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艳
摘要: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采用大部分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就使得课堂当中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被教师忽视,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性格的差异性很大,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以及方式会很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分层教学。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这种分层的教学模式现在被广泛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长处,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
G623.5
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便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学生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对数学学习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本文将谈一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划分层次,科学安排教学
教师要想将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层次上的划分,首先就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性格单纯,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沟通的方式来了解学生,通过私下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便能够掌握学生大致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学生个体的个性特征,除了在私下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教师还应该留意学生在课堂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这样能够更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层次的划分。最后在划分层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学习能力,以及接受水平,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具有的长处,结合各部分原因进行划分,能够使得学生的层次更加合理。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学内容基础且灵活,教学方式多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整,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法的运算”教学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教学内容,对于接受水平比较低的学生,教师要首先将加法的基础运算进行强化,然后逐步拓展新内容,对于程度中等的同学教师则可以重视新内容的讲解,而对于那些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以点播为主,设计一些“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题供给这部分学生进行思考强化以及巩固。
二、进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分层教学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就是“因材施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了解学生个体的个性所在,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来设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信心,还能够构建更加高效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生正处在天马行空的年龄,他们对于许多数学问题都有着自己很独特的看法以及思考方式。例如教师在进行基础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准备的过程中了解学生习惯感兴趣的事物,将其设置成应用题的已知量或是未知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解题欲望。不同的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关注点不一样,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对于数学知识的敏感的点,掌握学生身上的长处,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擅长的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进行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教学,还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进行小组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平均水平,不能仅仅将同水平的学生放在同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还需要“领路人”,即每组需要有一到两个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组内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在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时,教师要权衡好利弊。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以互帮互助为原则,来解决数学课堂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提出不一样的问题,有很多问题可能是其他学生没有关注过的,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自由的讨论中进行思维上的碰撞,这一点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适当的设置疑难障碍,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思考问题当中去。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四、分层进行评价,全面提升能力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分层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步骤,这种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总结工作是完整的课堂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小学生缺乏对于数学知识汇总的能力,所以在这一方面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对小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学生的问题,并且要以肯定和鼓勵为主,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点评,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数学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上的漏洞进行点播,叫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要逐步进行点播,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欲望,还能够培养起小学生善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种评价方式才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点评,点播,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
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式对改善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而言,由于它的基础性比较强,并且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于自己的学习能来还不够了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的而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充分了解每个学生个体的心理以及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合理划分层次,进行科学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更加热情,更加自信的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芝超.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陈丽云.关于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0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