,情形一为“场面非常隆重”,情形二为“他无比兴奋”,两情形由使役动词“令”相联系。然而该小句并没有显示主语,其完整形式为“当时的场面非常隆重,这令他无比兴奋”,也就是说使役方由一个名词词组体现,而该名词词组由指示代词“这”来说明。
图5 例④完整功能句法分析
图6 例④简化功能句法分析
图7 例⑤功能句法分析
受役方是使役过程另一重要参与者角色,其描述的情形十分丰富,几乎涵盖所有人类经验。刘忠华认为,在使役句中只有“使”字后面的主谓短语是一个完整表述,其谓语为小句语义核心(刘忠华 2002)。项开喜也认为,使役句中第二个动词能够表示具体实在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是整个句子的语义焦点(项开喜 2002)。两者虽考察过受役方作为整体与使役方和使役动词的关系,却均未再进一步对受役方进行系统地语义和句法分析。本文更进一步,根据汉语小句所表达的经验类别,将受役方分为6种类型。由于受役方句法成分与上文例句分析基本无异,出于篇幅考虑本文将不再对受役方一一进行句法分析。
动作过程为及物性系统最主要过程之一,用于描述外部世界各种情形和活动,表达做某事或某件事发生,Halliday将此类过程称为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Halliday 1994/2000: 109)然而“物质”一词本身更侧重体现具体的、物理性动作,如“打”“走”等,未能反映抽象的、社会交际领域的经验意义,因此本文认为Fawcett提出的动作过程(action process)更具有概括性,既包括物质动作过程,又包括社会动作过程。动作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施事(Agent)、受事(Affected)、创造物(Created)④等。动作使役句包含3个语义成分:使役方、使役过程及由动作过程小句体现的受役方。例如:
⑥ 阅读科学史[Caur]可以促使[Pro][[人们[Ag]从功利主义的束缚中解脱[Pro]出来[PrEx]]][Caud]。
⑦ 社会实践的发展[Caur]迫使[Pro][[数学家[Ag]发明[Pro]新的方法、思想和原理[Cre]]][Caud]。
⑧ 专家[Caur]呼吁[Pro][[([Ag])理性[Ma]对待[Pro]人民币汇率[Af]]][Caud]。
上述例句中“[[]]”部分均为由动作过程体现的受役方。根据受役方参与者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参与者角色、双参与者角色和三参与者角色过程。例⑥为单参与者角色过程,一般由运动类动词填充,如“走”“跑”“爬”“游泳”“打”“上升”等,有时也由抽象动词充当,如“退休”“值班”等。例⑦为双参与者角色过程,除施事之外还包含一个创造物(Created)。例⑧为三参与者角色过程,受役方包含施事、受事和方式(Manner),其中施事为隐去受众“人们”。
心理过程是描述人们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Halliday(1994/2000: 112)、龙日金和彭宣维(2012:29-32)以及Fawcett(2017)将心理过程分为 “情感”“感知”和“认知”3个次类。Martin,Matthiessen和Painter(2010)将心理过程分为“感知”“认知”“意愿”和“情感”4个次类。我们认为,情感倾向于对客观事物的评价,而意向倾向于心理过程的实现。例如,“我看见他很高兴”并不一定表示讲话者主观上希望或打算见“他”。此外,出于对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将“意愿”过程从“情感”过程中分离出来更有利于清楚地呈现心理过程的特点,减少对语义判断的影响。因此,我们将心理过程分为情感过程、意愿过程、感知过程和认知过程4个类别,包括情感表现者(Emoter)、意愿表现者(Desiderator)、感知者(Perceiver)、认知者(Cognizant)和现象(Phenomenon)等参与者角色。受役方为心理过程表达通过使役过程使某人心理上产生某种变化。例如:
⑨ 这笑声[Caur]真让[Pro][[人[Em]讨厌[Pro]([Ph])]] [Caud]。
在例⑨中,受役方包含两个参与者角色:情感表现者“人”和被省略的“讨厌”对象——“这笑声”。即这个使役过程的使役方又充当受役方的一个参与者角色。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受役方为情感过程体现时,且情感过程通常由“喜欢”“讨厌”“害怕”“担心”“紧张”等动词来表达。
关系过程描述两事物之间的关系,考察事物或情形是什么、像什么、在哪、拥有什么、或与什么相关。Halliday(1994/2000:119-138)将关系过程分为3类(内包型、环境型、所有型)和两个模式(归属式和识别式)。Fawcett认为,Halliday的三类、两式太过于复杂,将关系过程细分为归属过程、位置过程、方向过程、拥有过程、匹配过程5类(Fawcett 2017:35)。我们在Fawcett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将关系过程分为归属过程、识别过程、位置过程、方向过程、拥有过程和关联过程。关系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角色为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受役方为关系过程时表达在使役过程作用下,载体和属性产生某种联系。例如:
⑩ 惊讶之态[Caur]使得[Pro][[他[Ca]变得[Pro]滑稽可笑[At]了]][Caud]。
Halliday(1994/2000:139)认为,行为过程是身体内部活动的外在体现,是意识和身体状况行为化的结果。行为过程虽然具有动作过程的特点,但其描述的活动多为不自主、不受控制的反射类生理活动。本文认同此观点。行为过程小句通常只包含一个参与者角色,即主导行为过程的主体,称为“行为者”(Behaver)。但在个别情况下,行为过程还包含另一个参与者角色,即范围(Range)。当受役方为行为过程时,表达在使役过程作用下某人产生某种行为。例如:
交流过程指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换的经验过程。Halliday(1990/2004:140)将此类过程称为“言语过程”,表达说话或意指。我们认为,“言语”这一术语本身更侧重于体现说话的经验意义,不能充分体现意指类的经验过程。Fawcett将这类过程划分为一种心理认知过程,强调讲话结果。我们结合二者观点认为,“交流”这一术语既能体现此类过程的动作性,又能强调过程的意图性,因此将此类过程命名为交流过程。主要参与者角色包括交流方(Communicator)、交流对象(Communicatee)和交流内容(Communicated)。以下两例受役方均为交流过程。
存在过程最常见表达方式为表达静态的“某处有某人或某物”和“某处是某人或某物”,即汉语学界所指的典型的存在句(李临定 2011)。除此之外,“某处+动词+着/了/过+某人或某物”也常用来表达存在过程,描述动态的“从无到有”的存在状态,即汉语学界所指的“隐现类”存在句(张斌 2010:564)。存在过程主要包含存在方(Existent)和位置(Location)两个参与者角色。使役存在句中“位置+过程+存在方”为使役过程的一个参与者角色,小句表达在外力使役作用下,某处出现/消失某物或某种存在状态发生变化。根据常识,表达纯静态意义的存在句如“天上挂着一轮明月”无法出现在使役句中,因此此处提到的使役存在句受役方仅包括汉语学界所指的隐现类存在句。例如:
本文在汉语学界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典型汉语使役句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使役句属于单句范畴,由使役方、使役过程和受役方组成。使役方可分为一致式和隐喻式两类,分别由小句或词组体现。使役过程由使役动词体现,根据使役度高低可分为称定类、命令类、组织类、唤请类、鼓劝类、帮辅类和准允类7种类型。根据所表达的经验意义,受役方可分为6种类型,以此为基础使役句可分为使役动作句、使役心理句、使役关系句、使役行为句、使役交流句和使役存在句6种类型。
注释
①若非特殊注明,本文语料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②本文语义系统基于何伟等著《汉语功能语义分析》和《英语功能语义分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③本文出现的句法缩写形式标注如下:Cl=Clause, S=Subject,O=Operator, P=Predicator, PEx=Predicator Extension, C=Complement, A=Adjunct, N=Negator, MP=Mood Particle, E=Ender, h=head, a=apex.
④本文出现的语义缩写形式标注如下:Pro=Process, PrEx=Process Extention, Ag=Agent, Af=Affected, Cre=Created, Em=Emoter, Desr=Desiderator, Perc=Perceiver, Cog=Cognizant, Ph=Phenomenon, Ca=Carrier, At=Attribute, Behr=Behaver, Comr=Communicator, Comd=Communicated, Comee=Communicatee, Ext=Existent, Loc=Location.
范晓. 论“致使”结构[A]. 语法研究与探索[C].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范晓. 关于句子的功能[J]. 汉语学习, 2009(5).
符达维. 从句子的内部结构看所谓“兼语式”[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4).
郭继懋. 表使令意义时“动补宾”结构与兼语结构的差异[A]. 似同实异——汉语近义表达方式的认知语用分析[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何 伟高生文贾培培张 娇邱靖娜. 汉语功能句法分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胡裕树范 晓. 动词研究综述[M]. 太原:山西高教联合出版社, 1996.
李临定. 现代汉语句型[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李人鉴. 试论“使”字句和“把”字句(续)[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3).
刘街生. 兼语式是一种句法连动式[J]. 汉语学习, 2011(1).
刘月华潘文娱胡 韡.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刘云飞. 现代汉语兼语式分类新论——以力量关系的心理表征为视角[J]. 外语学刊, 2014(1).
刘永耕. 使令度和使令类动词的再分类[J]. 语文研究, 2000(2).
刘忠华. 浅谈现代汉语“使”字句的特点[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2(4).
龙日金彭宣维. 现代汉语及物性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吕冀平. 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J]. 学习与探索, 1979(4).
谭景春. 使令动词和使令句[A]. 语法研究和探索(七)[C].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项开喜. 汉语的双施力结构式[J]. 语言研究, 2002(2).
萧璋. 论连动式和兼语式[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6(1).
杨大然. 兼语句的语义分类及其空语类的句法分布[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
袁毓林. 汉语句子的文意不足和结构省略[J]. 汉语学习, 2002(3).
张斌. 新编现代汉语[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张斌. 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张静. “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4).
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Baron, N.S. The Evolution of English Periphrastic Causatives: Contributions to a General Theory of 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Change[D].Stanford University, 1972.
Cole, P. The Grammatical Role of the Cause in Universal Grammar[J].InternationalJournalofAmericanLinguistics, 1983(49).
Comrie, B.LanguageUniversalsandLinguisticTypolog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Dixon, R.M.W. A Typology of Causatives: Form, Syntax and Meaning[A]. In: Dixon, R.M.W., Aikhenvald, A.Y.(Eds.),ChangingValency:CaseStudiesinTransitivity[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Fawcett, R.P.TheFunctionalSyntaxHandbook:AnalyzingEnglishattheLevelofForm[M]. London: Equinox Publishing Ltd, 2017.
Halliday, 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2000.
Li, C.N., Thompson, S.A.MandarinChinese:AFunctionalReferenceGrammar[M].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Martin, J.R., Matthiessen, C.M.I.M., Painter, C.Dep-loying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
Radford, A.TransformationalGrammar:AFirstCour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Shibatani, M. 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A]. In: Shibatani, M.(Ed.),SyntaxandSemantics6:TheGrammarofCausativeConstruction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Talmy, L.A. Semantic Causative Types[A]. In: Shibatani, M.(Ed.),SyntaxandSemantics6:TheGrammarofCausativeConstructions[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