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阳
摘要:
事实证明德育与科技二者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德育工作的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简单灌输意识形态向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转变。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占首要地位,对整个教育体系起引导作用,为了改善以往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混乱现象,笔者从思想道德的内容出发,具体阐述了德育的阶段性培养方针,希望对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所帮助。
关键词:
德育重点的转变、首要地位、内容层次、阶段性培养方针
【中图分类号】G711
一.引言
人的社会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德育、智育和体育。随着新时期对生产力的更高要求,人们对智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德育反而似乎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角落中。实际上,科技与道德二者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一方面科技与道德是存在内在联系的,另一方面道德与科技二者相互发挥作用是有多个中间环节的,德育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加强德育不仅是完成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新时期科技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作用力。
科技革命的巨大浪潮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性质、生活方式、家庭生活、娱乐活动等,与此同时人们的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规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前那种通过保护性措施“净化”意识形态的做法显然已不符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它既不利于多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也无法使自身很好地融入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中。因此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是要从简单灌输某些信条和某些行为规范的重点转向着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的重点上。
二.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地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热情越来越浓厚,不少人甚至提出了“智育第一”的口號,科技的确是第一生产力,但对于智育与德育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在整个教育阶段中的地位却不能简单地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出片面的定位,智育是否“第一”确实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在中国和欧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中,由于真理与谬误是存在严格界限的,于是由先进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智育在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共通性的,彼此的智育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智育也就无法成为区别中国与其他国家教育类型的评判标准。如同毛泽东所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判断不同教育的决定性成分只能是这种教育的指导思想,即它用于教育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的性质,也就是所要建设的精神文明的性质。
从学校德育与智育的相互作用形式来看,也不难得出德育在教育中占首要地位的结论。在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受一定的政治观点、价值判断和世界观等思维的影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上人们也往往更重视人的“德”而非“才”,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思想品德是统帅,而学问和才干等等只是思想品德借以发挥作用的工具。
在明确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占首要地位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智育在教育时间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并不矛盾的。德育的这种首要地位,是由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德才关系的实质所决定的,它本身主要体现为一种学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德育本身在学校工作时间中的多少并不是判断其地位的决定性因素。(1)邓小平所说的“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这是对德育智育两者辩证关系最精辟的分析。
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分类
所谓思想道德,“德”是其中的关键,而采用汉字拆分法我们可以发现“德”字的右侧主体是由“直”和“心”两部分组成(2)。也就是说当我们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有两个标准的,即外在品格修养与内在心理素质。对于德育来说,人们往往会忽略它关于心理的因素,而心理因素恰恰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即我们所讲的性格。
思想道德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整体,从它的层次性来看,最深层次、最稳定的应该是人的先天成分,包括人的脾气秉性、气质等因素,然后是人的品格修养,最后是人思维的外化,比如精神、意志等等。思想道德的这些层次同时并不是界限分明的,它们之间有模糊的中间地带,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根据思想品德形成的不同阶段,德育又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类型。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为了满足生物体的自然要求,人必须要对所处的环境作出一些积极、主动的回应,这一系列的初步尝试、探索于是就形成了思想品德中最基础的、气质色彩较浓厚的“性情”,也叫脾气。紧接着,随着儿童语言能力的获得,他们开始与社会进行交流,从而逐步形成独立的自动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一般到少年期以后才可以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人心理以及生理的逐渐成熟,人开始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这种能动的自我控制最后又将发展成为思想品德中的伦理观念、人生信念等高级的成分。
四.德育的阶段性培养方针
由于思想道德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德育的工作往往采用阶段性的教育方针,比如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等。考察以往的德育工作,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某些局限,例如启蒙时间较晚、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过于强调对异己意识形态的批判等。笔者针对德育中的少数混乱现象,提出德育的阶段性理论,希望对完善德育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根据上述提出的道德内容及形成规律,笔者认为德育的基本阶段可以从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来考量。幼儿阶段对一个人终生的道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幼儿时期应该使其明确善恶的界限、具备辨别是非真假的初步能力以及形成善良、真诚的性格。在幼儿阶段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使其在爱的熏陶中,逐渐培养起责任与同情的潜在意识。儿童时期,随着孩子的进一步成长,要在培养其廉耻心、意志力等的同时引导儿童形成活泼的精神、发展健康的体魄。少年时期,人的自觉意识高度发展,他们既有了独立的要求也有了独立的判断能力,这时便要对其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使其明确社会规范以及自身的社会角色,从而作出正确的社会选择。
上述三个阶段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工作,随着个人文化知识的进一步扩展,人们还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2)薛殿会《思想品德的结构及其形成》,《教育研究》198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