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华
实践操作是帮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数学学习中常常需要借助具体形象完成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实践操作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源泉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由于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受左脑支配,直观的教学材料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能够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二、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学生动手摆摆、弄弄,加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例如,“10以内的加减法”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数的组成即是数的分与合,在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中先让学生拿出2个木块,分成左右两堆(1,l),得到并学会用分与合说组成。再让学生拿出3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二种:(1,2)、(2,1)。接着再让学生拿出4个木块,也要分成左右两堆,想想可以怎么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样,通过交流发现有三种:(1,3)、(2,2)、(3,1)。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刚才大家每人摆了其中的一种,谁有本领能把这三种分法一个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规律地找出来?”学生互相讨论,边议边摆。他们想出了好办法,发现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左边,每次移l个到右边,就(3,l)、(2,2)、(l,3);也有的讲可以先把4个木块都放在右边,每次移1个到左边,这样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l)。两种分法都有道理,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学生得到鼓励,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
三、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在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看看学生发现了什么?再一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一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四、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创新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在“拼积木”活动中,让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学生对此颇感兴趣,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长颈鹿、机器人等多种多样的形状。
五、反思操作过程,保障動有所值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动手操作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阶段,是抽象知识的物化活动,只有引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或操作完成后观察、比较、概括、归纳,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思维,才能完成认知的完整过程。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和感性知识才能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动手操作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实现。因此,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要重视让学生回顾、反思操作过程,利用学具操作形成表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结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