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要:语言以文化背景为依托,脱离了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就难以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理解。高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文化意识的引导,能够提高学生英文学习水平,形成跨文化的自觉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自觉性
G633.41
一、文化意涵义
社会规则、社会价值观、信念等一起构成文化意识。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者能够对显著地文化元素进行了解;第二層次,经过文化的交往,发现文化中存在一些微妙的差距;第三层次,经过对文化的深入理解,能够理解一些微妙又有意义的文化特性;第四层次,通过对文化多方面体验,能够从外语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从外语文化的角度有所思所感。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习的目标为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能力;此外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应能够对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异同有敏感性,同时在使用外语过程中能形成对语言文化调整的自觉性。
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识是指通过对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养成使用目标语时的自觉调整语言规律和语言理解的习惯。“跨文化意识”可以看成是对个人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的个人独特文化对人的行为和表现产生重要影响。跨文化意识培养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好英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语言是依托于文化背景之上的,对文化背景不了解,就不能恰当使用语言。正是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密切联系,学好英语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西方文化的讲解和跨文化意识的引导,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英语文化积累,才能做引导好学生西方文化的学习。
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跨文化意识会对语言的理解产生较大阻碍,对英语的学习不仅仅要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正确的理解,也要对语法结构进行把握,还要对文化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英语文章的意思。比如,“Amy can be relied on;s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很容易翻译成埃米是可靠的,她既不吃鱼又玩游戏,这中翻译结果显然不正确,这句话正确的意思是埃米是忠实可靠的。” to eat no fish”是一个英国的典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时期,基督教徒以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星期五吃鱼的习俗来表示对政府的忠诚。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非常有必要,文化的障碍直接造成学生对英语理解的障碍。
国家在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里明确要求学生应能对语言交际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进行体会,高中英语学习应形成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对异国文化尊重包容。新课改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形成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习惯。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1.教师缺乏对文化意识的重视
英文文化知识涉及到宗教、政治、礼仪、习俗、伦理等诸多社会方方面面,经过长期约定俗成的积淀而成。英语老师应通过自己扎实的自身素养,来适应跨文化交流。现在很大一部分老师不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沿用过去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导致老师本本就缺少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
2.课堂文化教学活动较少
课堂学习是在校学生文化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老师进行文化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直接影响着学生英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化习惯的养成。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缺少文化教学。老师课堂的一举一动都是文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缺少对文化的对比,从而难以获得一种跨文化的敏感性。课堂的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方式,学生进行语言交流,锻炼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水平。
3.英语学习缺少文化环境
课堂时间短暂,需要老师为学生创造第二课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体会文化的异同。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引导过程中不重视对第二课堂的引导,观看英文节目和英文文化节目很少。
四、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重视对文化的渗透,用好教材
随着我国对文化因素的越来越重视,英语教材大都配有同步阅读理解和表达类书籍,涉及到英语国家各式各样的文化生活,历史、宗教、政治、日常生活、价值观等。这就要求老师具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完成教学任务。
英语教师需要从教材入手,对文化要素进行解读,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意识。英文词汇中渗透文化,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承载着大量文化,英语中很多词汇来自神话、传说、寓言等,比如the cat's paw意思是猫爪子,用来比与被别人利用却毫不知情的人。在英语语法中也可以了解文化,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不表示疑问,而是一种礼貌的请求。
2.重视文化环境的营造
仅仅在课堂进行英语学习远远不够,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之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收听英文电视节目等了解英文文化,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湖区时代人文、社会信息,通过学生进行英文交流来让学生体会英语文化。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宽知识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支持、引导学生阅读英文书籍,多种题材文章的阅读,并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笔记,给学生提供交流心得体会的机会,提高学生跨文化的自觉性。
4.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积累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影视节目、学习英语教学网站、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英语报刊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校园英语广播和英语角等形式也可以营造非常好的语言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晓威.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左广明.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宋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孙晓梅. 基于文化意识的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的现状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
[5]陈敏玥. 高中英语新课程背景下语言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整合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6] 欧阳延莉.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