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
摘要:自主学习主要是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能够有效学习的一种综合能力,主要通过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学习的积极、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条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等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点是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G623.5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下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望能够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的教学经验。
一、创设情景,以问题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增加印象,还可以使得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进一步唤醒,思维得到拓展,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换言之,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自觉积极的参加者,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而非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另外,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水平状况,创设符合且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巧妙设问,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对新知识学习主动能力。
例如,在讲授“时、分的认识”问题时,笔者设计出一个动物长跑比赛的场景,两个小动物都是12时起跑的,到达的时间分别是1时5分和1时20分,可因学生只有“1时刚过”这个粗略的时间概念,缺乏准确时间的认知,因此我让故事内的“小猴裁判”判决它们两个都是第一,学生看到这样结果必然会觉得跑得快的小动物不公平,因此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以此展开新课程的教学。
总而言之,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创造一定的情境,可以加强与学生间的共鸣,并使这之转化为求知欲,从而将这些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任务方面。
二、在开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实际数学教学中,空间的概念在小学生的头脑中难于形成,因此,让学生去动手实践,观察实物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为成直观的事物。例如,四年级的观察图形教材中给出四种正方体的典型摆放方法,那么,教师在这时便可以准备五个正方体,让学生以形状不变的前提下从正面观看,摆放第五个正方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未让学生单纯地想象,而是运用实际的正方体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为将来的空间想象积累一些的感性材料。
三、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够使认识从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同时,也需要针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指导: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而对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层次的进行自我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各自的创造力,加強愉悦感,形成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222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优等生做第3题;中等生做第2题;学困生做第1题。通过一道这样的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让水平不同的学生对知识加以不同层次的总结,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加学习的信心。
四、自主检验,体会数学的魅力
例如: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出这样一题:“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80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3/7 ,这时候剩下的与修好的相等,求这条路全长有多少米?有的学生见了这题马上列出如下算式:800÷(1-3/7 )+800=2200(米)。此时,我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检验,判断正确与否。学生通过检验,发现答案是错误,此时同学们就将求助于我,我即刻便会引导学生去画线段图,学生通过己画出线段图,并去热烈的讨论,随后另辟蹊径修正解法,列出下面不同的算式:
1.方程解:设余下的长为X米,则得
(1)方程1:800+3/7X=X-3/7X
解得 X=5600, 5600+800=6400(米)
(2)方程2:(1-3/7)X=800+3/7X,
解得 X=5600, 5600+800=6400(米)
2.算术方法解:
(1)800÷(1-3/7-3/7)+800=6400(米)
(2)800×8=6400(米)
其中算术方法的解法(2)显然是最简单的,我要求学生说明理由,学生则说出理由:因为第一天修了 600米后,第二天修了剩下的3/7,就是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3份,还没有修的是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4(7-3)份,这时剩下的与修好的相等,也就是前两天修好的总数与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4(7-3)份相等,这样,800米就相当于第一天修好后剩下的7份中的1(4-3)份,可以把这条路的全长平均分成8(7+1)份,800米正好是其中的1份,因此,可得,这条路全长为:800×8=6400(米)。
学生从检验中探寻到正确的解法,他们的情感态度得到极大的拓展,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各层次学生的心理也得到满足,对于学生思路的开阔,创新思维的扩展都起到一定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端正自身的位置,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各自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到最大化,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开拓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育兵.浅谈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小学,2013(13).
[2]游丽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