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军
【摘要】初中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感觉到障碍重重,而这些思维障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本文对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作分析,并对怎样排除这些思维障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 物理 思维障碍 对策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究其原因有很多,有学生生理、心理的,有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也有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对初中生学习物理常见的思维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常见的思维障碍
1.物理概念、规律的抽象性是初中生学习物理的一大思维障碍。
初中生年龄还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多以感知为主,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浅层认识。而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格的内涵、外延,而且概念、规律数量多,特别有不少定律、定理是在实验为基础,通过建立理想化模型分析,推理得出来的,有相当的抽象性。如电流、磁场等,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浮力产生原因的分析等,要通过建立理想化模型来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这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形成一大思维障碍。
2.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给初中生学习物理造成思维障碍。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根据科学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而是从个人的日常经验和观念出发,想当然地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直接确定问题的结论。例如:关于平面镜成像有这样一个问题:在高10cm的平面镜中刚好能全部看到高20m的一幢大楼的像,则镜中像高是多少?有相当多的学生都得出镜中像高是10cm的错误结论。显然,学生没有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进行分析,而是由直觉经验来进行错误判断,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即使老师用科学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视角等)进行了分析,仍有部分学生相信自己的主观的、僵化的、顽固性的错误直觉经验,给初中生学习物理造成思维障碍。
3.消极的定势思维带来思维障碍。
积极的思维定势是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的一套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在建立和掌握物理概念时具有重要作用。但消极的思维定势,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起到阻碍作用,它限制了思维的灵活性,对相近或相关的问题引起自动化的定向反射,把思维限制在狭窄的通道上,使思路变得单一、狭窄。如在学习了动能和势能转化后,许多学生都受到一般自由落体下落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思维定势影响,总认为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也存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如分析氢气球带着重物快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实然断开时重物的运动状态如何时,许多学生认为重物会立即下降。很显然他们受到了地面附近的物体没有受到支持力或拉力作用时一般都是往下落的定势思维的影响,忽视了惯性因素的作用而造成思维障碍。
4.没有认清数学与物理差异,以数学形式代替物理思维,把物理问题数学化,造成思维障碍。
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在形式上很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却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学生往往会用数学形式理解物理概念,简单得出U与I成正比,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错误结论。又比如在长度测量中,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长度刚好为10cm的木块,许多学生都会把10。00cm中小数点后面的0都去掉,而把测量结果记录为10cm。不顾其物理意义,结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初中生的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从而走入思维误区,违反逻辑规律,形成逻辑性思维障碍。
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思维日益占有主要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物理规律、公式等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在运用规律、公式解答物理题时,初中学生往往分析不全面,特别是一些基本常识等条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很容易走入思维误区,违反逻辑规律,形成思维障碍。如:一桥墩浸在河水中的体积是10立方米,桥墩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很多学生忽视了桥墩是和河底地面紧密相连的、忽视了浮力的产生条件,而立刻利用阿基米德定律进行计算,得出浮力是100000牛顿这一错误结论。
二、克服初中生学习物理思维障碍的对策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初学物理的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总是客观存在的,有的根深蒂固,妨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影响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克服初中生学习物理思维障碍,使他们的思维沿健康畅通道路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化抽象为形象,以适应初中生的思维水平。
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严格的内涵、外延,而初中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水平,且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經验的支持。要使初中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就要想办法把抽象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切忌“填鸭式”教学,不能在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还没有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还没有认清必要的物理现象的情况下,就急于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让其死记硬背。我们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大量实例和实验,把物理现象形象、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启迪学生找出其本质特征,逐步引导其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用一气球去挤压另一气球,结果两气球都发生形变,站在滑板上的一同学推另一个站在滑板上的同学,结果两个同学同时向相反方向滑动等,把力的作用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再通过教师的启迪引导,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2.克服和消除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
对于容易受日常生活错误观念影响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可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验给学生强烈的刺激,形成鲜明对比,并引导学生对其展开分析、讨论,说明原观念的错误所在,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使原错误观念发生动摇,以至消除,从而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3.加强相似问题辨析,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思维障碍。
思维定势对解决同类问题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日常生活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会把人带入死胡同,而消极的思维定势对解决相似但不同类问题时,也会把人带入歧途,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经常引导学生加强相似物理问题的辨析,找出其异同,从而提高分辨能力,以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带来的思维障碍。
4.帮助学生辨清数学与物理差异,防止造成思维障碍。
数学是学习研究物理的工具,我们在教学中要教导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这个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但物理不是数学,不能简单的把物理问题数学化处理,要引导学生对数学与物理进行辨析,挖掘出其本质区别,特别要经常对容易因数学化造成错误的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等着重辨析,让学生增强思维能力,学会用物理角度的思维去学习物理。
5.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意识,提高各种思维能力。
(1)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或者有趣新奇的实验等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诱发其探究欲望,适时提出一些有趣的、有思考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
(2)指引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要重视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模仿物理学家的思路来思考,体会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还要在得出概念、规律后引导他们注意分析概念、规律中的关键字和词的物理意义,分析定律中的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这样既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又提高分析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如精心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精心设置各种问题,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空间。要提倡自主学习,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还要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他们用正向、逆向、横向、纵向、集中、发散等思维方法,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如采用“一题多向”“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方法进行习题教学,使学生思维畅通,不受单一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求新、求异、引申、拓宽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鼓励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鼓励自主探索,如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目的,根据已有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自选实验设备,自拟实验步骤,实验后,还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调试,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根据教学内容经常布置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例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创作、小发明等,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新和创造性。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成因有很多,在教学中只要我们分析出其成因,找出对应的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特别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采用“填鸭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是自始至終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多采用自学、讨论、观察、实验、探索、竞赛等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维。这样让学生既有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学懂物理,思维跟得上,障碍消除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袁国道.教书育人[M].2002-04-10
[2]袁国道.物理教学探讨[M].2006-11-10
[3]凌正斌.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M].2013-04-23