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思考

2017-04-10 14:53杨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

摘 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高校承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责任,有社会担当的体现。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进行了思考,从解放思想和完善体制,到加快数字化进程、馆间合作、创建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机制,再到高校图书馆借鉴商业图书城模式,引入外部服务业完善图书馆职能,提升阅读体验,最后到通过立法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制度化、法律化,加快全部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步伐等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 社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一直以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有着重大的意义。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曾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向社会开放。2005年的《武汉宣言》鼓励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逐步开放。2008 年中国图书馆学年会提出将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责延伸到全民共享的层面。在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也全方位向市民开放,模糊了与公共图书馆的界限,消除了两者间的壁垒。据了解,日本高校图书馆依靠着较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的服务,向公众的开放率达到了97%。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也有 40%。作为以保存资料和传递信息为基本职能的高校图书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必将成为社会化服务的大舞台。高校图书馆相比于公共图书馆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无论在藏书量、电子资源还是设备和人才资源方面,都要远远优于公共图书馆。而调查研究发现,拥有着巨大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却存在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不应该仅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一、解放思想与完善体制

高校圖书馆要摆脱“本位化”思想的束缚,对其服务范围进行重新定位,正视其应有的社会属性。在我国至今没有成熟的图书馆法,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立法,积极制定指导性政策并对积极响应社会化的高校图书馆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增加经费的投入、扩大人员的编制、改善其工作环境等。

二、加快数字化进程与馆际合作

做好对外开放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书目索引、资源导航,使社会读者可以很便捷地查阅和了解资源。建立视听资源和电子图书的数据库,并提供便捷的下载服务,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同时,许多高校购买的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是了解某一专业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的主要渠道,但由于版权限制,许多高校进行了IP控制,高校图书馆可以向社会读者开放本校的电子阅览室,既可以方便社会读者进行学术研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和利用,还可以为高校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和所在地的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建立馆际互借系统,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共享。

三、创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机制

高校图书馆建立与本地政府部门协同共建制度,引进政府资源建设本校图书馆,同时制定面向社会开放的服务机制,资源共建、共享,使高校图书馆可以同时服务于本校、外校师生、本地市民,方便读者获取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将高校图书馆建成为全市市民服务的公益机构。还可以进一步与周边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在周边大型社区建立图书馆的分馆,提供图书资源的流动与借还,方便周边社区市民借阅与归还图书。高校图书馆可以与市政图书馆交流合作,实现图书资源的互通,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实现更大的图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在面向社会开放的工作中,通过错峰开放、有偿服务、划定特定人群等方式进行实施。例如高校假期期间通常闭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极低,每年寒暑假共计3个月,在此期间全面面向社会开放,可以区分读者群体进行有偿开放和免费开放并轨机制,在校学生回家后也可以免费使用家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假期进行充电,退休老年人可以进入图书馆丰富晚年生活,而在职人员可以通过较低的费用进入图书馆,使图书馆在假期也可很好地服务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体现社会担当。开学后,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和师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需要控制对社会开放的时间段和人数,提高社会人员使用图书馆的费用,控制入馆人次。

四、引入外部服务业

随着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职能的实施,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入多种服务类型,以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例如社会中图书城的模式,在图书馆中设立图书购买服务,读者在阅读中遇到喜欢的图书时,可以直接在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平台上下单购买;在图书馆设立休闲咖啡厅、民俗茶馆、餐饮区域,满足休闲阅读和餐饮的需要;在图书馆设立电子阅览室,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通过外部商业引入机制,不但可以丰富读者在图书馆的不同需求,提高阅读体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外部商业的引入得到对应的资金注入,为图书馆的进一步建设提供部分资金。

五、通过立法制度等行政手段加快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步伐

各个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步伐可能不一致,高校图书馆缺乏面向社会开放的内部动力,如果通过立法层面,制定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大加快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步伐,也为高校、社会、社区等多方资源的合作提供统一的制度约束,避免各个高校模式不一而引入的多高校、跨区域、跨行业合作差异问题,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开放的成功率,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刘清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和方略[J].现代情报, 2004 (3).

[2]蒋春花,浅论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J].图书馆,2002(6), 60-61.

[3]肖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思考[J]. 图书馆,2011(4):111-113.

[4]洪跃,王贵海.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模式及借鉴[J].图书情报工作,2013(14):6~11.

作者简介:杨萍(1969-),女,汉族,江苏南京,本科,技师,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化服务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廊坊地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灵武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