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家长们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个小时……为了能深入理解课文中父亲的了不起,我们设置如下的教学活动,通过练读、练说、练写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一、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找文章“四要素”、列纲要、概括小标题等几种方法,带领全班学生练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初步感知父亲的可敬。
二、选点朗读,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为了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在这里设置练读活动,选择读好第十二自然段及地震时人们与父亲之间的对话的语句。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第12自然段,找出关键句子“没人再来阻挡他”,并思考这一句话中的重点词是哪个?
生:“再来”“阻挡”。
师:请大家思考:哪些人曾经“来”“阻挡”过?怎么阻止的?他又是怎么回应的?在文章中找出来。
生1:……
生2:……
师:同学们都找得很好,那应该如何读好这几句话呢?
生:……
三、选点练说,抓住“挖”字,练说父亲的“了不起”
师: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挖了漫长的38个小时,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请大家再读第12自然段,好好体会这个“挖”字。想象一下,父亲挖的工具、挖的对象、挖的动作、挖的时间、挖时遇到的困难、挖时的心理、挖后的形象……同学们可以根据我的提示,完整地说。
联想到地震场景,我对这个“挖”字体会到:
他挖的对象 ————
他挖的工具 ————
他挖时的动作 ————
他挖的时候面临的困难 ———
他挖时的心情是 ————
他挖了(时间) ————
讓自己变成了(样子) ————
根据提示,用一段完整的话来说。
生1:……
生2:……
四、选点练写,深刻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通过练说活动,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已经体会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这时,老师及时煽情……
师:一个“挖”字,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那了不起的爱,请大伙一起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象父亲此时的样子。
生:……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请你闭上眼睛,将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呈现在你的脑海。(教师播放感伤音乐,学生闭眼想象。)
师:父亲刚开始挖的时候,他可能动作很快,力气也很大,当挖到4个小时的时候,或许他的手臂被玻璃划出个大口子,鲜血顿时涌了出来,这时他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当挖到8个小时的时候,强烈的疲劳占据了父亲的整个身体,他会怎么做呢?当挖到12个小时的时候、24个小时的时候、36小时的时候呢……他已经成什么样子了?还在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睁开眼睛,什么也别说,将你满腔的情感、丰富的联想流注于你的笔端吧。(写一个片段)
(出示要求与写作模板)
父亲在废墟中挖到—————小时的时候,他———————————————————————。
(学生小练笔)
师:同学们,停下手中那支充满情感的笔吧,想说的话是不是还有很多?可是,我们已经到了展评的时间了,哪个同学先来交流你所写的。
生1:父亲在废墟中挖到8个小时的时候,强烈的疲劳占据了父亲的整个身体。意气风发的父亲,早已狼狈不堪,衣服破了,头发乱了,脸脏了,一双鲜血直流的手仿佛有千斤重,每抬手一次都要用尽他全部的力气,可是,想到儿子还在等着他,他就顾不得那钻心的疼痛,一下、两下、三下……他又继续挖。
生2:父亲在废墟中挖到24个小时的时候,又一次余震袭来,他被震到废墟里面,瓦砾、石块几乎掩埋了他,他拼命地爬出来,那双修长的双手早已血肉模糊,衣服早已破烂不堪,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地面,他承受着希望与失望的反复折磨,他的精神与身体都将达到极限,他真的快要倒下了。但是他不能倒下,因为他的心中总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点评】
这就是一篇典型的随课微写作的课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进行选点练能,通过练读、练说活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在练说活动结束之后,把学生带入到我们预设的练写点,通过教师的激情渲染,让学生们有话想说了,教师就能很自然地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呢,也一下子就能进入写作的状态。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最后顺应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展示优秀的作品。这样写出来的小练笔,是对课堂情境的有机充实、完善,也就不会出现阅读与写作两张皮的现象了。
作者简介
陈 艳 小学一级教师,市语文骨干教师,熊生贵名师工作室研修学员。“练能”教育的成功实践者,应邀到省、市、区内乃至省外上课、作讲座。多篇文章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40多篇论文获市、区一、二、三等奖。主研的课题获得泸州市人民政府三等奖、区政府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