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人具有非常矛盾的国民性,却一直以来信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生活信条,这是很令人疑惑又耐人寻味的一件事。那么他们这种生活心态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呢?笔者就将从此入手,展开分析,探索这“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背后的意味。
关键字:序列意识;圈子;资格;角色定位
近代以来,西方向东方的侵略扩张,使得东方国家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被打破,面临民族危亡的险境。与我国一衣带水的临邦日本,在面临外来侵略的同时,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摆脱被殖民侵略的处境,从而成为可以与西方列强比肩的非西方强国。尤其是日本在二战时期的举动,日本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日本这个怪异的法西斯侵略者被各国研究剖析,期待更加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无疑是各类研究中的集大成者。她在书中这样写道:“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从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①这句话用来形容日本人矛盾的国民性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具有此种矛盾性的日本人却一直以来信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生活信条,这是很令人疑惑又耐人寻味的一件事。那么他们这种生活心态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又是什么呢?笔者就将从此入手,展开分析,探索这“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背后的意味。
日本人以擅长借鉴学习闻名世界,其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借鉴吸收史,通过不断的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来强壮本土文化。在古代,日本选择向中国学习,而近代以来则选择了参照西方,脱亚入欧,后来走上殖民侵略的道路。虽然日本很擅长学习,但却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边缘位置,它既没有完全入欧,也没有归亚,这种尴尬使得日本人在民族层面上难以自我定位。不同于中国有儒教文化和宗法制传统,印度有印度教和种姓制传统,日本缺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日本人缺乏像中国家庭和宗族那种对个人的保护组织,同时又缺乏西方那样的个人意识与独立性。因此,在汲取外来养分培育本土文明的日本土地上,日本人由于难界定自我,怕被抛弃,被群体抛弃,所以个人有一种更大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在日本人跟外部世界打交道的时候体现的尤为明显,个人处于类似会社集团等具有内部协调并带有等级序列的群体里的存在,很难在其所处的群体以外进行复原,他得先判断下各自的角色定位,谁在我之上,谁在我之下,我该听谁的,谁该听我的,这种等级序列一旦脱离原有群体有时候就很难办到。这样一来,“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对日本人来说无疑是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缓解有不安全感所带来的心理焦虑的一剂良药。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背后是一种制度化与秩序化,是个人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间的序列意识。中根千枝曾在其代表作《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书中,从社会人类学的立场分析了现代日本社会。与强调个人主义、契约精神为欧美社会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的是,日本社会里谈及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从“立场”和“资格”开始的,这也是日本人集体性所在的关键。强调“立场”,其实是对各自的角色定位进行资格界定,公司里、学校里以及社会集团通过排序,人和人、团体和团体是单一的,通过明确的上下级关系,进行资格界定和角色定位,从而构成了等级森严的伞状的关系。具有很强归属意识的日本人在所谓的立场下“纵向”地相互关联,产生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很有日本特色的社会结构“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②
显然这种“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在日本传统的封建社会的“家制度”上形成的序列意识。“立场”或者“家”,是一个作为生活共同体的前提,也就是圈子。根据确定的圈子以共同的立场为基础所构成的社会集团里包含不同身份的人,但是他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资格”。在“家”里,个人身份本身是次要的,优先的是集团意识。“家”这个圈子于个人而言,不是认识的客体(与个人订立一定契约关系的共同企业),而被认为是主体,即我的或我们的集团,并在多数场合,它浓厚的掺入了感情因素,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个人的社会存在的一切,是全部生命的依据。圈子中,立场大于资格。被置于这种结构下的无论哪一个阶级、任何人,都绝对地忠诚于上级,所有集团的成员,包括集团的领导者在内,都必须对集团的利益尽忠。这种纵向的人际关系,被认为是集团成员向心力形成的关键。不同于其他社会,个人都是通过“资格”和“立场”附属于某一社会集团或是社会阶层的。在日本不是重视资格而是重视立场。具体来说,就是比起强调自己是做什么的,自己是属于哪个组织的则更加受到重视。
这种纵向的社会结构与以家本位的“亲——子”关系构成的序列意识强化了集团的凝聚力。一方面,它推動了圈子内部成员,使其具有整体感,强化集团意识的正统性;另一方面,它构建内部组织,使集团内各个人联系起来,巩固这个集体。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序列意识”的亲子关系与官僚结构的背后,反映的是终身雇佣制和根深蒂固的能力平等观。序列意识优先于强调能力的思想,那些与能力无关的年龄、工龄和学历,成为年功序列制的考察基础,阻碍了现代企业按能力进行人事管理的发展。而且由于历史时间越长,作为社会集团的稳定性和组织结构的密度越高,这种序列意识的力量就越强大。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具有很强归属意识的日本人的确是在日本传统的封建社会的“家制度”上形成了日本纵向的社会结构。直到今日,企业以及各种组织,都在实行一直以来的这种“家”的职能。员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公司深刻相关,从业人员的家庭也是团队的成员。通过营造共有的氛围,产生了彼此归属同一宗族的意识。因此,日本的社会结构被认为是“家”的扩大。日本的社会结构也的确是在特有的“家制度”基础上形成的特有的纵向社会结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生活心态,也是这种纵向结构人际关系的现实反应。
注释
①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页。
②杨瑞娜.日本纵向社会结构及日本的“家制度”[J].高教前沿,2010(6):94.
作者简介:程若微(1993—),女,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历史学硕士;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研究方向:历史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