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究

2017-04-10 22:07刘梦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意识情境

刘梦迪

摘 要: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有效教学,量身定制适合低龄儿童的教学方法,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关键词:有效数学教学 意识 情境 生活实践

数学被称为“百科之父”,当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大人们便开始教孩子数数,从这个现象我们足以看出数学的重要性。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且又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行不通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那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内容是抽象、枯燥、无味的,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虽然一年级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必须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中大部分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知识,因此课堂上如何把“旧知识”变为“新知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教法新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为学生出示鲜艳的主题图,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去,让学生观察新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例如数人数、数桌子、数凳子等,还带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教学时我采用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動口说一说动手的过程与结果,从而达到动口、动手、动脑的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练习中多以游戏形式进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教学数的组成时,以“对口令” “拍掌”“出手指”等游戏进行练习,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以“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游戏进行练习。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记得牢。

(三)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对于语言的要求很高,设置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悬念,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比长短,比高矮》,当学生已经会用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形容物体长短时,我故意拿出两支长短不同的粉笔,错开用手捏住一端,让学生猜一猜谁比谁长。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好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和故事。

三、创造灵活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刚开始,当我提到“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谁还能回答”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予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的表扬会使孩子以后敢于发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问题对于不同分析者来说,都会存在不同的结论,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分析问题结果的能力,当然说错的时候,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利用普遍熟悉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只有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分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把杂乱的物体进行有规律的摆放来切入教学中,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找出分类的标准,进而掌握分类的方法。在设计习题环节中我注意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每上一节课,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学生亲身体会、练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可见,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地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意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护患情境会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