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体育锻炼自觉性培养途径探析

2016-07-11 08:53祝海兰
成才之路 2016年17期
关键词:自觉性体育锻炼途径

祝海兰

摘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自觉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从体育教师要发挥教学模范作用、要对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理念、以课外体育活动营造互帮互助氛围、在体育锻炼间隙进行品德教育四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体育锻炼;自觉性;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84-01初中作为承接小学、高中的重要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且部分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对学习之外的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因此,难以在初中校园形成热爱体育的氛围。在以应试教育为大环境的初中教学背景下,大部分学校将教学重点偏向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应试科目,而弱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同样具有积极作用的音乐、体育等文体类科目。一些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兴趣不足等因素,对体育缺乏学习自觉性,甚至形成身体素质及文化课成绩交替下降的恶性循环。因此,学校需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从而增强其身体、心理素质,提高综合素质。文章从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自觉性的意义入手,对具体途径进行了细致分析。

一、初中学生培养体育锻炼自觉性的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不断发展的重要阶段,健康的身体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而体育锻炼是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有效方法之一。体育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尤其是体质较弱学生的心肺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保持匀称体型,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进而提高身心素质。同时,体育锻炼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可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放松心情,并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弱,因此,学校需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初中学生培养体育锻炼自觉性的途径

(1)体育教师要发挥教学模范作用。初中生每天除却睡眠时间,大部分时间均在校园度过,与教师接触时间较长,容易受教师言语、行为的影响。因此,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为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示范。就体育科目而言,体育教师需在认真备课的前提下,于上课铃声响前到达学校操场,并做好授课场地圈画、授课器材安排等课前准备。另外,体育教师在对初中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需达到对学生提出的各项标准,即教师对体育的热爱、体育锻炼的熟练程度等,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考虑初中生的接受水平,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措辞向其讲解当堂课需练习的体育项目,单一的语言讲解无法使学生领会时,教师可通过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加深理解。并且需对理解力较差、反复练习动作仍无法达标的学生予以耐心辅导,在其动作达标时要予以表扬,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体育技能等产生愉悦感和敬佩感。

(2)要对学生渗透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并接受体育,该理念的目的是增强国民的体育意识,使其拥有健康体魄。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初中阶段是由学龄期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在对初中生进行基本体育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家长向其经常性灌输终身都要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的思想,使这一思想如“学到老,活到老”理念一般扎根在学生心中。初中生由于受到终身体育理念的不断影响,会逐渐明确自身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生理机能、身体状态和身心素质是关乎自身进步的重要因素。在这一阶段,这些因素可因体育锻炼趋向利好,从而形成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皆稳步提升的良性循环。

(3)以课外体育活动营造互帮互助氛围。大部分初中生由于课业压力大等原因,除去每星期为数不多的体育课外,并没有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以致身体素质不断降低。因此,学校可结合学生身体发育需求、初中教学特点,制定高效的课外体育锻炼方案,并于学期中段和学期末对体育锻炼成果进行评估、总结。例如,学校可利用课间十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项目练习,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另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单双杠、技巧跳跃等需要一定技巧方可完成的比赛,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4)体育锻炼间隙进行品德教育。初中体育主要包括各运动项目训练和比赛,是增强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自身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学校可将运动能力强且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兼具计划性与目的性的集中训练,从而为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和学校级别与上一级别体育比赛培养中坚力量。随着体育比赛所获奖项的增多,学生间将会逐渐形成一股热爱体育、崇尚体育的风潮,且体育运动背后不怕吃苦、团结必胜的体育精神也将在学生之间传扬。

三、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其具有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品格。因此,学校可通过体育教师模范带头、终身体育理念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使体育锻炼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常玉庆.如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J].成才之路,2012(17).

[2]胡晓娟.新课程视角下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方法[J].体育与科学,2007(06).

[3]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

猜你喜欢
自觉性体育锻炼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如何加强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