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菲
摘要: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对大学英语教学甚至对整个大学教育质量而言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培养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的两种方法“Facts or Opinions (事实还是观点)”和“Reading Response (读后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2015年度辽宁省“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 课题名称: 大学英语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编号:WYYB150135。
H319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是广泛的认知技能和智力技能的总称。批判性思维是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结合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和心理倾向发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技巧。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Critical Thinking(简称CT)是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1]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指出,CT的培养无论对学生个人的学业、就业还是对提升整个大学教育质量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CT能力为导向。[2]
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培养CT的两种方法“Facts or Opinions (事实还是观点)”和“Reading Response (读后感)。
一、Facts or Opinions
区分Facts or Opinions(事实还是观点), 是培养CT能力的起点。很多时候,观点和事实容易混淆,在阅读理解和论文写作中,学生要能区分清楚观点和事实。在我们的文化中,观点和事实常常混淆在一起。很多时候,我们争论的是观点而不是事实。观点很难争论出对错,而事实则可能被证明出真假。
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的一篇文章“Goodness Has a Price(《好心是有代价的》)”为例,来探讨如何让学生区分清楚观点和事实。比如,文中“Being nasty and impatient has advantages. [3] (人不好又没有耐心是有好处的。)”这句话,学生对此句表达感到很震惊,觉得不可理解,而实际上作者是陈述他的个人观点,而这并非事实。再比如文中另一句“Goodness, after all, has a price. [3] (好心毕竟还是有代价的。)”,区别清楚这只是作者的个人观点,而非事实。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应该使學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不同,我们应该接受多种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声音,使得学生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再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版)教材中另一篇文章“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渴望新的福利制度》)” 。在文章一开始,作者写到“A welfare client is supposed to cheat. Everybody expects it. [4] (人人都觉得福利救济对象是在骗人。) ”,对于这句话要让学生区分清楚这只是作者的主观臆断,而并非所有人认同的事实。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文文本进行有效分析,使学生有意识的去辨别文章中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主观想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维辨别能力。
二、Reading Response
学生锻炼CT的一个主要途径是阅读,所以当学生读完文章后,让他们做一些思辨性的Reading Response(读后感),对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有一定的效果。
笔者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文章“Longing for a New Welfare System(《渴望新的福利制度》)”为例,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What goal did the author have when writing this article? Did the author meet this goal? Explain your thinking.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达到目的了吗?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作为福利体系的救济对象,希望能改变现有的福利制度,给他这种想要自己挣点钱的残疾人一些机会,而不用一直等待福利制度的施舍,希望能保有自己的自尊心。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接下来再询问学生“What points of view did the author present in this article? How are these points of view biased?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觉得他的观点有偏颇么,在哪里?)”。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于福利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而我们要询问学生是否赞同作者所提出的想法,而作者提出的想法是否可行,福利体系是否能轻易改变。通过提问学生这些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不会简单的接受文章中的所有观点和结论,而能够对一些争论和结论保持怀疑的态度。它可以使学生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能够不断提出问题,学会思考接受到的信息,而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信息。本文希望学生通过英语课堂上的文本分析等课堂活动,能够辨识包围在学生周围的各种想法各种信息,学会独立思考,不断探索。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Its the mark of an educated mind to entertain a thought without accepting it.(我所求的,不是我所相信的,也不是你所相信的,而是事实。)
参考文献:
[1]科普中国 批判性思维[DB/OL] 北京: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E6%89%B9%E5%88%A4%E6%80%A7%E6%80%9D%E7%BB%B4/9901754?noadapt=1
[2]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 Teaching for Thinking-记“外语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研修班[DB/OL] 北京:外研社,2015-8-15, http://mp.weixin.qq.com/s/J1FKe00KzFQ5Jsp9OsTwJg
[3]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二版)教师用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5.
[4]郑树棠.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